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574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略谈古诗的“练字”与“诗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 谈 古 诗 的 “ 练 字 ” 与 “ 诗 眼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 求有两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出现在第II卷,以简答 题形式考查,分值7分。相传南朝时的梁朝张 僧繇画龙,一经点睛 ,便凌空飞去。何谓“炼字”? 题诗后 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夜吟晓不休,苦吟鬼 神愁。” 孟浩 然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 亦枯。” 卢延逊 诗人刻意选择的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字何谓“诗眼”? 古人写诗,讲究锤炼字面

2、。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 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 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 、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 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 词。这便是所谓“诗眼”。炼 字 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 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 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 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 ;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

3、柳,淡月映梅花 (苏轼)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评:“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 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 贴切,“失”字表现出了特定情境中(月下)的物(梅花) 的特征,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的“皎”, 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 合贴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林花着雨胭脂( ) 苏轼: 润 黄庭坚: 老 秦观: 嫩 佛印: 落湿湿的妙处分析 安史之乱后,这地方败落了,岸上行人 稀少,水中也无舟辑。雨后境象:林花 著雨,水荇牵风,一片寥落。而胭脂“

4、 湿”。无动无情,恰好衬出了这地方的 冷落。“润、嫩、老、落”四字都有色 有情有动。不能反映当时之情景。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 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用了拟人手法,不 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 别的内心痛苦。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本诗颔联两句哪两个字可称为“诗眼”? 雁

5、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 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形 象表现了诗人遇赦后的喜悦心情。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 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 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 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 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 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恶劣 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

6、无期诗眼是?只要愿望,信心 感叹,遗憾情感落脚点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胡马度阴山。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002年高考题)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 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 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 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 的关键。回顾经典 课后思考:红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杜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