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98068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第四单元 种群和群落考纲解读 1.怎样估算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数量特征 3.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4.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5.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考向指南本讲内容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近几年来的高考重点, 从种群密度的调查、海洋捕捞、害虫防治、野生资源的合理 利用与保护等生活实际应用出发来考查对调查数据坐标图、 种群数量曲线图的分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 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概念:例:例: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 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鱼组成的;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蚜就是一个种群, 它是由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组成的;一片森林中的全部

2、山毛榉也是一个种群 ,它是由不同树龄的山毛榉组成的。1)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2)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3)种群是物种的进化单位。4)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二)要点:、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 界的个体隔离。、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思考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里的鱼 B一座山上的树C一个公园里的草地 D一块油菜地里的油菜D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蕨类 、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一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一窝蚂蚁、一个狼群 、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 A、C、

3、H、I 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 数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生活在同一块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在生态学上 称一个_。若该草地有100m2,有没有办法测出该草地上共有蒲公英多少株?种群种群密度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再求其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0m10m边缘效应:即如 何处理样方边 缘上的个体。 一般而言,样 方顶边、左边 及左角处的个 体统计在内, 其他边缘不作 统计。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先将调查总

4、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4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以下是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有关叙述,请回答:(1)如果是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可以采用 调查(2)首先确定调查的 。(3)若选择的是一个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 (填“长度”或“宽度”)划分成10等份,每等份的 划一个 的正方形。(4)计数正方形内该种群的数量,做好记录。(5)计算各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的 。(6)该地区的该种群的密度

5、值是 。如果是动物,则通常可以用 法进行调查。样方法 对象 长度中央长宽各为1 m平均值各样方内该种群数量的平均值 标志重捕1.实地调查与刚才的模拟调查有什么异同?模拟草地的调查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调查区域是 规则的,调查对象与其他物体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采用样方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情况比较容易接近(误差小 )。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 查区域也往往不是规则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干扰和影响 调查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误差会比较大 一些。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其误差会控 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为了确保所选择

6、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 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 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3.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 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 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 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 ,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 性。 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范围大活动范围大的鹿能否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M)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m) 占总个体数(n)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个体数 (N)。即该种群的个体数=

7、Mn mN据题意可得:N:M=n:m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的伤害 。如选用着色标志时,要注意色素无害而溶剂可能有毒如果用切趾、剪翅等 方法标志动物时,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活动或者导致疾病、感染等。 2)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有可能改变与捕 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真。 3)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 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2。标志操作中应注意事项:3。标志重捕法的应用:适用于哺乳类、鸟类 、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

8、等动物。样方法一般适用于植物,标志重捕法一般适 用于动物。但蚯蚓、蚜虫这些活动能力弱的 动物也可以用样方法。而标志重捕法不能用 于植物。 例题1: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 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选取40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计算每个样方该植物个体数,若计算结果由多 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种群密 度的估计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方案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 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9、。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选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选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 积积100100cm100100cm;取样方法不对,应在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 B草原中随机取样;草原中随机取样;例题2: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 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 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 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 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 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_头 A30 B32 C64 D96D(2)要使上面

10、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 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 条件是_。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BC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大。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大。三、迁入率和迁出率一个种群在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迁入率和迁出率。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中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 个体数目的比例。老年个体成年个体 幼年个体增长型

11、稳定型 衰老型小结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 密度下降。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1)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3)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小结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影响

12、种群密度 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 一定程度的影响种群的密度(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单位面积内,种群密度越高,种群数量越大。(2)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3)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是年龄组成,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种群的数量是指在一定面积或容积中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一个种群的个体数目多少,也叫做种群大小。理论上认为, 种群大小决定于三个因素:(1)起始种群个体数量;(2)出生

13、率和迁入率;(3)死亡率和迁出率。种群的数量变动首先主 要决定于(2)和(3)的对比关系,在单位时间内,前者与后者 的差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率。 小结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出生率迁入+死亡率迁出_性别比例说明: +、- 分别表示增加、减少;实线 表示直接因素,虚线表示间接因素。1、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的捕捞2、害虫的防治蝗虫的防治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五、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随机分布随机分布

14、均匀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集群分布种群的空间特征概述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 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 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 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 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 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 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

15、体现为随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 机分布。机分布。随机分布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的特征是,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的特征是,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 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原 因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例如,森林森林 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 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 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 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 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均匀分布在自然 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种群中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