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5316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中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中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解读1、 35年前一篇赴美教育考察报告美 国教育病入膏肓 将被中国赶超的启 示2、理想、现实与务实一、总体目标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教育理念 :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 2、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教改模式 :先学后教、小组落实 ;课堂教学模式 :“15+30” ,即教师的讲解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学生的自学、讨论、展示、反馈和小测等环节占 30分钟或以上的时间。3、优化课堂结构,形成校本特色。贯彻六个“远大于”的指导思想 : 研究学生,激励学生乐学、主动学所取得的成 效远

2、大于研究教材,研究考题,研究教法; 用15分钟让学生悟明白一个道理所取得的成效 远大于老师用15分钟讲明白十个道理(讲明白不 如悟明白); 培养学生能力,在夯实基础上下工夫所取得的 成效远大于让学生“开眼”“见世面”做过多的 难题、新题(基础与能力只有一步之遥) ; 用一个小时去反思、琢磨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 用十个小时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变费力教 为费心教); 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 科学习兴趣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教师高超的教学 艺术和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感染 (成功也是成功 之母); 让学生跳一跳,独立思考做一道题所取得的成 效远大于学生忙于应付匆忙做十道题(减负增效 之良

3、策)。 4、落实主体参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5、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教学上体现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 使课堂教学成为落实新理念、推进课改的主渠道 。6、教研工作为教改保驾。注意收集与研究平时教学中的“热点”、“难点 ”问题,并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一起分析、研 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7、以“导学案”为载体,精心设计高效教学流程 。 深刻理解“导学案”的五个设计理念: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和谐成长,让 学生的双翼平衡发展;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8、落实精细管理,

4、提高管理效益。学校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逐步完善三个小组的建 设:“高效学习小组”“高效班级行政管理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二、实施课堂教改的策略(一)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满堂灌”的教学 观对教师深刻的束缚。1.学习课改理论,转变教育观念。2.加强课改交流,创新教学方法。 (二)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课堂由以教师为主体转 为以学生为主体。1、实施“先学后教,小组落实”的课改模式。先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导学案 ”或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进行课前预习和课上 自学;后教:是指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及时了解 学情,并及时调整备课思路,设计好教学方法, 做好适当的点拨、解疑、归纳和总结;小组落

5、实:在先学环节,小组成员将问题和困惑带进课堂, 通过开展“一帮一”、“一帮多”的组内帮扶, 或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形成的困惑进行自主解决 ;对于合作学习后再形成的问题,小组内统一提 出,再由教师整体解答。在后教后的环节,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还要开 展组内帮扶,好的学生对基础弱的学生进行帮扶 ,将知识一一落实,促其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 目的。 2、实施“15+30”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要求以“导学案”为课改的载体,规范教师 课堂讲解的时间 ,要求教师课堂讲解的时间控 制在15分钟以内,学生课堂自学、讨论、交流的 时间要保证30分钟 。教师在课堂的工作主要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 对学生活动进行启发、

6、引导、解疑、调控和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 上通过体验、感悟,探究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从 而掌握知识。 3、“三段六步”的课堂教学结构。“三段六步”的含义:“三段”是指课前、课中 、课后;“六步”是指展标、自学、交流、后教 、反馈、小结。课前:教师工作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通过二次 备课,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导学 案”;学生的任务是通过预习,对所学内容初步 的感知,形成一定的困惑带入课堂。课中:按六个环节实施“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学习者。 课后:教师对教学进行回顾,写出反思,对存在问 题的学生、小组要有跟踪落实措施。学生要做好四步任务:一是

7、回顾;二是巩固,争取“堂堂清”;三是纠错,要将易错点、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 错本上;四是整理,将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知识,自 己的体会、感悟都记录在书本或笔记本上。课中“六步”:展标(12分钟):目标一般1-2个,明白学习任 务。先学(10分钟):根据讲学稿先学,解决部分任务 ,问题思考,做好记录。交 流(5分钟):疑惑 “生生互动”,小组内解 答。老师将问题归纳汇总,设计解决方案。后 教(1015分钟):老师根据教学需求,选择 方式组织教学。展示。小组展示,学生有序离开座位,聚焦:引导。老师当导演,启发和引导、关注和调控学 生,补充、点拨。调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 极思考;精讲。自己

8、精讲,将难点精要地讲透。反 馈(10分钟):当堂检测,对成绩汇总比较, 给出评价。小 结(2分钟)。梳理知识,归纳方法、规律, 把讲学稿落实、完成好。4、把“导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导学案”的作用:课堂教学的路线图、方向盘和 指南针。 编写“导学案”的基本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 次化。“导学案”使用的基本环节:学习目标、学法指导 、自学引入、交流问题、后教点评、检测效果 。(三)变革课堂管理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实现“我的课堂我作主”1、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 、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小组的分工:方案一:每小组设常

9、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 长(昌乐二中); 方案二:组长、记录员、操作员和汇报员;方案三:常务组长、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和卫生组 长 ; 方案四:组长、副组长、学习监督、纪律监督、卫 生监督和评价监督 。小组成员的职责:组织好每节课的自主预习、作业完成、组内帮扶 和讨论、课堂参与、课后检测等情况 ;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负责本小组作 业收交,检查清底子;监督各项班规(卫生和纪律)的遵守情况;记录好每天组内成员的积分记录。小组的建设: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 、组规 、现任组长照片;小组成员集体照、小 组目标管理方案 等。小组的评价和晋级:优秀学习小组、展示之星、 助人之星、最快进

10、步奖、默契合作奖 等。 小组的培训:流程培训:如何预习、如何交流、如何展示,如何 对问题进行拓展与发掘;聚焦培训:在展示开始前,学生向展板前聚拢时应 该注意的事项。培训形式:学校通过小组长论坛定期对小组长培训;任课老师通过培训学科组长展开学科培训;学科班长对各小组高效科研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用培训统一干部思想,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解力 、执行力;用培训转变教师观念,促进专业成长 ;以“三力建设” 培训学生,实现学生自主成 长、自主发展。2.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对传统课堂的突破。一是强化参与意识,让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 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及解答评价、批改、 板书等全部让学生独立完成;二是感

11、受学习的快乐,把“激励、唤醒、鼓励”当 做老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三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必须 做到五个字“读、思、问、议、评”;四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会听、勤思 、敢说、善问”的学习习惯。3. 调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坚持课堂着眼对学生 学的评价。 学校的课堂评价标准为:“遵循“15+30”模式 ,学科教学模式特点鲜明,小组帮扶开展有序、 有效,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强,课堂学习习惯 好,知识落实、效果好。” 规范学生课堂要求,保证课堂的“十要”、“ 十不要”:坐姿要端正,不要东倒西歪;行动要快速,不要拖泥带水; 自学要专注,不要东张西望;讨论要热烈,不要无所事事;发

12、言要积极,不要沉默不语;表达要清晰,不要含糊不清;听讲要专心,不要心不在焉;展示要大胆,不要扭扭捏捏;疑难要解决,不要似懂非懂;知识要落实,不要学无所获。 (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激活教师的教学智 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1、主动学习,实现教师对传统教学观的突破。教师论坛;阅读书籍:推荐日本学者佐藤学的二本著作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和静悄悄的 革命;经验文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考察报 告、昌乐二中张逸岚的讲课PPT高效课堂三 步构建法、中国教师报上的二篇文章小组长 培训策略和组员培训面面观等;2、寻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长的各种方法 。研究探索自主学习的规律,调动学生踊跃参与 到

13、学习活动中 ;以学生为中心的标语作为班级的理念,激励学 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 ;用班级文化凝聚学生,建立小组展示栏;指导小组文化的建立;教师将先学、交流、讨论、帮扶、合作、展示 等的要求示范给学生;充分利用小组评价的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 (五)以课题研究促课改,为课改提供技术保障。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课改深入发展。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讲学稿 的编写、课堂评价的标准、小组的构建、小组评 价、小组成员的培训、合作学习的开展、教师讲 与学生学的矛盾、学生展示的培养、先学习惯、 不同类型课的组织形式等 ;如何解决:学习经验、外出学习、课堂实践、 经验分享、教师互助、专家引领。

14、2、大力开展校本研究,探索学科教学规律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方式 ;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助和帮扶 ;深挖教材,精心编制“导学案 ;优化集体备课的模式;变革优质课评比标准; 以突破学科专题的方式,寻求学科教学规律;形成各学科的基本教学模式。 四、实施步骤(一)制定方案 ,宣传发动,学习成功经验,确 定实验班级1、时间:2014年2月至3月;2、完成以下工作:制定学校改革方案;学习课改学校的成功经验;确定初一、初二年级的实验班级;(二)试点探索,学模式 ,总结经验1、时间: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2、工作任务:“15+30”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小组建设的经验;小组评价的经验;小组成员培训的经验。(三)全面实践探索,见行动 1、时间:2014年9月起;2、实施范围:初一年级全部,初二年级部分或全 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