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80231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与结构(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节 表现手法 一、渲染 烘托 倦 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归纳表达效果:对环境 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 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一试身手:分析第一句的作用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烘托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第三节 表现手法 二、衬托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 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归纳表达效果:利用事物间近

2、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 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一试身手:分析第诗中的表达手法与作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答:略。 第三节 表现手法 三、对比 1、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鬃已先斑 。 2、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江、边作渔父。 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归纳表达效果:突出主旨或突出形象与情感。一试身手:分析第诗中的表达手法与作用。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答:略。 第三节 表现手

3、法 四、扬抑 1、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归纳表达效果:前者为后者的情感表达蓄势,起铺垫作 用,突出后者。一试身手:分析第诗中的表达手法与作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这首诗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 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 怨”的主题。 第四节 结构技巧 一、线索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

4、为拂绿琴埃。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归纳运用效果:使诗作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一试身手: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意万重”是什么 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答:1、“意万重”就是指诗人心中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2、同意这种说法。3、“见秋风”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又起“意万重”,正是“意万重”,欲说还休 ,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引发“临行又开封”。可见诗中的一切内容都是 由“意万重”引起的,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是由“意万重”造成的。

5、 第四节 结构技巧 二、照应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归纳运用效果:使诗作前后贯串,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一试身手:说说这首诗在结构技巧上的特点。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答: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 “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 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第四节 结构技巧 三、过渡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

6、得愁金多。 请说说“一霎好风生翠幕”这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运用效果:使诗作前后贯串,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一试身手:说说“追往事,叹今吾”在诗中的作用。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答: 第四节 结构技巧 四、铺垫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金多。 请说说“一霎好风生翠幕”这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运用效果: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

7、准备或高潮到来前作气氛酝 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 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一试身手: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答:本诗前六句,铺陈天涯流浪之苦,恰恰是为了最后两句抒情做铺垫作者企盼与 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平素朴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4、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 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

8、法。古诗词的结构特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 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 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 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 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5、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 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 ,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 势而出。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wn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 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 是为抒情作铺垫。14、(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 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 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 ”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 情感内容不相称。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