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0827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盘水“三变”成为实施精准扶贫新载体发布日期: 2016-1-22 12:29 | 文章来源:西部开发网- 西部开发报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复制网址1 月 13 日,贵州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会暨试验区试点县工作交流汇报会在贵阳召开,启动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省委书记陈敏尔在批示中指出,近年来,全省上下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探索出了一批典型经 . 1 月 13 日,贵州省农村 “ 三变” 改革试点推进会暨试验区试点县工作交流汇报会在贵阳召开,启动全省农村“ 三变” 改革试点,省委书记陈敏尔在批示中指出,近年来,全省上下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探索出了一批典型经验,农业农村

2、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六盘水“ 三变” 改革成效显著,值得深入总结、有序推广。 “ 十三五 ” 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势利导推进改革试点,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为全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全省 “ 三变” 模式的起源地,六盘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 三变” 模式,而今,六盘水处处可见贫困户因着“ 三变”模式走上致富路途的喜悦笑脸,最先探索“ 三变” 模式的 “ 哒啦仙谷 ” 从两年前的一片稻田,变成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休闲别墅、高档生态餐厅、大棚蔬菜等无一不吸引着云南昆明、曲靖及周边游

3、客。村民的房子也变成漂亮的黄墙青瓦,每家除了拿土地入股园区外,还成了园区内的工人,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农民成股民“ 在园区上班,一个月1800元工资,比种地舒服多咯。” 在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园区当服务员的顾双菊一脸笑容,她主要负责茶饮区的服务工作, 一大早就来上班,当记者到来时,她刚整理完品茗区的器具。顾双菊今年 47 岁,以前除了种地之外经常到外面打工,一年也存不了几个子,像城里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直是她藏在心底的梦想。两年前,哒啦仙谷开发后,她家田地几乎都流转给了公司,而她也逐渐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成了园区里的产业工人,实现 “ 上班” 梦想。她说:我有了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还有休息时间,过

4、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啦!该园区一负责人介绍, 在园区内, 和她一样上班的人有数十人,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工资, 彻底从农民转变成工人。 和她不一样的是, 这里有部分村民看到逐渐火爆的旅游生意,开始发展农家乐和贩卖生态特色产品。袁润情就是其中之一, 穿过哒啦仙谷农家巷子, 在中间路段一个农家小院门前,她摆的小摊显得有些别致, 摊上摆放了自制水豆豉和糟辣椒,每样产品有三种重量的包装,不同的价位不同,分别是5 元、10元、20 元。她在这里卖特产两年多了,刚开始几乎无人问津,随着哒啦仙谷开发成功,游客逐年增多,她的生意也越来越火爆,生意好时一个月可卖8000多元,一年平均下来有近 6 万元收入。她说:“

5、 现在我家不种地啦, 一家人都做生意呢! ”盘县两河高效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邹盘龙介绍,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是该县致力于打造的集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园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为主、 群众参与的方式建设, 当地农户采取土地流转或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公司发展中, 并被公司返聘为工人, 把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 实现蝶变发展。正是这种 “ 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 科学治贫、精准脱贫的 “ 三变” 改革机制,让这里的老百姓迅速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数据显示,这里的农民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 3500元上升到 2014年的 1.2 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 300余万元。

6、六盘水市扶贫开发局局长王成刚介绍说,农民要致富, 必须解决长期持续发展问题。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近年来,该市推进农村土地资源向园区、产业集中,农民土地流转和入股,使土地资源转化为农民股权和股金, 让农民在收取租金和参与企业分红中实现股权收益。在土地流转中, 一般按照每亩每年400至 700元不等支付农民租金,在 3-5年的过渡期内,按照每亩每年增加5%至 10% 的比例提高租金,通过5年左右进入盛产期后,每亩每年按20% 左右的比例递增租金,在10 年内最高达到每亩每年 1000元,确保农民通过稳定的土地流转费增加收入。六枝特区郎岱镇采取农户承包土地入股到产业园区的方式

7、,3000余户农户实现农民到股民的转变。同时,以资金入股分红增加农民收入,村集体和农民将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劳动力技术、集体和个人资产通过评估折价入股,按照占有股份参与企业分红;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农业园区、 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群众创业就业的平台, 一方面鼓励农民通过资金入股参与分红,另一方面组织农民就近就地务工,参与农业管理经营,根据劳动力实际按每天50 至 100元不等支付工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变” 的成功实践,受到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成为各地争相复制的精准扶贫模式。村、企成脱贫领头人深受“ 三变” 的阳光雨露,几年时间,盘县淤泥乡岩博村从贫困中崛起,成为

8、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说:“2001年,我接任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时, 村集体账面上欠着几万元的外债,全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不通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 ” 此后,余留芬带领村民修路挖池,破除制约村里发展的障碍。随后,她依托村里一直酿酒的优势,利用村集体资金, 按照彝族传统酿酒模式开办了一家酒厂,引进现代化管理,酒一推出,就深受好评,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办酒厂, 村民没有钱怎么办?为解决融资难题, 余留芬用集体林场作为抵押,先后向县联社贷款1500万元,作为酒厂建设前期资金使用,这笔资金以1 万元为 1 股,由村里有能力又想干事的农户采取“ 自觉

9、认购、自主贴息 ” 的方式签订入股合同,实现村民持股与企业盈利风险共担。岩博村 365户农户中有 150余户参与入股, 入股率近 50% 。入股的农户中,采用土地使用权入股的15户,采用共同贷款方式入股的100余户,自行筹资入股的农户30余户。现如今,岩博村在余留芬的带领下,已经是一个拥有集体资产达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100元的先进村、示范村、小康村。六盘水市村级组织自谋发展的同时,大多与企业、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党组织,双方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企业用地、用工由村里统一协调解决,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盘县普古乡舍烹村是一个典型贫困村。2012年起,当地农民在农民企业家陶正学的带领下,

10、从成立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倒包、合作入股、资金整合等形式,规模发展猕猴桃、蓝莓、刺梨等产业,每亩耕地产值从过去300元提高到 5 万余元。如今,该村的人均收入翻了三倍,达到 10000元以上。除了舍烹村,陶正学的园区建设覆盖当地八个村,涉及6 万余人。现在,陶正学打造的娘娘山综合旅游区名气在当地逐渐响亮,前来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多,而他开发的酒店也进入封顶,今年5 月就可全面运营。六盘水市扶贫开发局一负责人表示,企业家是农户发展的领头人, 而“ 三变”将企业和贫困农户捆绑起来,形成了“ 鲢鱼效应 ” ,搅动农村发展一池春水,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并将市场机制和资本运

11、作模式引入农村,促使农村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起来。根据介绍,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各项资金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使用,且点多面广,资金投入分散,作用发挥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六盘水市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使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六盘水市坚持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的思路, 围绕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最大化目标,采取财政投入、社会投入、农民入股等方式, 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 整合各种资金 94.6亿元,高标准建设了 26 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4年实现园区总产值38.66亿元。

12、三变唤醒沉睡的资产资源变股权, 让沉睡资源活起来。 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等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金变股金,让分散资金聚起来。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农民变股民,让农民群众富起来。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增收致富。“ 三变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产,激活农村发展动力。” 六盘水市一领导说。一直以来,农村发展困难, 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不明晰、产权归属不清、 要素聚集不强、 效益发挥不好, 农民资产确权滞后、 土地利用率低、经营性收

13、入少, 针对这些问题, 六盘水市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14年,六盘水市启动农村产权改革,目前,已确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 1416万亩、集体林权54 万亩、宅基地使用权63842.85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3495亩、农村房屋所有权21.39万平方米,使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财产在权属上更加清晰、 在权能上更加明确、 在管理上更加规范、 在保障上更加充分。同时,六盘水市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农

14、村资源核查清理、登记备案、资源评估等程序,对农村可经营性资产进行量化,通过协议的方式,将农村资源转变为企业、 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探索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 集体资产股份化、 农村资源资本化的发展模式,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013年以来,该市流转土地60.85万亩,涉及农户 51552户,其中开展土地租赁34410户 41.32万亩,土地入股 17142户 19.53万亩;引进市场主体共同组建股份制公司,2014年全市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5 家、市级龙头企业 48 家,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6家,新增市场主体 1.8万户,通过股份制合作,保障农民既

15、能从合作社和企业获得股份分红,又能通过在企业务工增加收入。2014年,全市共有 22万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实现人均收入7000元以上。“ 农业云 ” 建设小康盘县两河街道办岩脚村村民何利君坐在农村电商展示馆里,正关注着电脑屏幕,看看是否有订单,看到记者进去,她起身热情地介绍,她以前在家务农,每年只能维持生活。每当农闲时到县城打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2015年,农村电商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2015年 7 月,阿里巴巴与盘县合作建立农村电商,服务广大农村,她申请在岩脚村哒啦仙谷农业园区内建立电商服务点,当月就建成运营, 成功搭上电商的高速路。在她的展示店里,当地的核桃、刺梨、红米等特色产

16、品摆满货架,现在,她一个月能销售上千元特产,而在旅游旺季,一个月可销售5000元以上。她说: “ 现在刚启动几个月,等今年春天和夏天,游客爆棚时,产品就会更畅销。我们的收入也会节节攀高。”事实上,在互联网 +发展的当下,农村电商也席卷各地,解决农户产品渠道和销售问题, 这无疑为精准脱贫户破除了障碍。同时,为解决农村种养殖和市场信息问题,六盘水市引进了贵州华夏中璟集团,开发大数据农业和中国网络菜市场,把贵州优质农产品卖出去的同时,精准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该公司董事长郑刘德富表示,中国网络菜市场是“ 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智慧农业 +电子商务 +智能物流 +旅游观光 ” , 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 “ 种养收加销送旅” 的全新生态农业综合体,该项目通过自产、自销、自送的运营方式,省掉了传统菜市场的中间环节,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APP 移动端、 PC 电脑端、 400电话端完成下单,蔬菜就可送到家,保证产品新鲜、低价、健康、安全。在精准扶持方面,采取 “ 以销定产 ” 的模式,与种植、养殖户签订协议,以高于成本价0.5 3 倍的价格进行收购,以此促进农民增收。20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