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5086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CKPCK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启发主讲人: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徐建强2013年7月一、偶遇PCK我们研究的缘起1.PCK是什么?周飞周飞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这位老师的教学好在哪里呢? 优秀教师知道要教什么,怎么教最有效。优秀教师知道要教什么,怎么教最有效。PCKPCK就是能让我们每位老师都能迅就是能让我们每位老师都能迅 速成长为优秀教师必须的那些知识速成长为优秀教师必须的那些知识 。杜威(18591952)“学科内容心理学化”的观点, 杜威指出,一个科学家的学科知识不同于教师对同一学 科的理解,教师必须学会将学科内容心理学化,重新思 考学科的课题和概念使之易于为学

2、生所接受。 舒尔曼教授在1986年针对当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 过程中看到“学科”的缺失而提出来的重要概念,认为 教师除了具备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外,必须在教学 中发展另一种新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即“关于 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 式的知识”。 我们研究的缘起 PCK是什么?2.PCK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我们研究的缘起 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方法的知识 课堂教学目标、目的的知识 课程的知识 学生知识 我们研究的缘起 PCK的主要成分是什么?PCKPCK的本质是教师在把学科知识通过教学设计变成的本质是教师在把学科知识通过教学设计变成 教学任务,再通过教学实施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教

3、学任务,再通过教学实施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 生的实际所得的两次转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生的实际所得的两次转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本质PCK主要是学科 和教学两种知识 的融合的产物, 本质上并非是单 独存在的知识体 系,而是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融合 学科与教学知识 而形成的知识。 教学的知识 (教案、学案)学生的知识 (知识、能力)学科的知识 (教材内容)教师PKC第一次转化第一次转化第二次转化第二次转化学生成长学生成长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本质 教师根据课程理念、目标,进行系统思考,把 学科知识有效地转化成教学任务,又由教学任 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的获得。 第一次

4、转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表 现为对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认知基础、风格 个性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 第二次转化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知 识的呈现,课堂的决策和调控、教学的指导与 评价等。 主要途径:教师培训、观课与评估、教学实践积累、究 小组活动、探究与行动研究、个体指导“师徒 对子”活动、合作辅导与研究。 途径排序依次为:经验反思、专业书刊、参考书籍、同事交流、 课堂听课、市县教研、学校教研、学生经历、 继续教育、学历进修、职前培训。 3.PCK 的来源是什么?它怎样才能发展?我们研究的缘起我们研究的缘起 PCK的来源和发展二、将PCK的结构用于教学 设计,是否会改善教

5、学呢?我们的尝试 1.基于PCK理论的教学设计框架。 2.基于PCK理论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模板。我们的课例我们的课例 海拔最高的牧区海拔最高的牧区课件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与反思反思;诗品盛唐朝诗品盛唐朝课件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与反思反思; 3.基于PCK框架的课堂观察工具。我们的尝试三、按这种结构用于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什么? 我们的成果 教学价值的确认史学家与中学历史老师的区别。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性质。 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有哪些?我们的成果1.明白我们是干什么的?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是什 么?(教学价值的确认与主题的把握)历史与社会是为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人 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为初中学生正确认

6、识社会环 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 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根本任务是发展公民学习和行动的能力,不 断引导个体公民的自觉,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和 完善自己。因此这门课程本质是实施公民的价值 观教育,它不是一门以知识或者能力为中心的课 程。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性质我们的成果 教学价值的确认 概念知识:真实准确的历史知识,有价值并值得学习。 方法论知识:程序与策略知识,有价值并值得学习。“怎么做”的知识方法论知识,自然很有价值且值得学习 的知识。比如,在对“共识”质疑之中寻求“共识”,可有如下 程序和策略: 1.定义和澄清历史概念。包括辨别结论与原因,发现相似点 和不同点。 2.

7、提出恰当的历史问题,澄清和质疑学生的历史思维。 3.判断史料(证据)的可信度。 4.解决历史问题和得出历史结论(这结论可能是更多的角度 和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程序和策略,大致如此。我们的成果 教学价值的确认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有哪些? 态度与信念知识:价值观知识,有价值并值得学习。 价值观,就是指“什么是人们认为应该的”(反题:“什 么是人们认为不应该的”)。价值观知识诠释“为什么” ,直接影响情感、态度、信念和行动 世界观(清楚“是什么”,来自概念知识和方法论知识) 决定价值观(清楚“为什么”),价值观决定人生观(清 楚“怎么做”)你对宇宙人生所持的情感、态度和信 念,直接关系到你是

8、否认识自己、能否做好自己。历史教 育本身的根本价值,其实就是这样很自然地通过服务人生 体现出来的。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有哪些? 我们的成果 教学价值的确认 主题的把握 主题确定的方式: 研读课标与教材确定教学主题中心。海拔最高的牧区海拔最高的牧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和反思反思 关注历史与现实把握教学主题重心。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学者 卡尔也讲:“历史是过去和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 从现实出发,关注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是确立教学主题的 有效途径之一。 挖掘知识与价值深化教学主题核心。(法国大革命) 加强阅读与思考提升教学主题意义。 我们的成果1.明白我们是干什么的?需

9、要教给孩子们的是什 么?(教学价值的确认与主题的把握)确立课堂教学主题的意义在于,使课有中心确立课堂教学主题的意义在于,使课有中心 、有高度、有灵魂,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有高度、有灵魂,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 时,思考历史、社会问题,体会历史的智慧时,思考历史、社会问题,体会历史的智慧 ,感悟人生意义,明确个体责任。,感悟人生意义,明确个体责任。我们的成果 2.这堂课我最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教学目标的明晰与简化) 三维目标是不是每节课都要有? 是不是都要分开写? 目标是否都要面面俱到? 我们的成果 3.确定用哪些内容来教学生? (教学内容的增删)两种明显的倾向,一种是基本不用教材。一种是

10、照搬教材。 符合课标的要求。 读透教材的意图。 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可能。 对学生学情的了解 主要教学活动的设计 主要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选择 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内容呈现方法与顺序 的设计屈辱的岁月一课设计 课件 我们的成果 4.选择怎样教的策略? (教学方法、手段的选用)四、如何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反思舒尔曼所说舒尔曼所说: :一旦教师能够明确回答一些问题,一旦教师能够明确回答一些问题, 如如“我是如何知道我所知的我是如何知道我所知的? ?我怎样知道我所做我怎样知道我所做 的原因的原因? ?为什么我让学生以这种方法学习和思考为什么我让学生以这种方法学习和思考 ? ?他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教育者。他就

11、变成了一个更好的教育者。” ” 1.我们在教学价值的理解与主题的把握上 花了些功夫,增进了理解。但在具体的教学策 略上还没有系列性的研究。我们希望能理出一 个体系,渐次推进。积累大批的课例,供老师 们参考。2.如何进一步侦测学情是一个难点,至今 尚无明确的思路与有效的手段。 3.反思是促进教学设计改进和教学能力提 升最有效的工具。但是我们也缺少反思的框架 ,如何来反思,从哪些方面来反思?这需要我 们在下一阶段来加以研究与突破。我们的反思四、如何进一步完善?1、结合PCK的核心成分设计教学,对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教师对某个学科内容教学目标的理解引导了他所 做出的教学决定。 教师

12、对学生学习的了解引导了他的教学过程。 启示启示 :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需要更新我们对学科性质: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需要更新我们对学科性质 和知识意义的理解。和知识意义的理解。(增强专业阅读)(增强专业阅读)启示启示 :只有了解学生学习某一特定单元的必备认知能力:只有了解学生学习某一特定单元的必备认知能力 和技能,知道学生学习的困难,才能在面对不同能力和和技能,知道学生学习的困难,才能在面对不同能力和 知识背景的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课堂知识背景的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课堂 效益。效益。 (了解学习理论)(了解学习理论)2.增强反思的实效,放大教师对教学的新 理解,是促成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关键。学习日志 3.研究的过程是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过程, 就是不断见招拆招,最后让“火星燃成火把 ”,将“珍珠串成项链”的过程。4. 管用、实在是吸引一线教师投身研究的 法宝。五、研究中的几点体会我们的感悟结语怎样让教师的生活走向幸福,唯一的出 路就是走上教学研究之路。当教师尝试用科 学的方法去了解自己的教学时,就会慢慢走 出经验主义的藩篱,处理教学问题时才能跳 出自己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以新的方式研究 老问题,以新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才 会获得新的教学实践智慧。而充满智慧的人 生必定是幸福的人生。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