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8674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de理论与实践樊兴华一、校本教研概述(一)校本教研的概念“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作为一个制度创新,是对 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所谓 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教师 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的教学 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二)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特征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 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2.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校本教研的问题是教师在自身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提出的、自己设计的;研究的成果 能

2、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 展。 被动执行者 主动实践者 自觉研究者 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相结合,是教师的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 。 3.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职培训的困惑教师在职教育有多种形式,如短期课程培训、自修业务提高、教学观摩研讨等,所有这些形式都要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了这类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这已成为不易解决的“顽症”。校本培训与校本研训、校本研修、校本研练“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 教师的帮助最大?” (295份有效问卷)A. 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 指导B.

3、与同事共同阅读理论 材料并相互交流C. 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 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D. 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 材教法方面的指导E. 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 问题相互切磋交流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 .2.836.735.721.6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 师相互听课讨论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 己的课并点评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 听专家点评 专家、优秀教师和 自己合作备课,听课、 评课,研究改进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 加讨论“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295 份有效问卷)4.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的教研活动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 种具体问

4、题为研究对象,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又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5.重视合作及专业指导的支持注重教师个人的学习和反思,更强调教师之间 的伙伴合作;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重要保证,它对行动研究的 理性化有重要作用。强调教师的自主研究,也需要 专业理论工作者的支持和指导。(三)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意义1.强化校本教研制度是对现行教研机制的调 整和改革。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促进学校一级教学 研究能力不断提高。2.有利于更好地调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学 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小学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 ”,“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 究成

5、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3.保证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从新课程理念的建构,到新教材的编写,到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再到对教学的评价等等,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找到答案的唯一办法就是去创造。要创造就要研究,因为研究的本质属性就是创造。要使研究活动能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改进他们的教学行为,研究活动就必须“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即我们进行的教学研究必须是“校本教学研究”。实践证明,课程改革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校本教学研究”得到解决。二、怎样做校本教研(一)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任务进行教研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校本教 研运行机制、

6、运作模式保障新课程的实施,促进课程改革健 康、深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教学质量 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二)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1.校长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走进课堂 走进教师 走进教研校长应是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 校长同时也是执行“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第一责任 人”。 校长应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引领者、保障者 和激励者。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完善保障与激励机制 对创新校本教研制度进行探索和研究2.队伍建设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保证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教研的手 段和目的。校本培训的

7、有效途径 校本研练(研修)子长县马家砭中心小学“以校为本、合作研练” 的实践角色扮演 实践者(教师)的片断(课例)教学 指导者(同学科教师和学生)的评议 专家评点连环跟进3.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必要支持校本教研强调专业引领。构建专业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研究主体,既可克服专业研究脱离实践与教师专业成长缺乏理论指引的“缺失范式”,又能避免空洞或盲目的行动。主体 长处 短处研究者 对学科知识的本质理解; 对常态的学校生活了解不多对学习与教学内涵的深刻把握 实践者 对学生深入细微的了解; 常局限于自身已有的经验教学技巧熟练、度的把握得当研究者为特指,包括教科研人员、高校专业理论工作者。

8、而土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则具有双重身份。4.创设良好氛围,营造校本教研文化正式教研与非正式教研相结合教学观摩教师论坛学术沙龙课后小议教学札记案例研讨5.规范校本教研,创新校本教研(三)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的“常规教研”解决课改中真实问题的“非常规教研”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的“常规教研”使用新教材、验证新教材,在新课程理念引领 下研究和解决学科教学中问题的教学研究。常规常新 经验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个人反思”式教研 “群体学习”式教研 骨 干教师引领的教研 不 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 “ 连环跟进”式教研 中心学校辐射的教研 联片教研 有技术介入的教研 ()“个人反思”式教研活

9、动方式:个人活动内容:反思个人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个人专业提高的两个途径:在个人能力边缘上的努力; 问题意识。成果形式: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教案设计、 教学论文()“群体学习”式教研 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自愿者组合等形式,在探索教改之路、“摸石头过河”的同时,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校长带领全校教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学习与宣讲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理论学习,着眼于培养教师善于思考与反思的工作特点。教师在反复研读、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勇于亮出心中的假设,将内隐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将理论融入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生动有趣的课件,通过宣讲,共享

10、理论学习的成果。()“先导小组”式教研校长或学校中核心人物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如我省某学校建立了校本科研领导小组,校长形成一个新认识能者为师,通过主体间互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以先导小组带动学科组所有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

11、论与处理过程中,取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 体验。 校内成立优秀教师或课改先行者工作室,带领一些志同道合的教师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不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及兴趣爱好等,这些具有不同背景教师的组合,能通过合作、交流与分享,完善知识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走进”新课程。科际联系、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研活动,如“爱因斯坦与艺术”一课联合物理、语文、艺术教师共同研讨。()连环跟进式教研教研活动中,由多位教师接连上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是同一位教师接连上几次课),每次上课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不断

12、的实践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 上“传达课”,从模仿到内化;风格连环,几种教学风格相互比较;价值连环,从有收获、有点收获到大有收获。()中心学校辐射的教研主要利用中心学校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支持周围的一般校,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这对解决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问题,具有突出作用。 如我省有些县区通过校际会课、教学互访、专题合作、伙伴结对、回乡支教等方式的教研,解决资源不平衡。()联片教研学校之间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在立足于自己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学校的潜力和资源,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在实际操作中,人力资源条件

13、各异的学校,通过联动挖掘成员校教师的相对优势资源,成立不同学科工作室,共同展开教学研究活动。()有技术介入的教研和以往的教研活动相比,有技术的介入能够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使教研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展开。学科教师与负责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组合起来,建立教研的技术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研,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试行网上“虚拟教研”。解决课改实验中真实问题的“非常规教研”对课程改革实验中真实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 的问题进行思索,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运用非常规 手段(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开展的教研。任务驱动的教研问题思考 课题研究项目合作的教研 ()任务驱动的教研以一个阶段内教师们比较关注的、来自于教学

14、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或研究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对教师而言,任务本身是一种教学研究,也是一种探索的驱动力。在我省不少教育科研项目学校,都是以课题形式确定当前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教研内容,按既定任务和课题方案设计来开展教研活动的。()项目合作的教研学校参与专业机构主持的某一个项目的研究,成为实验点或承担部分研究工作,通过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亲密合作,能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层次。目前我省不少学校都分别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或中央教科所课题的子课题研究,这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团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简化的非常规模式非常规研究显得复杂,推广需要简化。一个教师小组,邀请一、二位外来研究者,坐在一起学习有关文献、文件,交流分享各自体验,首先形成理念高地,然后切入一个课例,寻找差距,设计如何改进以往做法的上课计划。按改进的计划上课,同事、研究者看课,课后再坐在一起反省与实际效果的差距,修改上课计划。按修改后的计划再上,再一次看课,接着再讨论,把整个过程写成报告,如此一学期几次,逐步建立非常规教研的知识库。基于案例的研究以案例(课例)为载体,构建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使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思落到实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研活动,源于教学实践,具体研究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课例),正确处理原式与变式关系,具有重要启迪作用。采用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