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0225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7二语研究发展新动态及课堂观察研究(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语研究发展新动 态及课堂观察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郑新民 电邮:*1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 语战略研究中心简介Date2l成立时间:2007年12月25日l任务:从事国家外语发展战略、语言学基础研究 、研究生教学等l目标:成为国家制定外语战略的智囊库和信息中 心l所设部门:普通语言研究室、比较语言学研究室 、外语教学研究室、语言学与语言习得研究室等l研究人员:目前共有专职研究员6人,兼职研究员 10人,中心还在引进所需研究人员l研究生: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博 士点、博士后流动站l访问学者:接受国内省部级以上项目承担者的驻 所研究l咨询:中心与政府部门、国内

2、外相关研究机构进 行广泛的合作,开展语言政策、外语状况、外语 需求评估、外语教育等方面的调研l刊物:外语战略动态(季刊)为决策部门和 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参考。Date3讲座简介l l一、二语研究发展动态一、二语研究发展动态l l二语研究存在的主要争议二语研究存在的主要争议l l争议的焦点争议的焦点l l小结小结l l二、课堂教学研究二、课堂教学研究l l何谓研究何谓研究l l影响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影响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l l课堂观察焦点课堂观察焦点l l课堂研究的意义课堂研究的意义l l课堂研究方法课堂研究方法l l三、撰文与投稿三、撰文与投稿Date4有关发展状况l二语习得已发展并

3、自成体系的学科(但未失 其“应用”之本质)l更多的学科渗透到二语习得研究里来(母语 习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 后现代主义对语言应用的理论,社会文化学理 论等等)l二语习得的研究面也有所拓宽:narrowly linguistic discoursal and pragmatic aspects of language socialization)Date5问题l如何界定习得l中介语的变异性l是否存在着最佳的二语学习之机l二语学习者能否100%地掌握目标语l促进习得的输入和互动的确切特征l计算模型/社会学视角的语言应用对SLA起何作用 ?l何种教学干预能够有效促进SLAlSLA与个

4、体差异(例如:语言学习态度和动机)l如何看待二语习得的不同理论Date6两种不同的观点对SLA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观:l1.SLA这一领域是仅仅被视为心理语言 学的领域,还是被视为是社会语言学的 领域?l2.SLA如何应对如此之多的,纷至沓来 的新兴理论?Date7争议点之一SLA-究竟是心理语言学之领 域,还是社会语言学之领域?Date8背景l早期人们通常将SLA研究界定在心理语 言学内(例如:它目的是要解释二语习 得,即内在心理过程). l后来人们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 SLA应该被视为是社会现象,即社会认 知现象 (e.g. Firth and Wagner 1997; Block

5、 2003)Date9不同观点的核心所在l心理语言学家将个人视为孤立的个体 来研究l 社会心理学家则倾向于将个人融入到 言语社群中来研究 (Tarone and Swain 1995;167).Date10社会语言学的不同概念1. 社会的社会语言学(即:社会是起点,语言是被用 来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资源,比如 SLA中的语言社 会化问题的研究) 2. 语言的社会语言学 (即:主要聚焦在语言本身;社 会因素是被用来解释语言是如何被使用的,比如SLA 中的可变性研究). (Fasold,1984; 1990) 分歧的关键在于有人试图将SLA作为社会的社会语 言学中的一个分支,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将SLA

6、视为 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现象。Date11界定差异探知的焦点社会环境学习者的身份学习者的语言背景输入互动研究方法的选择 Date12探知的焦点心理语言学的SLA 社会语言学的 SLA 研究学习者如何进行 二语习得的,着重点 放在语言能力的研究 上。 从不同的结果角度对二语 习得的成功进行研究。着 重点放在语用和话语能力 上。此外,研究者还关注 社会化与二语的关系。 Date13社会环境心理语言学的SLA社会语言学的 SLA建构主义观点占上风, 即社会环境决定学习者 的学习态度 互动观点占上风,即社 会环境只被视为语 言学 习者之间互动的因素之 一。Date14学习者的身份心理语言学的SLA社会语

7、言学的 SLA学习者被认为是“非母 语者” 学习者的身份是静止的 ,不变的 学习者被认为具有多重 的身份,因而具有不同 的机会和方式来进行学 习语言 学习者的身份是动态的 ,可变的 Date15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心理语言学的SLA社会语言学的 SLA学习者已具备娴熟的母 语能力。 学习者可能具备多语的 能力,而母语能力也因 人而异。Date16输入心理语言学的SLA社会语言学的 SLA输入被视为是一种语言 的“数据”,起到习得的 “触机”作用 输入被视为是一种情境 化建构的过程,由语言 与非语言的内容组成 Date17互动心理语言学的SLA社会语言学的 SLA互动被视为是一种输入 源互动被视为是

8、一种社会 性的协商活动,也是学 习者籍此使用社会化方 式融入二语文化的途径 Date18研究方法心理语言学的SLA社会语言学的 SLA量化的,确证性的 质化的,阐释性的 Date19本质区别心理语言学的SLA社会语言学的 SLA学习是在学习者的 心智上产生的在学习和使用语言之 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区 分Date20思考l不必要简单地将现有的研究都看成是片面 的和有缺陷的 l 可以建议研究人员考虑新因素,改变他们 的数据基础和分析方法l 如果要创新,至少要提供一些证据来表明 ,如:是否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那些被 视为“学员”的社会身份的人有了更丰富的理 解l 或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提出新研究与以

9、往研究的究竟存在哪些差异,这种差异不仅 只是解释这个或那个问题的微小变化,而是 我们对SLA的真正理解Date21探讨l无需将心理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看成是互不兼 容的对立理论l 社会语言学交替的传统可以将这两种不同研究 视角的理论相互渗透,相互结合l 这一看法有助于改变过去那种过多地,单一 地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研究二语习得的状况,进而 从二语学习的社会环境来探讨二语习得。l 这一看法还可以用来研究特殊环境下的参数, 如对话者、话题、任务等,是如何影响学习者对 二语形式的选择,甚至可能影响着中介语研究的 发展 Date22争议点 之二SLA如何应对如此之多的,纷 至沓来的新兴理论?Date23SL

10、A中的多元理论随着SLA这一研究不断向前拓宽发展, 新兴理论的出现是必然的。Spolsky指出: 新兴的理论通常都难以 成功地取代原有的理论,但会与原有的 理论相形而伴,与之磨合,有时候会令 它们不太舒服。 (1990: 609). Date24两种不同的观点相对主义论 Schumann, Lantolf 可以接 受不同的理论,因为基于凡是存在的就是 合理的理由,我们很难确定究竟哪一种理 论是对还是错;选择论 理论总是相对立的 (如: 普遍语 法为基础的理论 vs. 变异主义的理论),所 以有所选择是必要的 (Long)Date25评价理论三种方法:设定一系列标准,使各种理论都能根据 这些标准

11、进行探讨和应用 (e.g. Long 1993; Jordan 2003).接受与评价理论有关的内在主体性 (e.g. Schumann 1983)拒绝评价理论的客观理由,接受多元理 论的存在 (Lantolf 1996)Date26评价理论的标准理论的范围实证支撑内部一致性外部一致性成果简易性可证伪性Date27标准中的问题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着所谓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评价理论的标准: - Beretta (1991) 对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之后 ,总结说: 不存在着所谓的万无一失的,不可或缺 的标准; - Jordan (2003) 指出:再过12年,我们就再也不会有 那些所谓的对理

12、论评价的黄金规则,也不会再有什 么硬规则,除非对理论提出需要提供明显的实证内 容 鉴于各家对客观证据这些基本问题在哲学上持有不同 观点,未来不同的理论要想达成一致性几乎是不可 能的Date28争论理性主义者相对论主义者 Gregg (2000) 科学求知包括对客 观真理的实证 求知Block (1996; 2003) 绝对 没有所谓 的“正规科学” 一说,或被世人普遍 接受的发现 ;SLA的范围应该 拓展 ,不拘泥于单一的方法,而是要使 用多重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Jordan (2003) 研究者应该 融入到 更为宏大的理性世界中去,使用理 性的讨论 方法解决理论上存在的分 歧Lantolf

13、(1996) 各种理论都有其内 在的隐喻 性; 在某一学科内,其对 标准的科学语言接受性的默认程度 越高,其科学探究产出性的可能就 越低 Date29小结:心理语言学vs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针对各自感兴趣的 问题展开研究,因此各种的研究目的也不尽 相同: - 心理语言学的SLA注重研究语言能力在二语 习得过程中是如何发展的,比如中国的英语 课堂教学 -社会心理语言学的SLA注重研究在工业化城 市里,复杂的多声社会中,本族语群与非本 族语群使用语言的区别,着重强调主观情感 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Date30结语l争议将不可避免地延续着道理越辨越 明l可以考虑结合心理语言学和社会

14、语言学 的方法对二语习得进行多方位的研究l多元理论将继续共存,与时俱进Date31l理论始于观察,观察 渗透理论。l 库恩Date32外语课堂观察研究l丰富外语教学文献的源泉l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途径Date331.何谓研究研究是探索事物的真理、性质、规律等活动 ,通过创造性的探索活动达到: 不知变为知 知少变知多 知其然变知其所以然 真正的研究要有真正的研究要有问题问题数据数据/ /资料资料分析分析/ / 阐述阐述Date34课程的含义和研究的聚焦目标课标课 程资资源课课程执执教课课程学习课习课 程过过程政策制定课标设置及 教材编写教师备课师备课学生学习习产产品政策文件课标课标 及教材教师课师

15、课 堂授课课 行为为习习得Date35国外外语课堂观察初期研究l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语言教学、教育 心理学以及二语习得等学科研究者尝试着从 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其中 有Jarvis (1968) ,Politzer (1969) 和Rothfarb ( 1970) 等人的早期研究, 他们设计出了不同 的量表对课堂语言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特 点进行观察和描写。 l由于研究目的的差异, Jarvis的课堂观察量表 ,Politzer的教师行为特点量表和Rothfarb的 师生互动量表所包含的具体项目有所不同, 但 观察已经成为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的核心, 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 应该

16、是Allwright所倡导的“ 以课堂为中心的研究”的开始。 Date36国外外语课堂观察研究模式l接着出现的后期课堂过程研究主要有两 种模式, 一是互动分析( interaction analysis),二是人类学模式( anthropological observation) (Ellis, 1990) 。 l两者在指导思想,数据收集,目的等方 面显然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Date37国外外语课堂观察研究模式互互动动动动分析分析人人类类类类学模式学模式理理论论论论:没有具体理:没有具体理论论论论指指导导导导目的:了解目的:了解课课课课堂究竟堂究竟发发发发生了什么生了什么手段:量表,如:手段:量表,如:FOCUS FOCUS (Fanselow,19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