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滇史论丛_自序[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82814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滇史论丛_自序[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_滇史论丛_自序[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_滇史论丛_自序[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滇史论丛_自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滇史论丛_自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滇史论 丛自序方国瑜国瑜生于边僻之乡,儿时 因疾病折磨,资质粗笨异常,习惯于孤独 生活。年九岁始发蒙,读书小学、中学时,常促居 小 屋,终日伏案晰唔。稍长,自署书室日困 而好 学斋,以自勉。假日,从和让?德谦?先生 习诗词者六年,未尝有佳作。将远游,先生临别蹭言。诵王渔洋诗话,“诗有别才,非关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之句。谓瑜生性质朴,缺乏“才”、“趣”,而 肯勉力,“学”、“理”可就!一生功力,能为学人,不宜为文人。此深知 之言,铭 记在心,拳拳弗失矣。公元一九二三年至北京 升 学,多闻议论,胸襟开扩。一九二四年,考人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因一场大病休学二年,复学读本科。时“整理国故”之风甚炽

2、,乃习考 据学。先后从钱玄同?疑 古?、余嘉锡?季豫?、马衡?叔平?诸先生 治音韵训沽、目录、校勘、金石、名物之学,且得高步 流?间仙?、吴承 仕?检 斋?、黎 锦熙?助西?诸先生启发教育,稍知读书门径,每有论述,发表于报刊,亦有存稿?有可取者,已编定广韵声汇一书及困学斋杂著五种?。又先后从陈垣?援 庵?、梁 启超?任公?、杨树达?遇夫?诸先生治史地之学,钩稽故实,发微 阐幽,且多读西域南海译著,增益新知,亦有述作。至一九三三年已卒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所长 刘复?半农?先生催促瑜回 乡习纳西 族象形文字。秋间过 昆明,获晤袁嘉谷?树五?先 生,询所学,蒙赞许,纵论滇人 旧学,亦颇谓然。时周锤

3、岳?惺甫?、由云 龙?夔举?、赵式铭?星海?、方树梅“瞿仙?诸老辈纂修云南通 志,鼓励瑜专心本省 文献,意有所动。既至丽江习纳西文字成,次年复过昆明,携云南备征志、滇系诸书,六月抵北平。数日,刘半农先生病投,将整理纳西文字,无从请益。友人董作宾?彦堂?介绍至南京从赵 元 任、李方桂两先生治语言学,编写纳西文字谱。居历史语言研究所,所内藏书甚富,得纵览之。南京国学图书馆多善本书,时往假读。约一年间,辑录云南地方史资料。是时有中英会勘滇、缅未 定界之议,痛切清季外交,丧权辱国,多作文议论,发表于报刊。所编撰纳 西象形文字谱成初稿后,携往苏州渴章炳麟?太炎?先生求教。复渴李根源?印泉?先生。以云南史

4、请业,颇蒙教诲,谓瑜所论界务 多空洞,当亲履 边境,研究地方史事亦甚有益。乃 以参与界务交涉,九月赴滇西边 区考察,周历傣 族、拉估族、侃族地区。于一九三六年夏归至昆明。因袁树五先生强留,教读于云南大学,至今已 四十又四年矣。其初,授课 之余,致力研讨云南史地之学。自一九三八年以后,连年兼任云南通志 馆 编 审、审订、续修之职。分纂建置沿革、金石文字、宗教、族姓诸目,其余亦多参加讨论。又协助李印泉先生编辑永 昌府文征,多作题跋。自一九三七年抗日军兴,内地大学及研究所播迁至西南加强抗战 大后方。各地学人多来集昆明,尚论边政。瑜 与 凌纯声、向达、楚图南、闻有诸友好主办西南边疆杂志,出版至十八期而

5、辍。云南大学成立西南文化研究室,瑜主其事,筹资编印丛书,先后成十一种。一时各地以研究边疆问题相号召,多有专著。瑜研究云南史事已有积稿,拟作专书,然分目既 多,颇感芜杂,成稿者尚少。我国 自远 占以来在辽 阔地域逐渐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而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边地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历代王朝设置政区,适应社会基础,秦汉 以来有内郡、边郡之分,隋唐以来有内州、边州之别。此乃政权形式不同,国家 主权则 无二致。由于统治者之偏见,歧视 边地,认为羁糜,实行大民族主义压迫,更使发展延缓。史家倡“异内外”之说,发挥“尊王攘夷”、“夷夏大防”等反动观点,为统治者服务。史籍记录缺略不实,且多诬蔑之辞

6、,如班固汉书 序传说“西南外 夷,别 种 殊域”,用“外”、“别”、“殊”之贬辞,历来史籍如此。故长期以来,边地历史遭到歪曲诬蔑,真相被隐晦,考究史事之作亦甚少,至近世稍改变,则因殖民帝国主义侵略,俄、日在北方,英、法在南方,窥我边睡,危及堂奥,有识之士,留心边事,乃有西北地理及满蒙史地之学,蔚为风气,多有著作,打破已往沉寂。而西南,则英帝自印度侵占缅甸,法帝囊括印支三 国,侵入我云南。当中英、中法交涉界务时,有“既失藩篱于前,又整边境于后”之叹。时人多有抗愤文章,登诸报刊,至于研究史事之专著则甚鲜,比之西北、东北、北方逊色 多矣。抗日战争期间虽有述作,成就则少。新 中国成立之后,宣告国内各民

7、族一律平等,重视边省建设,为旷古所未有,社会历史调查研究,亦大改观。一九五四年,周恩来总理至昆明,视察云南大学,指示历史系教学、科研应重视地方特点,出人材,出成果。乃于是年秋开设云 南民族史科目,由瑜主讲,编印讲义成两厚册,虽为由无到有之创举,学 术水平则甚低下。次年,设云南民族史专门组 课程,相 继成立 研究室、研究所,与诸同道勉力从事。课 题 渐多,亦渐充实。昔日冷门寂静之学科二#五年来已渐有繁荣景象矣。瑜留心云南地方史,先后异趣而实相承,其初治文献之学,纂录故 实,比勘考辨,囿于地方志书体例者十余年,后乃解脱,稍习科学,略知奥秘盖从 累积现象进而探寻实质,惟限于理论水平低,知识亦疏陋。数

8、十年间 积稿虽多,发挥新意而大都未惬于怀。且近岁已体力不及,盖瑜五岁时因扑地,右眼外伤,从此,两眼 红肿,视力模糊,深受其苦。二十岁至北京获治,恢复正常。至六十岁老眼衰退,有加无已,七十岁已甚严重,出外求医 无效,中西医皆言将继续恶化以致失明,但尚有三、五年可用。念此生勉力治学,已有积稿而未经编定,将至一无所成。乃自一九七三年春清理、改造旧稿,稍有可取者编录定稿,得 友 人誊写清本。五、六年间竭尽心力目力,完成数种,共四百余万言。其数量较多者有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及滇史论丛。前二书已有 条 贯,分题考之、说之,而滇史论丛尚未竟业。“论丛”率为散篇旧作,有专篇、专条及专书之部分

9、可取者,其中多已发表于期刊,或刻印散发,亦有手稿。已誊写 约 百万字,将分辑编定。尚有存稿待清理。今看书写字极感困难,期得他 人帮助整理,继续编人。云南地方史为中国史不可分割之组成部份,但自来被歧视、忽视,至今凌乱亦甚,搜集整理、分析批判历史资料,揭示历史真相,仍然是史学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一九七八年春,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党中央号召“要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所有学科意气风发,奋勇争先,制订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尽力。云南地方史之研究亦应大有作为。评清史稿方国瑜清朝亡后,依惯例官修前朝史,北洋军阀政府于民国三年开清史馆篡修,十七年印成此书,凡五百三十六卷。有本纪十二、志十

10、六、其列传有本传及合传十五。主持其事者,馆长赵尔龚、总纂柯助态、总阅于式枚,先后延聘入馆之总阅、总纂、纂修、协修等职,题名者九十人,别有微访名誉职约 三百 人,在牵执事任提调、收掌、科长、校勘等职者二百余人。其编纂之大概,据金梁作清史稿校刻记曰 “其取材则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而参以各种记载与夫微访所得!务求传信,不尚文饰焉。“又谓此稿经过初稿、复辑、修正,历时十二年而后成书。所有延揽人馆者,大 都为清室遗老,此辈顽固之徒,怀以修史报!次君之 念头,乖笔从事。而当时反动政府不加过问,被复辟余孽金梁等人把持,由袁金恺负责刊稿,此稿草率,蓄 志反动,为前古断代史所未有也。金 梁校刻 记

11、所说“囚史、旧志及本传”,即清时历史次所修,有此旧本,当易为力,其新撰则为晚清时事,将何 处 理,当考虑者。如金梁说“开馆之初,首商义例,宣统纪,初拟为今上本纪,”称溥仪为“今上”,是何立场%又说“初有议凡段于辛亥以后者皆不人传,”然此书列传,有复辟党徒张勋、康有为、劳乃宣、沈曾植、林纤、辜鸿铭等二十余人,且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而收入忠义传中。溥仪完婚 在清亡后,且作书时其人尚存,而立宣统后妃传,是何体统%凡此为复辟活动作地步,用心、可诛。至于对革命党,极诽谤之能事。如本纪“宣统三年八月甲寅,革命党谋乱武昌。”一乙卯,武昌新军变,附于革命党,总督瑞徽弃城走,陷武昌。”“九月癸西,云南新军变。”

12、辛亥革命武吕起义?八月十九日?、云南起义?九月九日?之 记 载,称 之 为“乱”、为“变”,用 敌视 低毁之辞。各省起义亦如此,有称“兵匪构变”、“匪党”、“逆党”,用, &口”、“陷”等字样,以革命为“叛乱”,书秋瑾奔走革命为“阴谋乱”,民国修史而以瑜虽目力困难,丧失独立工作能力,但意志不能稍衰。故与研究室二、三人同道共商,拟定八年?一九七 八年至一九八五年?规划,力图将此科且提高到新水平。顾此科 目,原是底子薄,且以往限于私有制个体小 生产方式,较之其他学科处在更落后阶段,须急起直追,则惟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始克有济。所拟四项课题,为此科目基本建设打下坚实根底,于此使有志者得到充分利用,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发扬而光大之,长期共同奋斗,非仅一人一时之事也。瑜年迈力衰,惟在大好形势鼓舞下,尚无 迟暮之感,当与诸同道者尾勉从事。犹盼完成八年规划之后,尚得余年,为社会主义事业竭尽绵薄之力,勿负此生矣。公元一九八 年三月十八日丽江方 国瑜谨识时年七十有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