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9527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整体阅读最终修改稿(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届高考复习指导 2010GAOKAOFUXIZHIDAO1考点 视 透考 纲 要 求理 解分 析 综 合鉴 赏 评 价重要词语筛选信息 整合内容鉴赏作品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重要句子分析结构 把握思路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以及作者观点态度考 分析 情06年省平5.22分07年省平7.35分问题集中表现在:1、文章理解不透彻;2、问题解答不规范。2备考策略着 眼 两 个 层 面整体把握规范答题速读概览 ,明确内容圈点勾画 ,精酌细品(宏观了解)文题文体、 开头结尾、段首段尾等。(微观探究)主旨句、过 渡句、抒情议论句等。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突出规范意识规范思维规范语言规范步骤3

2、总想为你唱支歌吕锦华4总想为你唱支歌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 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 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 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 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 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 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

3、已 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 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 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 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合作研读(07全国卷)5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 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 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 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

4、痕累累、 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 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 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 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 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 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 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赤红中沁着几缕 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 引

5、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 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 6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 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 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 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 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 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 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 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大

6、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整体把握文章思路:1、2段以“失去平衡”“倾斜”领起下文,突出大西北的总 特征3、4、5、6段通过“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 等形象展现大西北恶劣生存环境,呼应前文“失去平衡”“倾斜 ”,同时突出大西北人不屈的精神风貌,含蓄表达赞美之情 7、8、9段通过戈壁石和南方的对比反衬,比较直白的抒发 对大西北的赞美向往之情,点题并升华主旨。 主旨: 这篇散文描写了左公柳、胡杨 林、戈壁石等形象,借这些大西北特有 的景物赞美了大西北人坚强不屈的精神 7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 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7、(6分)考查形象与 主旨的关系审读 题干回归 文本整合 答案修正 润饰答:两者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 之情 。从两段 中寻找信息8规范提示规范答题四步曲:1.审读题干(弄懂要考什么); 2.回归文本(找到答题区域);3.整合答案(连缀有效信息);4.修正润饰(检查是否完善)。9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 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甲:“左公柳”和“民勤人”都面临恶劣的生存环境。用意: 更加突出了大西北的倾斜和失去平衡。 乙:顽强勇敢。意在描述大西北外表的荒凉和内心

8、的坚强。 丙:顽强、坚韧的品质。用大西北极具特色的“左公柳”和具 有区域特征的“民勤人”来象征整个大西北,用这两个形象的 坚强伟岸喻指大西北的整体色彩,不仅奠定了色调基底,还使 大西北的整体形象深入读者心中。 分析不透彻,没抓主旨概括不到位语言罗嗦夹缠, 文本意识不强。要点遗漏, 信息零散。要点遗漏,表意含混草率参考一:相同点是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不会被艰难吓倒,只会向命 运抗争。这两个形象既展现了大西北的环境特点,也寄托作者的赞美 之情。参考二:都有顽强不屈和与命运抗争的的精神。用这两个形象说明了 大西北环境恶劣,赞颂了大西北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 。10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

9、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答1:大西北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有生机勃勃的生命,教育人们珍惜生命 。答2:经历大西北“巨大的悲壮”, 感受大西北上顽强的生命,谁的心 不会被打动?再小的孩子也会为来之不易的生活感动。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没读懂“长大”,句式不协调答1:说南方的环境和大西北不能比。说这句话更衬托南方与大西北有 很大差距,更能证明大西北坚强。 答2:南方的人们生活压力大,生活不坚强。在南方生活的人们都没有 经历过苦难,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很差! 解析不够具体。对象错误,主观臆断。答: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

10、让人经受历练而变的坚强成熟。 参考:大西北的条件是艰苦的,而从这艰苦中不仅让人能学会顽强,知 道生命的意义 ,懂得人生的价值,也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成长。答:通过对比表达出南方的环境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比不上大西 北更能让人经受磨炼 。 理解句子含义抓两个层面:文本语境和关键词语。11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手法效果关联性不明显,“情景交融”与前面所叙无关。甲:运用了想象和联想、象征寄托的表现手法。使文段富有 激昂气势,语言巧妙,融入了大西北的一些精神。 乙: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胡杨比作战士,在这个气候恶劣 的地方顽强抵抗灾害,使胡杨林

11、枯死的形态更生动,同时也将 这种感情寄予景物中,有情景交融之感。 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的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更 让我们深刻体会它那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向命运抗争的斗志。 答:手法:比喻、拟人。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死而不屈的顽强意志。 手法判断错误,完全脱离规范思路,措辞随意。12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对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 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 甲:衬托作用,它可以体现出大西北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而 宁静,以及作者对大西北的向往。 乙:“戈壁石”对文章有升华主旨的作

12、用,作者每次看到 它就会想起大西北,引起对大西北的思考。丙:“戈壁石”代表的就是大西北,它是大西北的一个缩影。 文章主旨是赞颂大西北的坚韧顽强,而这戈壁石就像涵盖了整 个大西北一般,深深牵动作者的心,一再引发作者对大西北的 敬畏和沉思。未能针对题干关键点 答题,且有与原文冲 突的信息。分析不透 语焉不详 13规范提示常见误区小结1. 没弄清题干的重点,答非所问,或是脱离 文本,主观臆测。 2.问题分析不透彻,隔靴搔痒,导致计分的 “点”不明确,或中心判断失误。3. 关联意识不强,不会顺藤摸瓜。4.信息零碎,句式不当。5.语言组织草率,没有层次,措辞随意。14规范提示应该注意: 1.问什么,答什

13、么;问多少,答多少。 2.答题过程要扣紧文本并以此为据,不能主观 臆断。3.采用陈述句式作答,要去掉修辞手法和特 定人称等外在形式。4.语言必须精练简洁,尽量分条表述。15课堂总结一、如何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文章;二、如何规范答题。审读题干 回归文本 整合答案 修正润色1、思维的规范3、表述的规范2、步骤的规范针对性/完整性准确性/严密性实践才是硬道理得分才算真功夫1617灯火的温情叶延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 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 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 。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

14、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 了,常走夜路,在乡间,在大山里,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 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 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 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 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摸索,直至一盏灯像萤飞进心 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 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 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07年山东卷18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

15、,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 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 正盯着自己。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 行夜路所给我们的刺激。有时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 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 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 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向你说真 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 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沉沦往往从这一刻开始,酗酒

16、是 常用的方式,借以逃出这片荒野。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 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 人生之 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 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 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 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 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 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19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影,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 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境界。能够不与人伍 的独钓又是一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 。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 其实,人难免不失 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