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8092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校 陈朝蔚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张海西杂文如果让一位语文老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 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 回答。”“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快速地嗅一嗅,告诉我它的气味。”“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几段,每 段的作用是什么?”“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 办?比如更加热爱大自然,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和血。”结果许多牛都饿死了。语文老师还在感叹:“真是对 牛弹琴!”可能这位老师不服我这是 与牛智慧对话!可能这位老师十分委屈我 说得口干舌燥,真是出力不讨好!毕竟“放牛”与“教学”是两码事 ,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要想让牛

2、儿吃饱喝足,必须让牛儿自己去吃 ,去喝。学习语文也如此,要想让 学生学有收获,应该让学生自己主 动去学。 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相信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 潜能。蒙塔古说过:“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孩子是最为如饥似渴 的学习者。”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学生亲历了阅读的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形成。语文老师要善于“学习”向数学老师学习 数学本位 向音乐老师学习 唱会了 向体育老师学习 精讲多练向医生学习 很有针对性 做需要的事 向警察学习 指明方向 不代替 我们的思考:先学后教 学生的先“学”(学什么、怎么学?) 教师的后

3、“教”(教什么、如何教?)一、分段实施,逐步引导根据学生在学习阶段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学生的 “先学”我们应采取从扶到放,从导学到自学,从单项到多元的引导过程。 第一阶段:教读阶段教师教读,学生仿读。主要任务是激发兴趣(我要学)、培养自信(我能学),让学生学习阅读,逐步形成自主阅读习惯。菜园里(俞春鸣) 初读感知: 1、齐读儿歌。 2、儿歌写了几种蔬菜宝宝呢?小朋友们 赶紧自己再把儿歌读一读。 3、拿出你的笔把儿歌中的蔬菜宝宝圈出 来。 4、反馈:你们找到了几个蔬菜宝宝? 5、这六个蔬菜宝宝?你喜欢谁?读给你 的同桌听听,并告诉同桌为什么喜欢这 个它? 拓展思维,创意模仿 1、菜园是一片好

4、风光,果园里也是五 彩缤纷,瓜果飘香呢!(出示图片) 2、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宝宝? 3、能用一句儿歌说说西瓜的特点吗?西瓜 。 4、小朋友们选一个你喜欢的或者你熟 悉的水果宝宝,根据水果的颜色、形状 或者生长的地方,以及生长的过程,模 仿“菜园里”来说一说果园里可爱的水 果宝宝。第二阶段:引读阶段教师作用由讲转为引,着力于引导。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给予树(吴超)自学提示 思 考: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些变 化? 友情提醒: 1、自由读全文。 2、找到妈妈三种心情所在的相应段落 ,再读一读。 3、划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好好体会。 4、在给你有所感受的语句旁写下

5、你想 说的话。 时 间: 35分钟 陶罐和铁罐(林俊华) 根据自学提示,同桌尝试学习2、3、4自然段。 (1)出示友情提醒: 用“波浪线”划出铁罐的话,用“直线”划出陶罐 的话。 圈出表示陶罐和铁罐说话的神态的词,并想象 他们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气。 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尝试学习 (3)反馈交流 指名练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看图理解“傲慢、轻蔑”,联系上下文理解“奚 落”。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方法:抓住提示语是读好对话的前提。放手自读5、6自然段。 (1)指名练读,学生评议。 (2)联系句子理解“争辩、相提并 论”,体会陶罐的谦虚,但不懦弱 以及铁罐的蛮横无理! (3)分

6、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7、8自然段。 (1)给对话添加提示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陶 罐的宽容、友善和铁罐的不可一世。从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来看,一二学段,当学生还不具备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时,应以教读、导学为主,可以使用导学提纲,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阅读、学会思考。我要的是葫芦(黄玲)的导学提纲: 一读:我已经把课文读了( )遍,做到了 准确、流利,不添字,不漏字。还知道了 课文有( )段话。 二圈:我圈好了课文的生字。 三记: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 四问:可是,我也有不明白的地方,我要 问一问。 五搜:搜集葫芦、南瓜、蚜虫的资料,了解 植物生长过程,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跨越海

7、峡的生命桥 的导学提纲: (福清实小 俞爱娟 ) (一)读课文1-2遍,找出生字新词,通 过查字典等看看该怎么读,什么意思。 1.我不认识的字有 (请 注上拼音,想想按笔画顺序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容易记住它) 2.我不理解的新词有 (查 字典,看看在课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 (二)查找“白血病”、“骨髓移植”的相 关资料 (三)把课文读熟练,并思考下面问 题: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画 出相关的句子 ,有感情地读一读,运 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进行圈点、 并在旁边批注。 (四)这篇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你不理 解,画出来。 (五)你对这篇课文中有哪些疑问或

8、问题,请提出来。第三阶段: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了。学生“先学”要有最基本的要求:1、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扫清生字障碍;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4、试做课后思考题;5、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观 潮观潮前 平静 响声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天下奇观 观潮时 一条白线 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观潮后 恢复平静桂林山水草船借箭大意列纲:质疑释疑:一、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学遵 循的最高准则

9、就是让学生自己提 问题。 美 布鲁巴克让学生提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等待老师发问的被动学 习心态,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意 识的形成。二、引领学生学会提问: 1.在题目处发现问题 2.在重点、难点段落发现问题 3.在关键词、字、标点处发现 问题 4.课后思考题中发现问题 5.在和生活联系中发现问题 6.在和过去学习的知识及经验 的联系中发现问题 三、珍视学生的问题开辟问题小屋设立问题咨询台梳理和聚焦问题检阅(鼓山苑小学 强蕾) (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句子含 义的不理解) 1、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 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呢 ?(班上有24个学生)。 2、什么事令大家很烦恼,谁 都不愿意第一个

10、开口呢?(吴 沁源等10个学生)。 3、为什么要把博莱克放在第 一排呢?(林淋欣等)。4、为什么队长说博莱克不 是一般的队员呢?(庄沛琛 等)。5、为什么别的队肯定会羡 慕我们,而不是嘲笑我们呢 ?(陈烨明等)6、博莱克在参加“检阅”时 的心情如何?会想什么呢? (柯逸凡)7、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 众的议论声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陈煜凯等)提出疑难问题,确定研读方向 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和学生合作对问题进行 筛选 确定研读方向检阅一文聚焦的问题: 为什么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 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呢?学有余力者可鼓励自主提要求:1、抄写喜欢的句、段。2、抓住重点段用喜欢的方法学习。3、学写“

11、旁批”和读后感:在文段旁简要地写一写读后所感,所悟,所思,所得,所疑,所惑,或是赏析类的语言;读完全文写读后感; 4、查阅相关资料预习笔记:文中的批注: 休息几时有?张口问青天,不知今宵作业几时成?我欲扔去作业。又恐再罚百遍,永远做不全。起笔弄黑影,何似地狱中。回到家,做作业,夜无眠!不应无恨,作业常似小山堆。人有悲欢离合,作业却无短缺,作业永不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玩GAME!感受成功,培养习惯对于学生的自学笔记,老 师一定要关注,坚持批阅。一 旦发现了闪光点、独特点,就 直接在自学笔记上做上记号表 示赞赏。发现了学生的点滴进 步就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学 习活动中相机给以积极评价。 审题:

12、明确题目有几个要求。 明确题目的书写方式。 做题: 学会判断选择。 书写正确。检查: 是否遗漏小题和标点。 是否按规范做题。发现好的问题,就加以归纳作为课堂上对话交流的话题,由于学生天天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重视和赞赏,他们自主预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处于不断强化之中,还可以定期评选优秀的自学笔记,并予以展示。学生自学的习惯会逐步养成。 学案和教案一定要统一(余教授)上课一定要根据学案设计的问题和步骤来展开教学活动,这是促进学生先 学,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先学、强化学生 先学的关键。如果教案与学案不一样, 教师按照教案上课,这种教就失去了针 对性,学案和先学也失去了意义,学生 先学的积极性也会

13、受到打击。慢慢地, 学生也就不先学了。 掌声(福清实小 林雪玲)检查课前预习 ,展示先学成果 出示课前导学提纲 检查预习情况 a. 反馈生字词 b. 检查初读课文 c. 说说预习中的收获 d. 谈谈预习后的困惑 小结预习结果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俞爱娟)(一)读课文1-2遍, 找出生字新词,通过查 字典等看看该怎么读, 什么意思。 1.我不认识的字有(请 注上拼音,想想按笔画 顺序该怎么写,怎样才 能容易记住它) 2.我不理解的新词有( 查字典,看看在课文中 应该是什么意思)1. 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凋零、含苞、袭来、骨髓、 暂停、血脉、间隔、白血病 指导正音,检查、示范、纠正。

14、 交流巧记生字的方法, 了解学生对词语含义的掌握情况。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俞爱娟)(二)查找“白血病”、“ 骨髓移植”的相关资料 (三)把课文读熟练,并 思考下面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什么事? 2.这篇课文哪些地方让你 最感动,画出相关的句子 ,有感情地读一读,运用 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进 行圈点、并在旁边批注。2. 交流“白血病”、“骨髓移植”等 资料 3. 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4. 分析感悟课文 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什么事? 说一说你认为最感动的是什么 ?随文解析词句,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课文重点、想象留白内容 ,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体 会海峡两岸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

15、亲情。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俞爱娟)(四)这篇课文中 有哪些句子你不理 解,画出来。 (五)你对这篇课 文中有哪些疑问或 问题,请提出来。5. 解决疑问 小组内交流问题,并尝 试回答。 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 题。 a. 组际解决问题 b. 教师解决全班同学都不能 解决的问题。 c. 课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存放 问题银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0、杨氏之子杨氏之子(陈朝蔚)以谈话导入:同学们,大 家在课前预习时,认识了 古代一位年仅九岁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板书:杨 氏之子)有同学在自学中 问道“杨氏之子”是什么意 思?谁愿意帮助解决一下 。 在学生理解了课题后,举 例说明:你是张家的孩子 ,古时候就叫“张氏之子” 。以故事导入,向学生介 绍禁烟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去 考秀才时,因门口挤得慌, 父亲怕挤坏了年幼的儿子, 就让他骑在自己的肩膀上, 主考官开玩笑地说了句:骑 父作马。小林则徐机智应答 ,说了四字的成语,让学生 猜测他会说什么?(望子成 龙)让学生体会妙处。新课导入:在这个导入新课的教学中,我针对中 心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