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89010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活”解读,“有效”使用与“文本解读与使用”亲密接触义乌二中2010年3月 台州 One Minute Can Change Your LifeTrue Nobility 2010年5月 义乌 Happiness is a journey金华 The reward of a good deed宁波 Anger/ Decision2010年12月 东阳 The Law of attraction义乌 I will laugh at the world2011年3月 金华 A letter to my daughtersA letter to my son2011年4月 杭州 My Father

2、s HandsBe bold, ask for what you really want2011年5月 义乌 Relish the moment2009年4月 桐乡 Things I wish Id known when I was youngerThe art of living“文本解读与使用”话题探讨的必要性n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n 教学实际情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 2003)“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 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 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 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 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

3、实际的需要,灵活地 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 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 调整。” 教学实际情况n教材:语篇长 词汇量大 语言结构丰富复杂部分缺系统性 层次性 相关性 n学生:基础薄弱 水平参差 话题熟悉度 学习被动n教师:按部就班,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n教学环境:教学课时紧张 一言堂 教师挑战自身专业素养文本解读意识与能力文本使用思路及策略n文本: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落、一语篇、一章节、 一本书n课内、课外材料改编 教师角色: 读者(解读) 第二作者(再创作)篇章长 词汇量大 句子结构复杂 话题认知度 欠缺原汁原味 语言地道 课外阅读补充的好素材原作者与学生:河流两边

4、居民文本:桥梁 教师:工程师每一次解读都是饶有趣味的文字旅程,每一次解读都是思维火花的多次撞击,每一次解读都是再次创作的幸福体验解读的三个层面:n文字: 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篇章,阅读重心 聚焦在文字形式和所文章内容上n文学:文本塑造的人物,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n文化:读者以自身的知识经验,所处的现实世界 和文本所创造的语义世界相联结,对内隐在文本 里的、作者秉持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进行识别、区 分、讨论、判断n以“The Reward of a Good Deed ” 为教学案例浅析“文本的 解读与使用”n(金华市2010年高中英语教师技能大赛文本)具体解读角度:n文章体裁n教学内容n语言知识

5、n主题思想n授课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精确理解和对中心思想的精 准把握是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灵魂所在” (葛炳芳等 2009)1.解读文章体裁:记叙文2.解读教学内容: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对老夫妇去一家费城 的小旅馆求住,由于房间已满,旅店职员腾出自 己的套房给老夫妇住。老夫妇被他的善行感动, 觉得他应该去管理美国最好的宾馆。于是在纽约 开了一家宏伟壮丽的宾馆,两年后请当年的旅店 职员来做经理。 3、解读语言知识 4、解读主题思想文章旨在告诉我们生活中往往不经意的一个善举 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大爱无欲,善有善报”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 理。 单词单词 :shel

6、ter,decline,exceptional,recall, enclose,assure, magnificent,foresee. etc词组词组 :press on,make out,thrust up5.解读授课学生现有能力状况 学生的学习学习动机及兴趣个人对学习的期望认知成熟程度学习风格经验背景社会文化背景 对所学内容理解的 当前状态 知识能力态度 授课学生为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同学。在初中及高一上学期英语 学习的基础上,这些学生已经掌握了略读、跳读等阅读技巧以及识别关 键词、确定主题句、分析归纳等阅读微技能,形成了初步的阅读策略。 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

7、交际活动的能力 较差,同时,由于年龄较小,涉世不多,对“大爱无欲,善有善报”的理 解并不十分深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章深层涵义的理解难度; 但是他们学习比较认真,好胜心强,渴望在班集体里得到他人的承认, 很在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 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愿意开口讲。他们有着高中生独立、爱表现 自我的特点。因此,只要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就能让 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材料改编忠实 取舍得当大胆 灵活 创新 n1. 形式:根据文体特征,教学需要 自由选择 书信,采访,演讲,短剧,新闻报道, 广 告,旅行手册,博客n 这

8、是一篇故事情节非常鲜明的记叙文,虽有一些生词,但不 会对学生对课文整体的理解造成很大困扰。另外,笔者发现此篇 文章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较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也一清二楚,非常适合学生作为短剧材料来排演。所以笔者 索性将之改编成一篇英文小短剧,根据需要适当地添加了一些旁 白、对话、及注释(划线部分),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 时让高一学生进一步了解英文短剧的结构与形式(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短剧范 本,因此该篇短剧可以作为补充材料来进行教学)注意:不要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把 原滋原味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

9、,面目 全非,这样就失去了原文的使用价值。2.内容:添加、删减、替换、整合、提炼、调序为了保持文章中词汇的原汁原味,基本未对较难的生词 进行替换,而是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完成l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词汇猜测部分,来扫清学生阅读中的词汇障 碍。唯一修改掉的单词为convention,turret,由于这两 词不在高考大纲要求范围内,为了降低难度,分别改为 meeting,和small tower,便于学生理解。其中learning about language 部分主要是为阅读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服 务,通过介绍前缀构词法和根据上下文语境猜词两种方 法来进行阅读中的词汇教学。材

10、料改编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n学生是材料的加工者,而不是被动的材料 接受者:3-5位英语中等水平学生阅读沟通 词汇 理解难易度 建议深加工nVocabularyn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 comprehensionnExtensive reading(related topics)nStudents self-evaluation文本展示“有效”使用材料改编的过程其实就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课型 设计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教学重难点及学习者知识、技能、态度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以生为本”student

11、centeredPut yourself at the position of your students Put th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learning process Put emphasis on the practice and use of English-Wen bingmeiTBL教学原理任务设计的有效性教学过程设计nStep one Lead-innStep two Warming upnStep three Pre-reading( Pre-task)nStep four While-reading(Task cycle)nStep f

12、ive Post-reading(Language Focus)nStep six SummarynStep seven Assignments文字层面:n1. Fast readingn Skimming-ask students to skim the passage to see how the clerk solved the problem when there was no room left for the couple.n设计意图:读前活动中类似情景的讨论为本活动做好了铺垫,学 生可以通过文章中the clerk的做法,来对比自己的行为,从而认识 到两者在思想上的异同。nSca

13、nning-ask students to scan Act & and work out the “5W” in this short play.n设计意图:快速阅读文章,提高学生扫读、跳读以及捕捉文章关 键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弄清记叙文中的五要素,即时间、 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使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详细的了 解。n2. Careful readingn(1)Ask students to divide this short play into three parts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t.nPart one ( Act

14、 I ): _nPart two (Act _):_nPart three( The end): _设计意图:在整体阅读的前提下,进行分段阅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 刻理解,同时,提高其文章分析概括能力。另外,由于该题稍难,可让学生 适当讨论,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文学层面:n(2)Ask students to use some adjectives or phras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s and share there reasons.nClerk:_nThe elderly man:_设计意图:在弄清故事情节及文章结构的前提下,剖析故事中人物形象, 不仅

15、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 该题潜意识地进行了词汇教学,即品质形容词的词汇教学。3. Discussion-what does the following two sentences imply?n “Two years passed. The clerk had almost forgotten the incident when he received a letter from the old man.”n“This young clerk never foresaw the turn of events that would lead him to become the manager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glamorous hotels.”设计意图:培养学生“read between the line”的阅读能力,不仅理解 文章的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