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6639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说课课件(共29张)(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教材简析二、教法简介三、学法分析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探究思考教教材材简简析析1、教材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 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 这课书,分三个部分阐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 、强盛、衰落和灭亡的全过程。第一目“太平天国的兴起 和发展”,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 拜上帝教、太平军胜利进军南京以及太平天国在定都天 京后举行北伐、西征和东征的情况。第二目“天朝田亩 制度和资政新篇”,诠释了太平天国前后期这两个 建国纲领的主要

2、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第三目“太平天 国的失败”,阐明了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落、衰落的过 程及其失败的经过。教教 材材 简简 析析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特点。(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和强盛的过程,从中剖析太平天国不断发展的原因。(3)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理解两者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4)剖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情感目标与价值观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教教 材材 简简 析析3、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案重点:难

3、点: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因为在过程中,无论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 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2)天朝田亩制度 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 是难点。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 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 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 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

4、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突破方案教教 法法 简简 介介教学 方法教学 方法教学方法1、问题探究法:针对重点,我通 过设计与 之 相关的问题, 激发学 生的兴趣,解决问 题并掌握重点。2、讲解分析法: 针对教材疑问部分教师应着 重讲解并补充相关材料,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 握。3、 图表归纳法: 针对太平军北伐、西征和东 征的情况,我设计了图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由学生 归纳,老师点评。学学 法法 分分 析析学法 指导带疑自学、讨论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整体认识太平天国 运动在中国近代革命过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学会类比 和联想的思维方法。既培养了 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学 生创造性

5、思维的发挥.教教 学学 简简 介介过过 程程 设设 计计1、教学设计:运用“任务驱动型民主合作教学法”:按照“设计问题,学生自学;任务驱动,小组学习;师生 互动,解疑答难;整体认知,学生小结;小组合作,研究学 习”的步骤组织课堂教学。2 、教学特色:(1) 教学过程中,探索实践了“任务驱动型民主合作教 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色。(2)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音像教材,加强直观教 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3) 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学生 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太平天国运动王1 王1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反 抗 加

6、剧加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列强入侵自然灾害农民 平均 思想儒家 大同 思想西方 基督 教义洪秀全宗教思想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 上帝视之皆赤子。原道救世歌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 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材料三:(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 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 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原道觉世训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1851年1月,金田起义2、1851年秋,永安封王,初步建立政权。3、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 与清朝对 峙,正式建立政权。4、1853年1

7、856年通过北伐、西征、东征达到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权一开始 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行内政建设 个体的小生产者之局限 时间时间将 领领战战况作用和意义义北 伐1853年5 月林凤凤 祥、 李开 芳北伐军军曾攻到天津 郊区,终终因孤军军 深入,供给给困难难 而失败败牵牵制了大量清军军, 给给清朝造成严严重威 胁胁西 征1853年5 月赖赖 汉汉英 、石 达开夺夺取安徽、湖北一 些重镇镇;在湖南与 湘军军交战战失利; 在江西大败败湘军军巩固了天京大本营营 ,扩扩大了太平天国 的地盘盘东东 征1856年4 月秦日 纲纲先后摧毁了江北大 营营和江南大营营解除了江北大营营和

8、 江南大营对营对 天京的 包围围,太平天国达 到全盛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一)天朝田亩制度时间、颁布者(个人或团体)内容土地分配:原则、方法产品分配:原则、方法目 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评价(革命性、空想性)空想性:空想性:革命性:革命性:客观: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客观: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主观: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主观: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规律性违背社会规律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将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将 过去的口号作具体规划,能极大的调动过去的口号作具体规划,能极大的调动 农民积极性农民积极性 (二)资政新篇颁布者(个人或团体):洪

9、仁玕内容政治经济文化评价:带有资本主义色彩讨 论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两者有什么不 同之处?前者在政治上具有鲜明的近代资本主义色彩,而天 朝田亩制度所维持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社会模式,两者 不可同日而语。资政新篇在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但 它没有反映出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和愿望;而天朝田亩制 度所要维持的是小农经济。两者也完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带有强烈平均主义的小农色彩,而 资政新篇则具有突出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中国人最 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资政新篇的出 台,脱离了太平天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也没有反映 农民对土地的迫切愿望,不能挽救太平天国后期的危局。 由于当时战事紧迫,它

10、也没有实施。从这一点看,它的结 局和天朝田亩制度有相似之处。四、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一)天京事变1、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者进取 心减退,腐朽的思想日益滋长 内部矛盾尖锐。2、概况: 逼杀疑韦石杀洪杨走3、影响: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责(二)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二)太平天国 运动后期防御战(三)太平天国的失败1、1864年洪秀全病逝2、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3、失败的原因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 性(根本原因) 战略上的失误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意义反帝反封建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清王朝的腐败统治.教训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 代表,

11、无科学的理论代表,无科学的理论 武器,无法承担重任武器,无法承担重任延伸新课结合时代特征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答案要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与以往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太平天国的兴起借用了西方基督教教义的一些成分。 (2)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对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任务。 (3)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学习西 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最后失败。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已 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

12、的太平天国 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 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 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 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 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 的巨大变化. 小 结:习 题:1、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了:(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 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 社会主张D2、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任务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提出了向西学习的主张D、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