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6953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8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治療的基本概念修慧蘭何謂家庭何謂家庭n一群共享特定物理、心理空間的個體所組成(情感 、忠誠、關係持久)n具有獨特性質的自然社會系統,n家庭具有規則、權力結構、內隱外隱的溝通,以 解決各種問題、有效執行各種任務。n只能經由出生、收養、婚姻等管道進入。n功能良好的家庭:能維持自身系統的生存,又鼓 勵實現個人潛力(在系統與個人的利益取向平衡)問題n單身,只有一個人(或許有寵物)自己住在 一個房子裡,算是一個家庭?n同志家庭算是家庭?家族治療歷史的演進序幕誕生前的混沌nFreud針對歇斯底里(小漢斯的phobia) 的研 究提出親子互動的衝突nSullivan提出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當下互 動是過

2、去互動的隱喻nRogers個人中心主義對人性的關懷:提醒勿 將個體或系統客觀物化。n小團體動力的興起:會心團體與家庭互動的 比對n兒童輔導的重視:將焦點放在親子教育中n社會工作的影響:多元化角度的考量家庭治療理論是一種科學典範的轉 移何謂典範? nThomas Kuhn(1962)在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指出:科學研究並非我們 所想像的那般客觀,他常受文化、社會、哲學及 主觀因素所左右。n典範究竟是什麼?它是某一特定科學社群(例如物 理學界),在研究發展過程中所普遍使用的策略, 它的首要功能在:n建立規範。n限定研究主題的範疇。n訂立方法

3、論的基本原則。典範的特性 n典範和科學一般,基本上都是不完整的n典範基本上只是方法或工具n典範基本上是暫時性及驗證性n典範多少會受到文化及社會因素的影響n典範內含許多顯性或隱性的哲學假定、信念 及價值n典範有限制眼界及左右知覺的可能傳統心理治療所依據的科學典範為何 ?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異思考方式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觀交互論重視因果關係的尋找,並將焦點放在個體身上,企圖找出是什麼因素影響個體的行為將焦點放在關係互動上, 並不強調為個體症狀尋找 一個標籤,其認為個體的 行為是整體系統運作的結 果。個人是在人類關係脈 絡中定義與尋求支持,但 個人的受困(害),並非單 一他人因素造成,而

4、 是彼此互動捲入了系統中 。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異影響行為的因素 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觀交互論認為個體行為的成因是某些因素所造就,依循某種因素認知、情緒、行為就會造成某種結果的思考模式結果的呈現並非線性關係,焦點並不放在誰影響了誰的各個元素,而重視是什麼規則、什麼結構形成系統的運作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 異 評估 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觀交互論認為個體是可以被評估且重視評估,企圖為個體的行為或症狀尋找符合的定義,並給予解釋。將焦點放在交互作用的關係上,視評估是整個治療中的一個歷程,評估與介入在治療中是相互發生的。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異治療對象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

5、觀交互論個人。家人一起參與;或是與IP有交互作用者均可參與。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異負責任的哲學觀 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觀交互論後現代主義的精神醫學也強調個體可以負責任,但指個體在理性的狀態下,否則治療師可為其決定他的病因並提供判凖與治療強調症狀是系統運作的結果,責任是大家都有的,並不強調責任歸屬議題,而強調系統的運作。從視父母為有害者,轉變為視症狀為個案-父母間關係的一種概念。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異治療與介入的重心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觀交互論專注於當事人的經驗與世界,改變當事人之認知、情緒、行為。專注於關係的意義、規則、文化、性別等觀點,更甚擴大至社區等更大系統對家庭的

6、影響,改變脈絡。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異發生療效的因素 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觀交互論治療效果起因於治療師的處理、工具、甚至是治療師本身的人格特質,即符合因果關係的思考方式,強調改變起因於某人對某人作了某件事。系統影響治療師,治療師也影響系統,治療師重視這些相互影響的脈絡,並運用這些相互影響,形成有效的治療。改變的是關係脈絡。典範的轉移:因果觀與系統觀的差異專業訓練傳統精神醫學因果觀系統觀交互論有一套既定的訓練方式,此訓練方式是科學且歷經許多考驗的,以訓練治療師的判斷能力也有其一套訓練方式,但焦點在於訓練治療師如何瞭解系統內的規則與結構,而非強調對錯之分系統思維的三個取向摘自:利翠珊(

7、民88)。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期,21-40。 General systems theory(較接近一種思 考模式,而非一種理論 Nichols,p.192-198)n生物學家Bertalanffy 於1960年代提出n系統是指任何由其組成部分相互運作而生的實體(即有機體),器 官、電話、人格、工會、國家、宇宙均屬,每一系統由小系統組 成,也是較大系統的一部份n系統大於各部份的總合:視有機體(organism)為一整體(非機戒體 mechanism),是可變動、有生命力的n強調系統內的關係互動,重於各組成的本質n強調等結果性:可由多種方式達到相同結果(機戒體言,不同方式

8、 就會有不同結果,相同結果一定是經由相同方式)n重視生態上健全的價值與信念:有機體會以創造力、自發性方式 產生更新(second order change,包含有價值取向),非只是維持原 狀恆定(first order change,較傾向機戒論,控制論,只是回到原 有平衡,但沒有更好)n強調perspectivism(或建構論),每個人認為的事實只是一種觀點 (非真理),但也非可隨意以其所欲方式reframe真實,而更應該體 認由於無法得知真實,所以應對價值或態度等更加小心(例如了解 此觀點的影響性),持一種謙卑態度Bertalanffy未直接接觸家庭治療學者也未提出家庭治療理論系統階層性的

9、概念 來自於整個宇宙的系統規則 摘自Sundberg, Tyler, & Taplin(1973)General systems theory應用在 家庭治療理論n家庭治療實務者將抽象的General systems theory,運用到觀察家庭互動的 現象場,提出家庭系統理論Key concepts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 apply in family system theory (Griffin,1993,p19)家庭系統理論的特徵 n整體性(wholeness):n採一般系統論(General Systems Theory,GST,),部分 總和整體n相互關連

10、性,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是有組織的、相 互影響、系統中任何部分的改變皆會影響其他部分n家庭規則(rules)n交互作用所遵循的行為模式,定義彼此權利義務n一定的持續性模式,重複出現的原則,以維持秩序安 定,但亦需隨環境改變失功能的循環摘自曾端真(民80)婚姻與家族治療(pp192)。台北:天馬。家庭系統理論的特徵 n恆定狀態(homeostasis)系統內透過feedback loop,透過自我調節以維持恆定,是 一種動態歷程(失去平衡與獲得平衡的歷程),包括兩種動態平衡 : 1.形態靜止Morphostasis :維持原有結構與規則的平衡 2.形態改變Morphogenesis :產生新結構

11、或規則的平衡狀態。n恒定亦是一種家庭抗拒改變的現象,由有權力者控制,亦 是一種在改變中維持平衡形態靜止過程易產生代罪羔羊、三角關係等現象, 均是為了達成原有的平衡。家庭系統理論的特徵n回饋迴路(feedback loop)n透過規則以維持homeostasis,其間即是一控制過程,是一循環互動。n正向回輸(產生加強或改變) V.S 負向回輸(減低脫軌 或改變)nFeedback 歷程是一種information process,例如 attention, interpretation注意的不同、解釋的不同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Bateson(1972): a difference that ma

12、ke a difference 負向回輸孩子欲離家 (威脅了家庭原有的恆定)孩子留下 (恢復家庭原有的恆定)家庭系統反抗 (致力於維護家庭原有的恆定)孩子住在家中 (家庭原有的恆定)規則不變,將個人行為改變 First Order Change正向回輸(行為被增強)孩子欲離家 (威脅了家庭原有的恆定)孩子向外擴展 (起飛期家庭形成)家庭系統鼓勵 (促進家庭系統改變)孩子成家立業 (孩子自成一個家庭系統)母親轉移養育焦點 (新恆定狀況的調適)夫妻功能的凝聚 (新的家庭恆定狀況)規則改變 Second Order Change(一)(二)禁止外出責罵孩子蹺課蹺家父母互相指責 家庭不和家庭規則 對行

13、為的 解釋: (一)孩子 長大、獨 立或(二)孩子 變壞了家庭系統理論的特徵n階層性(結構性)n不同Power、地位、權利、責任n界限V.S次系統n系統中被指派從事特殊功能、或程序的規則。n Subsystem:被指派於系統內從事特殊功能或程序的 哪些部分,可由階層、性別、興趣組成nBoundary:設立範圍,保障各次系統(個人)之自主, 但也能互動,需具清楚也能滲透n開放系統 VS 封閉系統n在於與外界互動,可接近的程度,例如,可接收外界 訊息、界限可滲透、可改變性的平衡n封閉:缺乏與外界的交換、遇危機時會恐懼混亂、無 力(entropy)家庭系統理論的特徵n溝通nHaley認為,溝通是以獲

14、得控制nSatir認為,溝通是獲得自尊與真誠的關係nIdentified Patient (IP):System Create Problemn維持家庭平衡的出口n對家庭壓力的一種反應方式n使用無效方法的重複結果n社會系統 VS 家庭系統Network TherapyPinsof(1992)整合歷程系統觀點 nPinsof(1992)心理學家,也是家庭治療者。n認為整合歷程系統觀是當代家庭心理學應共享的科學典範n界定現代家庭系統觀必須具備下面幾種特性:n系統性n1.家庭中的IP呈現家庭的失衡與功能不良。n2.家庭系統裡有次系統(subsystem)的存在。n3.次系統與成員間依循邊界與家庭規則

15、而運作。n4.家庭系統的權力結構運作透露人性的本質。n整合性n1.以問題中心為取向的整合趨勢n2.非折衷而是整合(各顯精采而非大雜碎,黑紅色並存而非紫色)n歷程性n1.重視動態歷程的變化,歷程與結果是不可分的,前一時間的結果也是導向 下一結果的歷程,變是一種常態。n2.歷程描述的困難n認為原有家庭系統理論較忽略家庭系統與另外系統的整合(如社區文化結 構),且未整合心理學其他領域(如人格社會等)n原有家庭系統理論較將歷程與結果二分家族治療歷史的演進起飛家族治療開展-百花齊放n溝通訊息的相關研究nBateson針對精神分裂症之病因研究:雙綁訊息 (Goldenberg, p110)nTheodor

16、e Lidz針對父親的研究:僵化的家庭角色與 錯誤的親輩認同(Nichols,p56)nSatir的溝通角色理論n近代熱門John Haley等的短期諮商n分化研究將焦點放在家庭系統上nMurray Bowen的自我分化理論nIvan Boszormenyi-Nagy的脈絡治療,以因素、個體 心理學、家庭系統內涵、關係倫理等四方面解釋家庭 互動的成因。nSalvador Minuchin的界限理論家族治療歷史的演進基地家族治療的重鎮n1950-60年代:Palo Alto的MRI:探討schizo與家庭動力之關係,如Bateson,Haley等發現家庭中病態的溝通模式與出現、維持schizo症狀的關聯n1960-70年代:費城的兒童輔導中心Minuchin等,以家庭結構概念治療身心症(如厭食症)n1967 Selvini-Palazzoli于米蘭創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