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0613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主讲人:王玉娇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亚里士多德曾说:“能独自生活的人, 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在社会生活中,人 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人际交往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 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 的情感联系。例如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 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关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 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功能1.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个性发展与完善。母子关系的

2、本质:亲密关系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经常会有性格和智力的缺陷“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2. 有助于心理慰藉,促进身心健康。美国对6900人进行的一项九年调查研究发现,在各个 年龄阶段,最缺乏人际关系的人较可能死亡。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人际关系越积极、越深刻。大学生宿舍同伴之间人际交往状况影响个体健康 。人际关系不良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功能3.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丰富知识、启迪思想、增 长才干,促进潜能开发。“三人行,必有我师,得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从不同人身上学习各自的优点和长处。英国大文学家肖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 苹果,彼此交换,仍然

3、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流,那么每人就有两个思想。”4.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的必要前提。个体是在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在 此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文化、生存技能、社会知识以及社 会规范等各种素质,从而获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如果没有 与其他人的交往,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功能5.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走向成功的桥梁。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 功只有15%靠他自己的能力,而85%取决于人际关系”。、微软CEO:“我每天70%的时间都在和员工沟通。”据美国学者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中, 合

4、作研究获奖者为总数的41%;第二个25年中,这个比例 为65%;第三个25年中,比例上升到79%。6.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人的幸福感首先取决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其重要性远 远超过金钱、名誉、地位、成功,甚至宗教信仰。 艾克林(E.Klinger)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互不相识 或零接触开始注意 表面接触建立友谊 中度卷入亲密关系 深度卷入轻度卷入注意:无论关系多么密切,情感多么融洽,都不可 能在心理上取得完全一致,即不存在心理完全重合 的情况。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2.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一,定向阶段。 注意和选择

5、,初步沟通,留下良好第一印象。时间跨度随不同情况而不同,例如相见恨晚和自我防卫。第二,情感探索阶段。情感卷入程度不高,交往仍然很正式。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2.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三,感情交流阶段。情感卷入较深,交往模式超出正常范围。此阶段关系破裂,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第四,稳定交往阶段。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甚至分享彼此 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仅仅在第三 阶段的水平上简单重复。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3.人际关系的深度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4.人际关系的破裂

6、第一,分歧,双方不同点扩大,情感领域缩小乃至消失。第二,收敛,选择沟通内容,交往开始存在压力。第三,冷漠,交往的氛围冷淡,言语和非言语沟通都缺乏热情。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4.人际关系的破裂第四,逃避,避免单独相处,容易发生误解。第五,终止,双方解除心理负担,减轻痛苦的唯一选择。可能立即完成,也可能拖延很久。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4.人际关系的破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一)熟悉因素1.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R.Zajonc,1968) 对照片的喜欢程度莫兰德(R

7、.Moreland)和比奇(S.R.Beach) 真人的实验原因:人们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恐惧未知的事物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一)熟悉因素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波尔曼等人(D.Perlman and S.Oskamp)无意识熟悉的作用 “阈下广告”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二)时空接近因素费斯廷格(L.Festinger) 隔壁41%,隔一个门21%拉特纳(B.Latane)描述与别人交往中最难忘的事为什么?1.接近性增加了熟悉度。2.接近性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3.以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远亲不如近邻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8、 (二)外表因素外貌的吸引力艾格丽(A.Eagly)和费恩格德(A.Feingold)“漂亮就是好的”刻板印象 不同文化都存在瓦兹特尔(E.Walster) 外貌好的舞伴越被人喜欢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好的坏的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三)个性因素1.才能与吸引力利里(M.R.Leary) 1986年 对乏味的人评价消极但是才能与喜欢程度只是在一定限度内呈正相关。2.犯错误效应(仰巴脚效应)美国总统肯尼迪试图在猪湾入侵古巴,结果计划惨 遭失败。结果这件事非但没有使肯尼迪的个人声誉下降, 反而却大大提高了。心理学家猜测,即使被媒体宣扬的完 美无缺的总统

9、也会犯错误,使他的形象更接近普通人。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三)个性因素心理学家阿龙森等人(E.Aronson,1978)的经典研 究:请被试根据主观感觉评价对录像中被访者喜欢的程度 。被访者是大学生,访谈的内容是一样的,分四种情形: 第一位被访者才能杰出,完美无缺;第二位被访者与第一 位大同小异,只是有点紧张打翻了咖啡杯;第三位被访者 表现平平;第四位被访者与第三位基本相似,又象第二位 那样打翻了咖啡杯。结果发现:大家最喜欢才能出众而且 犯错误的人,其次是才能出众完美无缺的人,最不喜欢才 能平庸而又犯错误的人。这是针对中等自尊的人,如果针对低自尊的人,没有 错误反而会减

10、少心理压力。自我价值保护。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三)个性因素3.个性品质安德森(N.H.Anderson,1968) 被试评价最高的品 质是真诚和诚实,评价最低是虚伪和说谎。可怕的不是真坏人,而是假好人!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四)相似或互补因素1.相似规则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伯恩(D.Byrne,1971) 他人与自己的观点是否 一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喜欢程度。相反,喜欢也能引起相似性。 巴第尼(G.Baldini,1995)21年的跟踪调查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四)相似或互补因素1.相似规则夫妻相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四)相似或互补因素1.相似规则为什么?阿龙森提出,当人们发现别人与自己观点一致时,可 能证明“我是对的”,是一种奖励效果,反而有可能自己 是错的,是一种惩罚效果。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四)相似或互补因素2.互补规则容易在感情较深的朋友、夫妻间 发生。克克霍夫(A.Kerckhoff,1962 )研究正在恋爱的大学生短期关系:相似是主要因素长期关系:互补是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