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86816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6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今 ? ? ?,今川?今川,今”“ 川?今川 令川 令川!今言 经 验 交 流筹? ? ? ? ?#?令? ?今? ? ?令吕 !吐 !今!且 盯令咭川#川#川!令 %,山区重力工作中的斜尺视距测量法地质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子弓弃在山区高精度重力工作中,确定测点点位和高程的测地外业工作量十分巨大,严重地阻碍了重力工作的开展。为 了解决这一矛 盾,我们于七七、七八两年,在湖南23!,9?/756)/一/,#云一8756/,)23 !69?/#艺一8756/)如果考虑到标尺不与视 准 轴 垂直,其误 差为图经纬仪垂尺视距测量法,即通常经纬仪视距测量法,工作时标尺铅垂放置。我们所用标尺没有尺架,

2、故公式与 哪口2一丁了)”一?)?设视距高程导线全长二. 米,平均视距长度62? 、?. 米,相应的边数”二 .、? ,“2?.。、。,各项误差仍取前述数值,则得计算结果如表。表 ()米?一厘米?0)厘米 !备注? ?. ? ?.士 士(。(士 ?。#处作出标志,用尺上高;的 照准孔照准=尺上无#处的标志。如不 准确,可移动尺上位于标尺反面)接目户的铜片位 置,改变照准轴俯、仰角,直至照准合格,即可固定铜片。此时,照准轴垂直于标尺长 轴。铜片固定后应 重新照准,进行核查。重力仪分项零点改正方法的补充胡德中一、用人工升温办法测重力仪温度系数分项零点改正的关键是测出重 力仪的温度系数和内温滞后时间

3、。在 , (年的试验工作 中,由于 条件的限制,我们仅 利用了气温的日变化来达到这一目的。这种办法不需要专 门的升温或降温设备,比较简便。但它能测出的内温变化仅有?,不能了解 仪 器温度 系数的全 貌,温度系数适用范围小。在一年中仪器内温变化较大 的情况下要多次测定温度系数。今年二月底,在一次冷空气南下气温较低的日子里,我们利 用人工升温办法测定了三台重 力仪的温度系数。选一 间较密封的小房间,用带 有排烟管的火炉升温。室温及仪器内温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经过 & 个小时的加热,室温 从 ?升到& 以上,继续烧火保持 & 个小时,使仪器的内 温 逐 渐 从? 升到: 左右。停止烧火并 打开门窗,室

4、温很快降到? 水泡受热不均匀会有偏移的假象,故在观测时一般不调节水饱。如果仪器水平状态 确已破坏)根据光线灵敏度是否 有较大变化来判断,需要重新调平 水饱时,必须记下调节前后的读数,以便进行改正。观测结果的整理步骤如下0! 将八6换成八, 绘出静态零点变化曲线,并适当光滑?: 作日变改正,& 如有零点突跳要作处理,对于观测结束以及观测中间调平了水泡的,把调平前后读数差按时间成比例地分配改正?. 作出升温降温两 支温度曲线,求其 平均值,消除真掉格的影响,最后得到仪器的温度曲线? 对曲线进行线性分段,求 出各段斜率,即为这一内温范围中的温度 系数。图绘 出三台国产重力仪的温度曲线。?, .号是,

5、 &年的高精度重力仪样机,?& :号是, (年批量 生产的高精度仪器,: .号是 , 年的中精度仪器。它们在温度补偿性能 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0?, .号温度 系数最小,从。一, 微伽 度? &:号较大,而且 温度高时温度系数亦大,从一”微伽度一 图?室温及: .号仪器 内温变化曲线?一室温曲线,一仪器内温曲线)可能降得快了一些,仪器内温也随之从: 逐渐降到? ?。这样一个完整的升温降温过程共约? 小时。由于 升温时加热不均匀和其他 原因,室温曲线有局部的起伏,但这对仪器内温变化没有明显影响。每隔?小时测一次重力仪读数、内温及室温。因微伽 度?: .号最差,曲线象个 大鼓包,要分成,段计算温度 系数,其数值从.? &微伽 度变到一,+ 微伽度。另外从升温降温两支曲线的张口看,? ,.号的真掉格 也比 ? &:号、: .号小 得多。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0?为了使实测的温度曲线满足野外施工要 求,要选择测温度系数的季节。冬季可以扩展低温段 曲线,夏季则低温段不足而高温段宽。用火炉升温污染多,震动大,而且加 热 不 够 均这篇文章是本刊? + , +年第期发表的介 绍 重力仪的一种分项改正方法一文的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