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5249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9.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哲学第三章社会发展201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2011考研真题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 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2011考研 17、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 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 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题工程完后,格罗培斯格 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 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 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 路铺设了人行赋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 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设计智慧我们认识和实践活

2、动的启示: A 、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 实践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 面目做直观反应 到了40岁,没有4000万身价别来 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 某大学教师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二、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 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

3、,是社会生活 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生活的 精神方面,是 社会存在的反 映。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A个人意识/群体意识 B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C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二)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 1、几种唯心史观 A神学史观: B理性史观:黑格尔: C人道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 D英雄史观: 道德教化 2、评价: A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忽视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 人民对国家与社会的重大作用: 2、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决定

4、社会意识 A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 1、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3、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1、不平衡性 2、历史继承性 3、相互影响性 4、能动的反作用 3、唯物史观是科学方法论 第一,指明了探索人们活动动机背后的物质因 素 第二,指明了观察社会历史必须坚持历史辩证 法 第三,指明了观察社会历史必须坚持的人民群 众是历史主体与历史动力的原则 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宣告

5、唯心史观彻底破产(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意义 两个划分 两个归结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社会生活经济领域 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生产 力二、 社会发展的规律(一)社会规律及其特点(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四)社会形态的更替(一)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 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 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2、社会规律的特点 (1)形成于实践中(机制); (2)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 能体现(起作用的方式) 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客观性合力说看不见的手:人们在追逐自利的目标时,也不知不觉地 增进了公共的利益。(亚当 斯密)看得见的手:政府参与经济生活

6、(凯恩斯)马克思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 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 的始终,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 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 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 态的转变的社会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马克思: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 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 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 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力与

7、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 理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A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 力量。B特性: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C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D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科技 科技 +科技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分类:狭义与广义所有制关系的两种类型: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 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

8、与人的 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 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 内的生产关系体系。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过程:基本相适合基本不相适合基本相适合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与“不适合”是相对的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怎么办? 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3、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1)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标准不是 “道德说教”,而是生产力标准(2)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9、新闻联播: 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比繁忙 祖国各地形势一片大好 国外人民水深火热 美国人权纪录: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国人权纪录:饥饿人口大幅增加 美国人权纪录:侵犯公民权利情况相当严重 美国人权纪录:警察滥施暴力和刑讯逼供现象严重 美国人权纪录:枪支管理松懈泛滥成灾 美国人权纪录:对互联网的限制相当严格 美国人权纪录:少数族裔在就业和职业上受歧视 美国人权纪录:其民主是金钱的民主 美国人权纪录:少数族裔贫困率居高不下 美国人权纪录:妇女频遭性侵犯和暴力 美国人权纪录:每年1/5人成为犯罪受害者 美国人权纪录:每年有130万名家庭暴力受害者 美国人权纪录:种族仇恨犯罪频发 美国人权纪录:儿童身心健康得不

10、到保障 美国人权纪录:移民应有权利得不到保障 美国人权纪录:美国拒绝履行国际义务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0日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美国国务院4月8日发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10 年人权国别报告 人权VS人权(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 的 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 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 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

11、建筑 ,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 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 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上层 建筑经济 基础生产力促进 作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层 建筑经济 基础生产力适合适合不适合适合不适合阻碍 作用(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经济 基础础上层层建筑性质质同一不完善; 没有反映经济经

12、济 基础础的部分 性质质不一占统统治地位 旧残余; 新萌芽 新旧矛盾新旧矛盾社会形态态上升时时期相适应应,非对对抗性、局部性矛盾社会形态态没落时时期不适应应,对对抗性、全局性矛盾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 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 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 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 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 发展的客观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四) 社会形态的更替 1、社会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

13、动的具体形式、 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 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统一体。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作为 划分标准的社会形态被 称为“经济社会形态” 。 经济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1、社会形态经济社 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五大社会形态”“三大经济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质生产关系的形式1、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的社会形态被 称为“经济社会形态” 男耕男耕 女织女织v“三大经济形态”之 自然的共同体社会经济社会形态v“三大经济形态”之 经济的结合体社会v“三大经济形态”之 自由人的联合体社

14、会知识信息密集型劳动成为人自身发展 的方式,成为生活的 第一需要。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产品经济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v“三大经济形态”之关系经济社会形态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产品经济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上升v“三大经济形态”之关系经济社会形态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上升上升产品经济产品经济上升上升商品经济不可跨越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上升上升v“三大经济形态”之关系经济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 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作为标准的社会形态被称为“ 技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生物社会(四)社会形态更替 1、社会形态 2

15、、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选择性 必然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客观性 选择性:A必然性是选择性的基础 B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C是人民群众的选择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010硕士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 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 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 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 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 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 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 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 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 论”的破产说明:( )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 作用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 程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