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96669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新教学实录中存在的问题及简单分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课改新教学实录”活动总结 暨2008年实录活动工作计划海淀区教科所 2008年5月一、工作回顾为深入了解海淀区各中小学课改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课改实验项目研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区新课程的实验工作,自2004年开始,区教科所与区信息中心联合组织了由91所课改基地校参与的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活动。到2007年底,共录制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改年级各学科共379节课。二、目的和意义1、摸索一条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模式一般认为,课堂教学研究只有深入到有教学现场的课堂中进行才会有意义。其实这些录象课正好为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情境和素材。因为它们可以说是为了一定目的而设计的成果交流方式,也是一种

2、课程与教学理念的载体。通过对这些课例进行二次研究,重点关注教学过程,寻求并提炼课堂中有意义的东西,正是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所在。2、探索一条在科研指引下的校本教研形式传统校本教研存在着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倾向,缺乏实效,难以是教师将先进理念具体化为教学行为。专业引领往往只谈理论与原则,缺乏以案例为载体,难以引导教师听中学、做中学。同伴互助时缺乏源于教学实际的共同问题,缺少信任互动为主的环境,无法实现敞开自我、倾听回应、经验共享的目的。自我反思时常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缺乏自我省察和调整,难以看到自身行为与先进理念和经验之间的差距。有了这这些身边边的、同伴的、甚至是自己的课课例,就能使教师师有了共同的关

3、注点,就能把对对同样样的问题问题 或者同一个话题话题 有兴兴趣的教师师聚集到一起,通过过相互观课观课 、相互评论评论 ,从而分享经验经验 ,行为为跟进进,最终获终获 得各自不同的提高和发发展。校本教研应该应该 是融合于教学活动动之中的,是教学活动动的一种形式。这这种融工作学习为习为 一体的研究不仅仅能改变变教学,更能不断加深教师对师对 教学的理解,增进专业进专业 能力和水平,提升课课堂教学智慧。3、以学校活动中最基本的行为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开展研 究,聚焦课堂教学,探索出一些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 式和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理念提升导致关注点发生变化面向部分学生尊重个性差异严严格按大纲

4、纲和教材预设预设考虑虑利用课课堂上的资资源生成强调调教师单师单 方面讲讲授学生为为主体教师师引导导师师生互动动仅仅以当堂回答问题问题 和考试评试评 价效果关注到学生的潜能发挥发挥单纯单纯 依靠教学引领领和示范注意学习习方法和习惯习惯 的养成只注意知识识概念传传授认认同能力培养三、活动特色1、代表性从授课教师年龄和所授学科分析,这些课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区义务教育阶段中青年教师在一些主要学科上的教学水平。2、科学性(录制程序)认真布置、明确要求、精心准备、权威审核、学校推荐3、立体化实录光盘由一节课的实录、教师教学设计思路简介、本节课的教案及课件、专家点评等几部分构成,形式生动,经验鲜活。 授课

5、教师的教学设计及点评文字都汇编成册。 4、研究性录制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在一种研究状态下进行的,教师十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现在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组合,并精心设计教案、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在不断反思和改进中确定最终的教学方案。因此,这些课例的准备过程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备课。最终形成的光盘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更好的利用这批研究素材,区教科所成立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片断分析研究”的群体课题组,引领研究向纵深发展。2007年开始,为了引导学校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实录进行教学研究,我们在全区十多所中小学中开展“学用课改新教学实录光盘”的活动,把对实录光盘分析研究的一些情况向老师们作了

6、汇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动由专职科研人员和授课教师引领示范,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课例中过程设计、教材把握、目标落实、教法运用、教师素质、技术手段等环节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探讨各种类型课例的得与失,来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如何转换成教学行为,并影响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通过对这些课例教学整个过程地反思或对教学片段、教学细节以及师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的体验性研究,培养广大教师基于自我经验层面的主动反思能力以及积极生成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四、成绩与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并正在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开始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得到一定体现;课堂教学正在从教

7、课本向“用课本教”方向转变;教与学的关系正在得到改善,课堂开始从“教室”向“学堂”转变,逐渐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使课堂教学手段从一元化转向多元化,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得以提高;师生关系正在得到改善,课堂逐步呈现出融洽、民主、和谐的氛围。多数教师备课时最关注教学设计,课改使教师在教学专业水平方面最大的收获也是教学设计能力。90%以上的教师开始关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观)70%的教师课后注意反思,并试图在反思中完善课堂教学。75%的教师对课程标准有一定了解,但真正以课程标准有效指导教学尚存有困难。(钻研不够、内容取舍和整合不够、身前把握不够)40%的课教学目标追求形式上

8、的三维目标,缺乏真正落到实处的教学活动支撑。大多数的课,教师思路基本清楚,讲解流畅细致,注意设计学生活动,但活动质量仍有待提高。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储备不够导致对教学内容理解肤浅,不能融会贯通,提问设计、教学语言未准确到位。能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人机互动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其实效性还需提高。例1:课堂上难以实现教学中双向有效互动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和启发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关键。对互动进行有效调节和组织。引领学生提升互动层次和水平。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学生间的有效互动。互动不仅是生成知识,更有情感的沟通和产生更有价值的知识。例2:师生间缺乏真正的对话师生互问互答师生对某一

9、问题发表各自看法,展开讨论或辩论师生争论师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书面表达进行沟通交流读或沉思中也能蕴含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相互激励例3:预设多而生成少课堂学习还是始终控制在教师的手中,表现在教学的内容、进度等都是由教师事先预设好了的,学生的需求并没有被很好地重视,学生的提问如果不在教师预先设计的范围内常常被视而不见。教师的注意力主要还是在课本、教材、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上。应该说,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片面强调动态生成甚至以此来否定必要预设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乃至创造。例4:教学设计尚不能做到简明、简约、简便目标简明

10、,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引导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目标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态,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表述上应该用“感受、体验、学习、认识”等体现学生行为主体的词。) 内容简约,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精、少、活的“真问题”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思维深入到探究的内核。) 方法简便,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尽量简化头绪,给学生留出更多思考的时间,提升师生对话的质量。过于强调教学方法的复杂多样,就容易舍本逐末,关注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例5: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只注意到外在表现方式,却没有注重其内在品质,使得形式上热闹,内容上贫乏,秩序上混乱。要探究的问题并不是学生

11、想探究的问题。 不是一切知识都需要学生探究,不是一切教学都要始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基于学生的经验,并不等于学生要亲历一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真正有效的探究教学都有着明确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目的要求,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另外,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例6:对研究课的一些关键因素理解不到位课前导入(故事)激发兴趣,吸引学生,让其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问题上。促使反思,引发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与物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亲身介入到故事问题场景中。测试学生的理解能力,为教学展开及控制下一问题或程序的难度提供依据。帮助学生确定他的立场。 课件:越是用课件代替板书,越会留给学生不必主动思

12、考的机会。 论辩双手互博问题一堂课只能有一个根本问题决定教学成败的,不是谁用了什么花招,而是谁能把内容上得有意义,决定课堂意义质量的因素是课堂对话的质量和内容解读的质量。人文视野、阅读积淀和应变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表现出来。五、今后的工作 随着高中课改样本校的介入,课改新教学实录活动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依托课题研究的形式,达到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入手,形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切实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下一阶段工作注意事项一、参与学校:91所课改基地校和27所高中课改样本校。二、推荐课例:各校推荐一节课例,高中课改样本校应推荐高中课改实验年级的课例。 三

13、、质量要求:各校推荐的研究课应该能反映本校的较高教学水平。希望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学校要为这节课把好质量关。时间时间 安排活动动内容自接到通知之日2008年6月20日 各校确定本校参加实录活动的教师人选,对 参与录制的课进行初审,并于2008年6月20日之前 将“推荐教师从教状况一览表” 填写好报送教科 所。 2008年7月10日前 由区教科所与信息中心经审查后最终确定录 课教师名单,并反馈给各学校。 2008年9月10日前 由教科所与信息中心对参与录课教师进行录 制前的培训,并与录课学校共同商定具体录制时 间。 2008年9月20日前 录课教师去信息中心录制现场熟悉场地并安 装课件。 2008年10月-12月 录制工作开始 四、时间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