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4977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理解实用词语实词(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第一节 理解实用词语(实词)千锤百炼,披沙拣金 真题体验延伸 1. 2013北京高考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 的词 语,正确的一项是( ) 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 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 _创作而成的。 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 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 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_。 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 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 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审明题意 填入句中横线处 的词语 ,正确 的

2、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同音实词的辨析能力 。“原形”与“原型”:“原形”,名词,原来的形 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名词,原来 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 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处置”与 “处治”:“处置”,动词,处理;“处治”,动词 ,处分、惩治,一般指比较严厉的惩治。“融 化”与“熔化”:“融化”,动词,(冰、雪等)变成 水;“熔化”,动词,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 液体。 注 这里的选词是针对“作家塑造人物 形象”而言的。 此句语境为“对车辆侧翻事故”的处理。 此处的主语是“保险丝”。 尝试 解答 Chttp:/ 驾驶员理论考试 http:/ 安全文明考试 h

3、ttp:/ 安全文明网 http:/ 驾驶证考试网 驾考试题最新题库 2016年2017年科目一考试 科目四考试 驾照考试 2. 2013湖北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 的词 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把背景用 墨衬黑,一层层_,留出山头的白, 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 境悠远。 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 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 ,_。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 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审明题意 填入下列横线处 的词语 ,最 恰当的

4、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词义辨析。“而 是”“总是”“却是”“只是”:而是:连词,连接语 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轻微转折,常与“不是”搭 配。总是:表示一直如此,经常如此;全是 ,都是。却是:表示转折,语气较重。只是 :仅仅是,不过是;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 围;但是(口气较轻)。“点染”“浸染”“绘染”“渲 染”: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 修饰文字。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液体渗 入而使染上颜色或被污染。绘染:绘画、染 色。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 色彩涂抹画面,以增强艺术效果,也比 喻夸大地形容。“星汉”“星云”“星光”“星斗”:星 汉:指银河。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 雾

5、状天体。星光:星星的光辉。星斗:星星 的总称。 注 “画雪常不用铅粉”和“把背景用墨衬黑 ”应是“仅仅是”的意思。“把背景用墨衬黑”是绘 画时点缀景和着色,所以这里的选词应选择“ 点染”或“渲染”。 “遥望夜空”“斜月晶莹”应是满天星星,所以 这里的选词应选择“星斗”。 “薄雾似轻纱漫卷”可选“如梦如幻”或“诗意朦 胧”。 尝试 解答 D 3. 2013四川高考依次在下列横线处 填入词 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现代自然科学_是研究单个的事物 ,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 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 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

6、 个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 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 ,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3)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 每当要出现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 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 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 无坚不摧 自以为是 B不只 坚不可摧 自以为是 C不止 坚不可摧 自行其是 D不只 无坚不摧 自行其是 审明题意 在下列横线处 填入词语 ,最恰 当的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和辨析词语 的能力。“不止”与“不只”:不止:继续不停; 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 仅。后面有“还要”,只能选“不只”。“无坚不摧 ”与“坚不可摧”

7、:无坚不摧:能够摧毁任何坚 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坚不可摧:非常 坚固,摧毁不了。后面是“战斗堡垒”,只能选 “坚不可摧”。“自以为是”与“自行其是”:自以 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 受别人的意见。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认为对 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自行其是”与“自 以为是”的不同点在“行”上,即去做,这里只 能选“自以为是”。 尝试 解答 B技法探究例破 实词 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 独充当句子成 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的词。它主要包括 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 大类。(名词、动词 、形容词为 考查重点) 实词 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同音实词 和异音实词 的规

8、范应用上。类型 特点 示例 同音实 词同音近义词 祛除、驱除,侦查 、侦察 同音异义词 品位、品味,沟通 、勾通 异音实 词充当语素的字音全 不相同或部分不 同,而词语 的意 思有相近之处, 但应用范围等不 同捐赠、馈赠 ,风范 、风尚,囊括、 涵盖,制约、约 束 一、从意义方面辨析 1看词义 的轻重 词义 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 组词 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 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 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 、性质轻 。 如:妨碍、妨害 “妨碍”指对人或事物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 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 休息的。“妨害”指

9、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 较重。如: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 妨害人们的健康。 2看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 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 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 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 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 辨别。 如:边疆、边境、边界 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 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 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 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 一条界线,范围最小。如:_线上, 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祖国。就应选“边界”。 3看表达侧重 对近义词词义 的辨析,重点是分析不同语素 的

10、意义。辨明了近义词 中词义 的侧重点,不 同语素的意义也就清楚了。 如:景点、景色 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 情景。 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 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 如:沉思、深思、寻思 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 ;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 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4看可数与不可数 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有 些名词可从可数与不可数方面辨析。 如:春秋、岁月 “春秋”是可数名词,可以说三十二个春秋;“ 岁月”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说多少个岁月。 5看词语 的语境义 词语 的语境义比较灵

11、活,它是在特定的语 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 意义。 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 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 不能简单 地看字面用语。 如:傻样、你真坏 “傻”的固有义是“愚蠢”“死心眼”,“坏”的固有 义是“品质恶劣”。可是当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用 亲昵的语气说出时,则变成了“可爱”“聪明”。 古时,青年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冤家”也是这 个意思。这就是语境义。由于这种意义是特 定环境下的特殊义或临时产生的意义,这就 要求我们要注意辨析并准确地把握词语的语 境义。 二、从用法方面辨析 6看适用对象 很多实词 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辨析适用对象 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 的方法之一。

12、 如:爱护、爱戴 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 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对于适用对象而言,主要就是谦敬辞的问题 ,这在后面的“语言表达得体”中还会重点讲 解,在此不再详述。 7看成分搭配 在语言实践中,词语 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 定,不能任意组合。词语 的搭配,一要合乎 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 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 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 、关系、条件。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 、礼物、资料。 8看词性语法 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 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 。 如:启示、启事

13、 “启示”是启发的意思,作动词时,可作谓语; 作名词时,可作主语或宾语。“启事”是刊登或 张贴出来的声明,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 ,属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如: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 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 出高_(品位 品味)的作品来的。 “品位”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 “品味”指仔细体会、玩味,是动词。因此这 里应选“品位”。 9看表达重复与否 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经常会导致重复表达。辨析实词也可从表达重复与否的角度辨析。 如:参加舟曲救灾的“铁军”_(凯旋 胜利)归来。 “凯旋”是“胜利归来”,本身就有“归来”之义,所以只能说“胜利归来”,而不能说“

14、凯旋归来”。 与之相类似的词语还有:“悬殊”是“差别很大”之义,因此不能说“很悬殊”或“悬殊很大”;“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贻笑大方”不能说“被人贻笑大方”等。 10看习惯 用法 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 。 如:捉摸、琢磨 “捉摸”习惯上用于否定句,“琢磨”习惯上用于 肯定句。 如“释怀”“消受”这两个词多用于否定句中,一 般都说“无法释怀”“难以释怀”“无福消受”。 该句中的加点词语 就因不辨褒贬而用错了 对象。“凶猛”指(气势、力量)凶恶强大,多 含贬义 ,不应用来修饰“猎人”。 12看语体风格 词的色彩,有庄重和诙谐 、谦敬和讽刺、委 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

15、、俗等色彩,虽然 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叫 语体色彩。如:“寿辰”带有庄重尊敬的感情 ,属于特殊用语,“生日”则是一般用语(一般 用语指口头和书面都常用的普通用语)。“吓 唬”一般用于口语,“恐吓”则用于书面语。“ 可以”是一般用语,“准予”则是特殊用语,多 用于公文。“脑袋”是口头用语,“头部”则多 用于司法文书等。 12013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 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