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2015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2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专题(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述】本专题主要讲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双 百”方针的提出等内容。三大理论成果是在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形成的,也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 建设行动的纲领;现代科技、教育及“双百”方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动力,是进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 要力量。现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化【考向预测】(1)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题型来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从考查内 容上看,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特点 及现代科技与教育发展的表现及阶段特征。(2)科教兴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

2、话题和国策。 预计2011年高考中仍会关注。内容上注意考查新情境、新视角,要继 续重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教 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及其阶段特点。【复习策略】(1)复习20世纪三大理论成果时,应注意联系近代的思想解放 专题,认识20世纪中国的思想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各个 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时,应用表格、示意图等方式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并注意紧密联系 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分析科技成果出现的社会条件和

3、对社会进 步产生的影响以及同政治文明史和经济文明史的联系。专题网络构建现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现代中国 三大理论 成果毛泽东 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邓小平 理论提出深化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后期和时期解放战争和建国后20世纪80年代提出理论邓小平的,深化了改革开放 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的目标十五大正式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个代表 思想提出2000年江泽民第一次完整概括成熟中共写入党章 科技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神舟飞船教育:人民教育的奠基1966-1976:教育事业遭到破坏1976至今:教育的复兴与发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运兴衰,系于【答案】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4、主义 南方谈话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 1949年底 教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 理论;(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4)国际战略和外交 政策的理论; (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2主要特点:(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中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 的中国特色。(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

5、影响: (1)在毛泽东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 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越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4)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在马克思主义的发 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

6、中国共产党 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例2010天津文综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 新 民主主义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理论的考查。据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可以排 除,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论人民民 主专政发表于解放战争时期,故答案为B。22010绵阳三模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 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 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

7、度概括了中共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 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C 【解析】 “日出东方”指中共成立;“星火燎原”指中 国国土地革命;“力挽狂澜”指遵义会议挽救党和革命;“灯塔 指引”指毛泽东思想形成后进行的解放战争;“进京赶考”指新中国建立。名师点津 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高考注重对其形成过程、特点及影 响的考查。如2010年山东卷第13题毛泽东关于抽象与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天津卷第10题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著作的考查、上海卷第26题对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

8、 导思想的考查;2009年江苏卷第9题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理解的考查、上海卷第21题对民主革命道路的考查;2008年 广东卷第28题对毛泽东探索革命道路的考查等。估计2011年仍将会从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理论与实践及对中国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 探究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1形成过程(1)1976年文革结束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前是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阶段。 (2)1982年中共十二大至1987年中共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 (3)1992年南方谈话至中共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时期。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它确立为党的

9、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正式确立其党的领导地位。 2意义(1)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解决的 问题民族独立、 民主共和、 民众生存新民主主义革 命道路及社会 主义改造和建 设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 党、怎样建设 党发展1924年发展 为新三民主 义向社会主义过 渡时期得到进

10、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本质 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理论地位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纲领 ,使中国人 民醒过来指导革命和建 设,使中国人 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 ,使中国人民 富起来新时期的指导 思想,引领中 国迈向小康社 会思想理 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标志性 会议同盟会成 立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核心或 精髓民权主义群众路线、 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执政为民、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拓展升华】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例12010上海历史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11、 D对外开放B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了“真理标准讨论” 的意义。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召开奠定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对十年“文革 ”全面拨乱反正,从而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拨乱 反正。A、C、D三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故 答案为B。22010深圳五校模拟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 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 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B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已经退役的老船长”“方 向摇摆

12、不定”“摆正了”,这正是南方谈话的背景。 名师点津 邓小平理论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指导思想。本考点容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 联系在一起考查,如2010年上海卷第28题对1978年真理标 准问题的讨论影响的考查;2008年广东卷第28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意义的考查等。今后高考有可能加大对这一考 点内容的命题考查,复习时应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认识。 探究点三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1)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力发展高新军事科技

13、,打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提高国防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 提供一个安全的周围环境。(2)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体制改革符合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 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2教育发展阶段及特征(1)建国至“文革”前17年是中国教育的奠基时期,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 坚实基础。(2)“文化大革命”十年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教育工作者遭受严重摧残,耽误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不仅使 我国教育事业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本来已经缩小的 差距又拉大起来,还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14、人才培养。(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是教育的复兴和发展深化时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视教育的发展,教育成为我国现 代化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全面建 设社会 主义时 期学校将德育放在首位;全日制 教育、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相 结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 体系,培养了大量的劳动后备 军和建设人才 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了教 育的“大跃进”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导致教 育质量下降 十年“文 革”时期宣扬“读书无用论”,迫害教育 工作者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 放以来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提 出“三个面向”,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 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促进中国经济建

15、设的发展时 期政 策成 就19491953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领导权,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民教育【拓展升华】 新中国教育的探索历程例12009广东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 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 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 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 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 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1) 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答案】 (1)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