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6459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病害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园林植物叶、 花、果病害一、本章知识点1. 白粉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2. 锈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3. 叶斑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4. 霜霉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5. 其它叶、花、果类病害特点与防治措施;二、本章重点叶、花、果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案三、本章难点叶、花、果类病害的发生规律第一节 白粉病类一、白粉病类概述n白粉病是植物上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一般多 发生在寄主生长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花、 花柄和新梢。n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并产生白 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重者可抑 制寄主植物生长,导致叶片卷曲,萎蔫。幼嫩枝梢 发育畸形,病

2、芽不展开或产生畸形花,新梢生长停 止,使植株失去观赏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枝叶干枯 ,甚至可造成全株死亡。一、白粉病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1.月季白粉病n(1)症状识别:月季上普遍发生,还可寄生蔷薇、 玫瑰等。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蕾、花梗,被害 部位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同 时枝梢弯曲,叶片皱缩畸形或卷曲。老叶较抗病, 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严重时叶片萎缩干 枯,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 。n花蕾受害后被满白粉层,逐渐萎缩干枯。受害轻的 花蕾开出的花朵呈畸形。幼芽受害不能适时展开。 发病初期白色粉斑叶片皱缩蔷薇白粉病发病初期白色粉斑花梗上的白粉层花蕾受害月季白粉病(2)病

3、原 蔷薇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pannosa,属 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1. 受害枝条 2. 分生孢子 3. 分生孢子串电镜照片(3)发病规律 l以菌丝在病枝、病芽及病落叶上越冬。翌春病菌随 病芽萌发产生分生孢子。l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在适宜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潜 育期。56月及910月发病严重。温室栽培时可周 年发病。l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墨红、白牡丹、十姐妹 等易感病,而粉红色重瓣种粉团蔷薇则较抗病。l多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都加重 该病的发生。灌溉方式、时间均影响发病,滴灌和 白天浇水能抑制病害的发生。2. 黄栌白粉病(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枝。叶

4、片被害后, 初期在叶面上出现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 圆形白色粉霉斑,严重时霉斑相连成片,叶正面 布满白粉 。后期白粉层上生出先变黄、后变黄褐 、最后变为黑褐色的颗粒状子实体(闭囊壳)。 秋季叶片焦枯,不但影响树木生长,且受害叶片 秋天不能变红,影响观赏红叶。 中期初期后期黄栌白粉病黄栌白粉病初期产生 白色粉霉斑,后期 连成一片(2)病原 漆松钩丝壳菌(Uncinula verniciferae), 属子囊菌亚门,钩丝壳属。(3)发病规律 以闭囊壳在落叶或附着在枝干上越冬,翌年5 6月当气温达20,雨后湿度较大时,闭囊壳开裂 ,子囊孢子借风吹、雨溅等传播。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子囊

5、孢子 萌发后,菌丝在叶表生长,以吸器插入寄主表皮细 胞吸取营养,菌丝上不断生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 子,借风、雨、虫等传播,多次进行再侵染。条件 适宜时,造成病害大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多 雨、郁蔽、通风及透光较差时,病害发生严重。3. 瓜叶菊白粉病(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花蕾、花、叶 柄、嫩茎等。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状圆斑,条 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使整张叶片布满白粉,造成叶片扭曲、卷缩、枯萎,导致植株生长衰弱,花小而提早凋谢。苗期发病较重 。瓜叶菊白粉病 1. 症状2. 闭囊壳 3. 子囊孢子(2)病原 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属子囊

6、菌亚门,白粉菌属。(3)发病规律 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叶及其它病 残体上越冬。翌年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和浇 水传播。孢子萌发后以菌丝侵入寄主表皮细胞, 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适宜发病的温度 为1624,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易引起该病大发 生。成株在34月为发病高峰,幼苗11月为发病高峰。4. 紫薇白粉病(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紫薇叶片,嫩叶比老叶易感 病,嫩梢和花蕾也能受害。叶片展开即可受到侵染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后扩大可覆盖 整个叶片。叶片扭曲变形,枯黄脱落。后期白粉层 上闭囊壳。(2)病原 南方小钩丝壳菌(Uncinuliella australiana ) 属鞭 毛菌

7、亚门,小钩丝壳属。(3)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粉孢子由气流传播,存在多次再侵染。 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其中以秋季发病较为严重。 紫薇白粉病菌5. 草坪草白粉病(1)症状识别 草坪草的常见病害,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 病较重。主要侵染叶片和叶鞘,也危害茎秆和穗部。受侵染 的草皮呈灰白色,像是被撒了一层面粉。受害叶片 和叶鞘上出现长度为12mm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 成近圆形、椭圆形霉斑,初白色,后变灰白色、灰 褐色。霉斑表面着生一层白色粉状分生孢子,受振 动后飘散,后期霉层中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 的闭囊壳。可降低光合作用,加大呼吸和蒸腾作用,致使草坪 发育不良

8、、早衰,严重影响草坪景观。草坪草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及其病原菌(2)病原 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属 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株上越 冬。翌春闭囊壳释放出子囊孢子;越冬菌丝体也产生 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成为初侵染来源。春季病叶持续产生分生孢子,1周内就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断引起再侵染。夏季高温可限制分生孢子的萌发。1.分生孢子 2.闭囊壳 3.子囊n环境温湿度与白粉病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1520为发病适温,25以上病害发展受抑制。空气相对湿度高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但雨水太多又不利于其生成和传播。n水肥管理不当、

9、荫蔽、通风不良等都是诱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他常见的白粉病有大叶黄杨白粉病、四季海 棠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牡丹白粉病等。反面病斑病斑放大大叶黄杨白粉病四季海棠白粉病西府海棠、 葡萄白粉病非洲菊、杨 树白粉病芍药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牡丹白粉病后期病部产 生的闭囊壳九里香白粉病竹节蓼白粉病紫叶小檗白粉病金银花白粉病 紫叶小檗白粉病百日菊小旋花瓜叶菊菊花白粉病菊花白粉病菌一 品 红 白 粉 病(二)白粉病类的防治1. 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 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 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3.加强栽培管理

10、,改善环境条件。栽植密度、盆 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增 施磷、钾肥,氮肥要适量。灌水方式最好采用滴灌 和喷灌。生长季节发现少量病叶、病梢时,及时摘 除烧毁,防止扩大侵染。n3.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 剂1500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5005000倍 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45%特克多 悬浮液300800倍液。温室内可用10粉锈宁烟雾 剂熏蒸。n4. 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BO-10 (150200倍液)、抗霉菌素120对白粉病也有良 好的防效。n5.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 重要措施之一。第二节

11、锈病类(一)锈病类概述n锈病是一类特征明显的病害,锈病因多数孢子能形成 红褐色或黄褐色、颜色深浅不同的铁锈状孢子堆而得 名。锈菌大多数侵害叶和茎,有些也为害花和果实, 产生大量的锈色、橙色、黄色,甚至白色的斑点,以 后出现表皮破裂露出铁锈色孢子堆,有的锈病还引起 肿瘤。n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在不适宜的灌溉、 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的天气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生和 流行。1. 玫瑰锈病(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芽、叶片,也危害叶柄、花、果、嫩枝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粉状物。反面生有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初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散出橘红色粉末,后期出现橘黄色粉堆夏孢子,秋末

12、叶背出现黑褐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受害叶早期脱落,影响生长和开花。玫 瑰 锈 病叶面孢子堆叶面孢子堆(2)病原 玫瑰多胞锈菌(Phrangmidium rosae- rugprugosae Kasai)、短尖多胞锈菌(Phrnagmidium mucronatum (Pers)Schlecht)和蔷薇多胞锈菌( P rosae-multiforae Diet),属担子菌亚门,多 孢锈属。夏孢子冬孢子冬孢子(3) 发病规律n病菌以菌丝体在芽内或以冬孢子在发病部位及枯枝 落叶上越冬。玫瑰锈病为单主寄生。翌年玫瑰芽萌 发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幼嫩组织 ,4月下旬出现明显的病芽,在

13、嫩芽、幼叶上呈现出 橙黄色粉状物,即锈孢子。n5月间玫瑰花含苞待放时开始在叶背出现夏孢子,借 风、雨、虫等传播,进行第1次再侵染。条件适宜时 叶背不断产生大量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 病害流行。n发病适温在1526,6、7月和9月发病最为严重。n温暖、多雨、空气湿度大为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n北京重瓣红玫瑰和甘肃小叶玫瑰易感病。2. 海棠桧柏锈病(1)症状识别 春夏季主要危害贴梗海棠、木瓜海棠 、苹果、梨,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小点, 后扩大成橙黄色的油状斑,然后病斑上出现黑色小 粒点,即性孢子器。发病后期叶片背面生出黄色须 状物,即锈孢子器(俗称羊胡子)。转主寄主为桧 柏,受害严重的桧

14、柏小枝上病瘿成串,造成柏叶枯 黄,小枝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在海棠、苹果与桧 柏混栽的公园、绿地等处发病严重。木瓜海棠锈病性 孢 子 器 羊 胡 子锈 孢 子 器羊胡 子梨锈病柏类树上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膨胀冬 孢 子 角吸 水 胶 化n(2)病原 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 )、梨胶锈病菌(Gharaeanum Syd), 属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1. 菌瘿 2. 冬孢子萌发 3. 海棠叶症状 45.性、锈孢子(3)发病规律 n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枝条上越冬,翌春34月份遇 雨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主要借风传 播到海棠上,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

15、,后叶背面形 成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 入嫩梢越冬。n此病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两种寄主混栽较近、有 病菌大量存在,34月份雨水较多,是病害大发生 的主要条件。3. 菊花锈病(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 淡黄色斑点,相应叶背面出现疱状突起,由白色变 为淡褐色至黄褐色,表皮下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严重时,叶上病斑很多,引起叶片上卷,植株生长逐渐衰弱,甚至枯死。1. 症状 2. 冬孢子(2)病原:菊花白色锈病菌(Puccinia horiana P Henn),属担子菌亚门,双孢锈属。 (3)发生规律:菊花白色锈菌为低温型,冬孢子12- 20内适于萌发,多数菊花

16、栽培地在夏季可以自然消 灭,但在可越夏地区则可蔓延成灾。此病在内地分布 不广, 但在台湾和日本是比较重要的病害。病菌随菊 苗传播(1984年上海从日本引进的早菊上带有此菌; 1997年山东潍坊从国外引进的秋菊上带有此菌,发病 严重),应加强检疫。露地在秋末,多风雨天气有利 于发病。4. 草坪草锈病(1)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发生在结缕草的叶片上,发病 严重时也侵染草茎。发病初期叶片上下表皮均可出现 疱状小点,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长条状的黄褐色病斑 夏孢子堆,冬孢子堆生于叶背,黑褐色、线条状, 长12mm,病斑周围叶肉组织失绿变为浅黄色。发 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卷曲、干枯,草坪景观被破坏 。草坪草锈病草坪草锈病n(2)病原 结缕草柄锈菌(Puccinia zoysiae Diet),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夏 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