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M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06226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供应量M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货币供应量M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货币供应量M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货币供应量M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供应量M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应量M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4货币供应量各M值M0,M1,M2,M3 ,L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构成如下:M0-现金M1-M0+ 活期存款M2-M1+ 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M3-M2+ 私有机构和公司的大额定期存款L-M3+ 各种有价证券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 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 次于 M。; M2 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M3 货币供应指标,是一个衡量货币供应的主要指标,它包括钞票,硬币, 活期存款和 4 年期的定期存款,即M3=M2+ 其他金

2、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 款。欧洲央行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来衡量通胀的压力。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 央银行控制的重点, 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 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 效果。央行对M3 每年设一个增长目标范围,高于范围的 M3 增长引起通胀担 忧。政府是不发放货币的, 政府是为央行发行的货币提供信用担保,相应的获得 铸币税收入。 但是铸币税收入是隐形的他是通过政府指令央行替他偿还国债来 冲销的。央行向社会发放货币大致有:印钞厂印发的现金纸币, 资本项目下的票 据和银行券发行。M0=流通中现金M1=流通中现金 +可交易用

3、存款 (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 2 / 4M2=M1+ 非交易用存款 (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 M3=M2+ 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 期存单等 ) M0 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M1 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 保持合适的比例关 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 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 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 币。中美两国的区别: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

4、票;M2=M1+ 储蓄存款。而在英 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 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 是以 M0、M1、M2 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M0=流通中现金M1=M0+ 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M2=M1+ 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 系统。 但我们多年了的 M 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比如,中美两国的M 系统,若 M1 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 现钞就是 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 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

5、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 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 尽管它是货币。再比如在 M2 项目下,若 M2 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 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 因为中国的 M2 被高额储蓄占掉了, 而美国却几乎全 部是 M1(美国储蓄率很低 )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 市场有经济 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 来调控货币的原因。3 / 4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的见解,认为美 国人不储蓄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

6、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呢? 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 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 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 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 项目下。因此,同样的 M2、M1、M0 水准,美国的 M 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 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 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 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 (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 要任何改变。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及西方国家设立M 系统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调控印钞数 量及观测经济动向。 其中支票有大额和一般额度, 这才是区分 M1 和

7、 M2 的关键, 也就是说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额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额度交易的。大额交 易主要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和投资性交易。正如前文所述,无论 M1、M2,由于支票的自由兑换性,二者都有实际的经 济学意义。 在货币总量上意义相同, 但在资金用途上却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货 币总量以 M1 出现, 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以 M2 出现, 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美联储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应如何判定货币政策。M2 过高而 M1 过 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 过高 M2 过低,表明需求强劲、 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在货币总量则基本保持稳定。M0,M1,M2 及之间的变化关系

8、如何影响经济和股市的走势风险收益预期改变的触发标志:M1 增速逐步快于 M2 增速 尽管引发风险收益预期变化的因素在于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但是 由于指标的滞后性, 股市表现往往领先于经济基本面。实证经验表明, 货币供应 增速的变化,往往引发市场走势的变化,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 增速与 M2 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 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分别对比了M1、M2 等几个货币供应变量与指数走势之 间的关系,结论是 M1 增速与 M2 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 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 2000年、2007年) ,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

9、速之差到达低点时( 1999年、2005 年) ,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我国 M1 增速、 M2 增速与上证指数之间关系对于这一现象, 是因为 M1 增速-M2 增速更能反映出经济的运行变化,这一 指标和股市一样都会对经济的变化提前做出反映:4 / 4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 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 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 M1 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 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 金。2、在一般情况下, M1 和 M2 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 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 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 斯流

10、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3、如果 M1 增速大于 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 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 增速 小于 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 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 经济运行回落。4、货币供应和股市都是经济的先行指标,都会先于经济做出反映。 M1 与股市波动相关性较强,并有领先性。从近十五年M1 同比增长率走势 可以看出, M1 增速呈现 34 年的周期波动。 M1 表示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基础货币和企业的活期存款,从M1 增速

11、与股市的关系可以看出,资金面对股市走势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M1 增 速的加快意味着企业资金的活跃,从长期来看,其与实体经济比较相关,但M1 增速的周期波动又体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看 M1 增速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 性波动特征,大约34 年的周期,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我们将 M1 增速的周期分解开来看其与上证综指波动的关联性,可以发现在9295 年、 9697 年、9801年、0508 年都有极为明显的相关性,并且M1 较股市可能 提前几个月进入拐点。仅仅0204 年这一段时间 M1 增速与股市之间没有较为 显著的波动关联。其他几个宏观变量: 由于 M2 包括的是 M1 以及 M

12、1 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 增速 若快于 M2 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 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再看 CPI,CPI 一般滞后于股市。从CPI 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 CPI 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 股市一般对 CPI 的拐点有提前反应, CPI 同样大约是 34 年的周期。此外,剔出PPI 的影响后,本轮牛市期间CPI-PPI 对股指有一定的领先性。 综合 CPI、M1 和股市的波动特性,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大致的规律:M1 增速 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 此外,将国债收益率走势与上证指数走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债收益率也 与股市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经过一轮债券牛市之后, 国债收益率水平已经进入历 史低位,随着央行大幅降息, 未来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将逐渐减小,并有 可能在 2009 年进入历史低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