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古诗成记叙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5340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写古诗成记叙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改写古诗成记叙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改写古诗成记叙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改写古诗成记叙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改写古诗成记叙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写古诗成记叙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写古诗成记叙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进行改写呢?第一步:读懂古诗,看一看古 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步:根据诗句把当时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 ,画面上应该有什么?第三步:根据画面具体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第四步: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再加入环境 、语言、表情、动作描写,把你想到的通顺 、连贯地写下来。 改写古诗,要做到 1、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2、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4、加入情节,注重描写 思考:思考:1.1.静夜思静夜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李白浓浓思乡情怀表达了作者李白浓浓思乡情怀. . 2.2.作者思到了什么?作者思到了什么?你能尽情发挥想象把它们描述

2、来你能尽情发挥想象把它们描述来3.3.你能否用第一人称把这首诗叙述出来你能否用第一人称把这首诗叙述出来?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 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 “思思” ”: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 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无不在思 念之中。念之中。繁星点点,银河灿灿,一轮皎洁

3、的明月镶嵌在帷幕般的天 空中,毫无保留地把月光铺在床边,铺在窗台,铺在我身上, 似一层薄薄的轻纱,更令人觉得是雪白的浓霜。 我毫无睡意,耳边尽是家家团聚发出的欢笑声,祝福声。 是啊!在这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有谁像我这样还在外地流 浪呢?我的心头不禁泛起一阵好浓好浓的乡愁。 我起床观望,今夜的月亮格外美好,是瑶台的镜子?还 是洁白无暇的白玉?明月引起了我那思乡的情感。 不知故乡那连绵起伏的山岭依旧青翠?不知那条波涛汹 涌的河流依旧奔腾不息?那池塘是不是还那么清澈见底?家 乡的景物勾起了我对亲人的思念,那位年迈的老母亲,留着 长长胡须的父亲,还有那年轻力壮的兄弟姐妹,现在是不是 生活的幸福快乐?

4、只有月亮才知道我的悲伤啊!我对它述说着我的种种乡 愁,我思乡的情绪,说着说着,一滴冰凉的液体顺着我的脸 颊滑落下来,可月亮还在静静的聆听着 改写静夜思 合理想象原诗内容细节描写 语言生动 读桃花潭送别,完成练习: 1、你知道李白和汪伦的故事吗?请给大家讲一 讲! 2、改写文章里的人称发生了什么改变? 3、小作者的改写比原诗增添了哪些内容?你觉 得怎么样?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十里桃花和万里酒店李白性格豪放,喜爱游览和饮酒,他在漫游期间,写下了不少的 诗篇,赞美祖国壮丽的山川。 有一次,李白来到了江南。泾(jng)县有一位叫汪伦的士绅听到

5、消息后,很想请李白来泾县。他久闻李白 的大名,仰慕他的人品,欣赏他的诗歌,很想结识李白,好一睹这位 名士的风采。 汪伦于是派人送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除了盛 情邀请之外,还明明白白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读了来信后也很高兴。他虽不认识这位汪伦,也从未到过泾县,但他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也为泾 县的美景与美酒所吸引。他很痛快地请来人转告汪伦,他很快就会去 泾县。 不久,李白来到了汪伦的家里,汪伦兴奋异常,他热情款待,还 专门设宴欢迎。 住了几天,李白疑惑起来。他想:信中所说的美景 、美酒,怎么主人只字未提呢?他只好主动地问汪伦道:“先生信十里

6、桃花和万里酒店中所说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怎么没有见到呢?” 汪伦一听, 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李白莫名其妙。他一边笑,一边说:“ 我说的桃花是指此地的桃花潭,它方圆十多里,不是十里桃花 么?那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边有一家姓万的开的一家酒店啊!” 李白一听,恍然大悟,也不禁大笑不止,他这才知道自己上 了汪伦的当。汪伦虽与李白是初次相识,但待人极为诚恳,每天 总是用美酒佳肴款待,而且陪同李白游览了桃花潭及当地的风光 ,使李白在泾县的几天,天天都很快乐。临别的时候,汪伦还赠 送了礼物,并亲自将李白送到船上,直到船起航后才返回。 李白被这位刚刚认识的朋友深深地感动了。在临行的时候, 他当着送行的人,动

7、情地吟出了一首赠汪伦的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 伦潭水垂柳小 船李 白桃花 小 草船 夫汪 伦在你想象 的画面中 会有哪些 人和事物 呢?面临分别,他们都会想些什么? 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n述说相识的经过。n回忆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n举杯互相祝福。n李白向汪伦表示感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李白就要离开桃花 潭了,回想起自己以前在这里度过的欢乐时光,李白无 奈地摇头叹道:“唉,没有办法,苍天逼人,只好一别 呀!” 一大早,李白就收拾好了行李,来到了岸边。李白 走上小船,心想:既然不能再留,倒不如现在坐下来好 好欣赏一下美景,也

8、算是安慰自己一下吧。 啊!桃花潭边盛开的桃花果然名不虚传,大都是重 瓣的。猩红的热情,粉红的妩媚,那白瓣上洒着点点红 斑的,则显得端庄淡雅。一球球,一簇簇,一片片,把 残留的一丝春寒都驱尽了。 示例: 李白正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忽然听到岸上传 来了清脆悦耳的歌声。啊,这是汪伦为自己深情 送别的歌声呀!听,汪伦脚踏节拍边走边唱,越 来越近了。啊!这歌声充满依依惜别之情。几天 来,是汪伦,与自己花前月下谈心;是汪伦,伴 自己浏览胜景;是汪伦,和自己共同探讨人生意 义;是汪伦,在灯下与自己饮酒赋诗。啊!朋友 ,你快点来,快点来,让李白与你再握一次手, 再说说知心话 船,扬帆启程了。李白望着渐渐远去

9、的汪伦 ,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诗兴大发,深清吟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 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范文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里,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飞回了北方,大地换上了一件绿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鹤楼里,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两边,无言地 饮着酒。李白斟了一杯酒,缓缓地举起杯,说道:“仁兄啊, 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多保重啊。”说完,便将酒一饮而尽。孟浩然也举起杯来,眼中含着泪,注视着李白,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缓缓地放下酒杯,说道:“我这一去扬州,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贤弟你一定要

10、多保重身体啊!”说着,滴下了泪珠。李白垂下头,看着杯中的酒,眼圈 也红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扬州之后会怎样,不知我们两何时才会再坐在一起饮 美酒啊。这时,船工走了进来说:“客官,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趁着天亮,赶快 起行吧。”孟浩然默默地注视着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缓缓站起了身,依依不 舍地往船边走去,时不时回头看着老朋友。眼看船就要开了,孟浩然已经泣不成声了, 他哽咽着对李白说:“贤弟,后会有期啊。”李白站在江边不停地挥着手,喊到:“仁兄 ,一路保重。”小船越驶越远,消失在天地之间,只剩下无情的江水咆哮着,拍打着两 岸的沙石,仿佛在为他们两人而哭泣着。李白望着远去的老朋友,想

11、起了他们两人在春天一边赏花一边吟诗,夏天一边饮茶 一边论诗,中秋节时月下相互勉励,冬季对酒谈古论今,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珠。小结: 古诗改写有诀窍,合理想象很重要; 原诗内容把握好,细节描写不能少。 原诗主题领悟到,语言生动文采妙。 读读品品 欣赏小池,思考回答: 1、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 3、诗句里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小作者的改写 ,写出了这些景物吗? 4、小作者通过想象,还补充写出了哪些景物?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 1206年)字廷秀, 号诚斋。南宋大诗 人。在中

12、国文学史 上,与陆游、范成 大、尤袤并称“南 宋四家”、“中兴 四大诗人”。目录泉水的出口泉眼细流树阴小荷尖尖角讲解: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树影映在水中爱恋日光的温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 早有蜻蜓立上头。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译文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 物?初夏小荷花池的风景。这首诗描写了涓涓细流、浓密树 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 荷、停落的蜻蜓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处。惜:珍惜,爱惜。细流:细小的流水。照水:映照在水里。晴柔:晴天柔和美丽的风光。小荷:刚长出的嫩荷叶。尖尖角:刚出水面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 的尖

13、端。 诗意 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 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 ;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 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 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 ,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 飞走。 小池荷叶蜻蜓尖 尖 角树荫细 流泉 眼杨 万 里在你想象 的画面中 会有哪些 人和事物 呢?季节 (夏季)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 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 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 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 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 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 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

14、荷为伴。表现了 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根据刚才的口头表达,把小池 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450字. 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3、诗句里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4通过想象,还可补充写出了哪些景物?小鸟.花. 蝴蝶.小路.池水.阳光 1、要把握古诗文的原意:改写古诗文的原则是 不能改变古诗的原意,在主要情节不变的情况下 ,把古诗文所包含的内容呈现出来,把内容写得 丰满起来.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泉眼,细流, 树荫,荷叶,蜻蜓”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夏天 季节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用 拟人和比喻手法描绘诗人在小池所见,所闻,

15、所 感。改写时要把景色和人物的活动作为重点。 2、要理解古诗文的意境:自古诗画合一,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改写的要旨就是:要在 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诗文 中延伸的、蕴含的东西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 这就要求抓住重点句子,把想象推向深入。 小池改写 春天还没走远,夏天就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 今天,日晴心情好。突然想起那个幽静的小池塘, 现在应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我信步走出家门,漫 步于通往小池塘的林间幽径上。初夏的天空瓦蓝洁净,朵朵白云悠然飘浮。金色的 阳光从密叶间投下斑驳的影子。晨风轻轻地摇着树叶, 也暖洋洋地、温柔地拂着我的脸。我惬意地走

16、着,享受 大自然的美, 静静地细听着夏风吹过的声音。 不知不觉间,小池已出现在我眼前。我似乎听到了 细细的、柔柔的泉水声。真的,原来是泉水从泉眼里悄 无声息地流淌出涓涓细流,好像是泉眼很爱惜的宝贝,舍不得它多流出一样。小池的四 面,长着许多树,葱葱茏茏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树荫 倒映在明净的水面上,似乎也爱极了这睛天柔美的风光 。 放眼望去,池塘里弥漫的是田田的荷叶。大的如鼓, 小的如掌。他们肩并着肩手拉着手,挨挨挤挤,热热闹 闹。有的卧在水面上;有的则勇敢地跃出水面,像亭亭 的舞女的翠裙。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万绿丛中点点红的 小荷:那些娇嫩的亭亭玉立的小荷,像一个个羞答答的 小姑娘迟迟不肯把娇艳欲滴的外表展示给大家,只露出 尖尖的小粉嘴。这时,一只蜻蜓俏皮地飞来,它等不及 小荷张开手臂来拥抱,就扑闪着晶莹的翅膀,热烈地和 荷花甜甜地亲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