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63916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常一字尽得风流诗歌语言鉴赏(09授课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语言鉴赏语言语言学习目标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一、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 (掌握一字领全诗题的答题步骤、 异文比较题的答题步骤) 二、掌握炼句题的答题思路 三、掌握常见的语言风格炼字型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 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 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 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 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 的方法,就叫做炼字。炼字之本质: 诗歌中的“炼字”,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炼意”,也 就是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境。“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 提才具有价值。1.1.传达传达准确的诗意准确的诗意2.2.描绘描绘生动的形象生动的形象3.3.创设创设恰当的意

2、境恰当的意境4.4.抒发抒发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情感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 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 见色。”此语道出了炼字之本质。 动词名词形容词 一、掌握炼字题的类型 数量词虚词 特殊词(叠词等) 二、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炼动词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见”字表现出自然而 然的悠闲。 (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体会意境)(感受情趣)(由物及人思考)(由景及情考虑)炼动词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

3、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体会意境)(感受情趣)“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 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 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 (由物及人思考)(由景及情考虑)炼动词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体会意境)(感受情趣)“闹”字把无声的姿 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 ,写尽一派盎然的春 意,蓬勃的生机。

4、(由物及人思考)(由景及情考虑)炼动词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体会意境)(感受情趣)(由物及人思考)(由景及情考虑)“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 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 吹笛人之心。 炼动词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体会意境)(感受情趣)(由物及人思考)(由景及情

5、考虑)“溅”、“惊”二字,不仅用字 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 的内心痛苦。 活用动词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 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 到春天的生机形象。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 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 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 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 空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活用动词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 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 到春天的生机形象。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红”与“绿”形 象地表明了感叹 时光匆匆,春光 易逝的这份儿“着 色的思绪”。活用动词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 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 到春天的生机形象。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以上各句中的“悦”“空”、“绿”、“红”,均 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 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 力、感染力。 v【08上海卷】v壬辰寒食 v王安石v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v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v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v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v【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

7、前两天)。冶 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v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 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 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 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炼名词 v“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v“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 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亲切温暖而又 苍茫的感觉。(第一步)这两字将直线之美与 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阔;不仅准确描绘 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 的感受。(第二步)诗人

8、利用这两个字把孤寂 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第三步)v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 山)。v“尽”写鸟,鸟去山空;“闲”写云,云去天阔。 山鸟的喧闹消除后格外清静,云层消失后天空 格外清幽,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炼形容词 v“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v“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 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亲切温暖而又 苍茫的感觉。(第一步)这两字将直线之美与 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阔;不仅准确描绘 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 的感受。(第二步)诗人利用这两个字把孤寂 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第三步)v众

9、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 山)。v“尽”写鸟,鸟去山空;“闲”写云,云去天阔。 山鸟的喧闹消除后格外清静,云层消失后天空 格外清幽,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炼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 以绘景摹状,具具 有化抽象为具体有化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形为有形 的作用,使人如的作用,使人如 闻其声、如见其闻其声、如见其 人、如触其物、人、如触其物、 如历其境如历其境 。v4、炼数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 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古典诗文中运用 的数量词往往是含虚数的意义,这样可以起烘托作用,增强 诗句的表现力,更好地表现主题 。v“锦瑟无端五

10、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五十弦”“一弦”“一柱”没有诗意的数量词,在作者笔下却获得 朦胧之美和多义之美。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这里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词再准 确不过了,极有层次感、对比感地写出了雪后银白世界中的景 物。而“一芥”“两三粒”,则以“小草”“米粒”作喻体, 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事物形状、大小。 庾信的小园赋中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 数词了了几笔,写出了鱼虽小而有趣,竹虽少却有味, 以体现小园的情趣。 早 梅 唐 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11、,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诗人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的思想感情。v5、炼虚词。在古典诗词中 ,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 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 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 为流动等美学效果。v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 怨)“忽”是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少妇 天真欢乐,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

12、登 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突然闯入眼帘 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 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一个“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 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六)、特殊词1 1 叠词叠词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惨惨戚戚”强调词人内心空虚、孤独、悲怆、凄苦。叠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叠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 (增强表达效增强表达效 果)。果)。2 2 拟声词拟声词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潺潺,春意阑珊,罗矜不耐 五更寒。把帘外的雨声形象生动化,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 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寒意。拟

13、声词作用:使诗文形象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拟声词作用:使诗文形象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 意与鲜明的节奏: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 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 ,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3.3.色彩词: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色彩词: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渲染气氛。“ “流光容易把人抛,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了樱桃,绿了芭蕉。了芭蕉。” ”“ “两个两个黄鹂鸣鹂

14、鸣翠柳,一行柳,一行白鹭上鹭上青天天” ”,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 彩的浓度: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 易逝的这份儿易逝的这份儿“ “着色的思绪着色的思绪” ”。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 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评价某字评价某字 的艺术效果。对某字(词、句)进行赏析的艺术效果。对某字(词、句)进行赏析(直 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 “

15、关键字”是哪一个?为 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鉴赏字词的角度 形式 内容 表达技巧 描写对象的特点 字词营造的意境 字词中包含的作者情感 字词揭示的内容主旨 答题步骤:1.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3.点出该字刻画了怎样的点出该字刻画了怎样的形象形象,烘托了怎样的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感情。4.4. 还可延及表达效果(还可延及表达效果(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 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

16、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并且要阐明其表达效果)进行补充。)进行补充。注:注: 第一点和第四点可以酌情增减,第一点和第四点可以酌情增减,第二点和第二点和 第三点一定要答出。第三点一定要答出。(2006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 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课堂示例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 “铿然”_ _的声音,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 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 第二步: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思考:从哪个角度鉴赏呢?_与_形成对比 _衬托了_ 对比 衬托 第三步:从内容上分析字词月下东坡的宁静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