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3781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的默写(课件)2010上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默写体验高考(2006年湖南语文卷)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_, _(屈原离骚)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 里,旌旗蔽空,_, _,_, _。(苏轼赤壁赋)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2007年湖南语文卷)古诗文默写(6分)(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祖母刘, , 。臣少多 疾病,九岁不行,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悯臣孤弱 躬

2、亲抚养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层峦耸翠飞阁流丹 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10年湖南卷)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涉江采芙蓉,_。采之欲遗谁? _。(涉江采芙蓉) (2)不违农时,_;_,鱼鳖 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_ ,_?(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兰泽多芳草。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2)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 国也) (3)不有佳咏, 何伯雅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009年湖南卷(见系统P215)小结古诗文默写题所考内容:在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文体上侧重诗歌和散

3、文,在内容上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和 审美性。古诗文默写的形式也精彩纷呈 ,除了最常用的(给出上半句或下 半句让你填下半句或上半句)还实 现了由单纯识记默写向理解识记默 写能力培养的跨越,其表现形式主 要有六种:默写的试题形式一、一线串珠式默写:命题者用一“话题”贯穿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 上联系与“话题”有关的名句,然后进行准确默写:、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送 我至剡溪”。湖月照我影苏轼 赤壁赋 举酒属客,诵 明月之诗, _ 。少 焉, _ ,徘徊于斗 牛之间。 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 人的笔下,这种情绪却异彩纷呈

4、。李煜虞美人 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白 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 美酒, ”。的声声慢 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将进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清照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3、“风”本为自然界中最为平常之物,在诗歌中却 常被诗人们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情。比如李清照在 声声慢 中用“ , 、”抒发其 漂泊江南的愁苦之情;杜甫在 登高 中用“ ”抒发其客居他们的悲痛。答案: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二、比较式默写:此种考查方式单刀直入或用一个“主题”引出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曲同工的诗句,要求考生在揣摩 题旨和细细回忆诗歌内容的前提下,

5、对名句进行准 确默写: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 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 些句子是登高中的“ , ” 和登岳阳楼中的“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2、李白笔下的水,永远魅力无穷。天姥之水“ ”幽静而神秘;庐山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浪漫而神奇;而在 将进酒 中“ , ”即把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描写得那样 雄浑壮丽。 渌水荡漾清猿啼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三、嵌入式默写(常考题型) 此种考查方式交代篇目、作者和内容,要求考 生在分析判断的同时准确默写出名句。 1.王勃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 _ _”两

6、句描写深秋的景色。烟光凝而暮山紫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 荀子 劝学 ) 3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 胜有声。 ( 白居易 琵琶行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四、描述式默写试题通过对所要默写的名句内容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 、叙述有机结合,将考生要默写的诗句连缀起来,既考查 考生的识记程度,又检测考生的理解能力。苏轼追求人生理想,宠辱不惊,高洁自持,即 使在被贬的处境中,像 中“大江 东去, , ”仍透出冲天豪 气。虽说其中“人生如梦, ”似乎包含着 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纵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 如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

7、马,谁怕? ”中体现的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 是其精神的主流,更为后世文人墨客吟咏自勉的题 材。念奴娇赤壁怀古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一尊还酹江月一蓑烟雨任平生五、观点式默写: 在这种形式的默写题中,试题明确篇目、作者和观 点,让考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默写名句。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 而比喻说:“_,朽木不折;_, _。”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 大胸怀,诗最后四句是:“_, _,_,天下归心。”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3、 蜀相 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 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 成千古名句:

8、 _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六、引入式默写在这种方式中,命题者用一观点切入,然后连缀一组 名句,让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大意和关键词,以达到 正确默写的目的。1.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 _中的“_,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白居易_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 ,_”。苏轼赤壁赋中的“余音袅袅,不绝 如缕;_,_”。问君能有几多愁 琵琶行 惟见江心秋月白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李煜 虞美人 2 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 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_ _ 。 3 荀况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演变 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

9、师说 中与 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是故 _ 。” 3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2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默写应注意的事项(结合系统P137) 一、注意难写字。 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多写上 几遍,强化记忆。如: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落霞与孤鹜齐飞一尊还酹江月二、注意音近字。 读音相近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 量存在着,这就要求考生特别注意这些音 近字,有意识地分析比较。如: 1、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 居易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_ , _ 。 (荀子 劝学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三、注意形

10、近字。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再加 上这些字读音又大多相近,对考生有更大 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更应该予 以注意。如: 1、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2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 明 归去来兮辞 ) 悟以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四、注意义近字。 命题者常利用义近字来“刁难”考生,考生 应特别警惕。如: (故) , ;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长使英雄泪满襟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它几个注意事项,请见系统集成。五、注意通假字。 命题者常利用义近字来“刁难”考生,考生 应特别警惕。如: , ,人 死,则曰:非我也,岁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其它几个注意事项,请见系统集成。背诵是基础 理解是核心 书写是关键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