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833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5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观察 与护理东华医院内二科 韩月兰查房目的 示范部分神经专科查体 了解脑血管病的分类 了解十二对脑神经 掌握肌力分级法 掌握脑梗塞溶栓的并发症 掌握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的观察与 护理。部分神经系统体征 巴氏症阳性一般是指锥体束出现问 题,一般考虑脑出血、脑梗、神经 系统肿瘤及炎症等。 巴氏征三个常见的等位征:夏道克征 ,欧本海姆征,高登征。 霍夫曼氏征阳性,它代表上肢锥体 束症(损伤或病变),常见于脑血 管疾病等,也可见于颈椎病变。 脑膜刺激征阳性见于见于脑膜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病史汇报、体查(床边)question 脑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因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

2、征 溶栓过程中需要观察那些内容 什么是三偏征概述 脑血管疾病:由于各种脑部血管病 变所引起的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 的总称。 发病率高:120-180/10万 致残率高:75% 死亡率高: 100万 /年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脑的血流及其调节 正常脑血流量 800-1000ml/min 1/5流入椎基底动脉 4/5流入颈内动脉 脑的平均重量1400g 占体重的23, 脑血流量占全身1520。 脑血流量的调节平均动脉压60160mmHg 可自动调节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按起病缓急: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疾 病。 按性质出血性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TIA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血管病的分类

3、 脑血管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 血管病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 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其病因与脑动脉 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 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2)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 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 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 (3)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 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 (4)腔隙性脑梗塞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 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 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

4、表面和 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 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 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 动脉硬化、血液病等。脑血管病的分类脑 梗 塞 概述 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血液供应中断 而发生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占 6090%。 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TIA或脑卒中病 史 其他:肥胖、无 症状性颈动脉狭 窄、酗酒、吸烟 、脑动脉炎等 不可干预 年龄 性别 种族 遗传因素 脑 血 栓 形 成 概述 指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因 各种原因而发生狭窄或闭塞,在此 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该血管供血 范围内的脑

5、组织梗塞性坏死,出现 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 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常与动脉硬化并存颈动脉脉粥样硬化的斑块 脱落引起的栓塞称血栓- 栓塞 其次为各种病因所致的脑 动脉炎、红细胞增多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等 发病机制 血栓形成机制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黏附白色血栓红色血栓管腔狭窄、闭塞 血流缓慢、停止TXA2、5-HT、 PAF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病 人 起病:较缓,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1-3天达高峰 先兆:部分病人在发作前有前驱症状(头痛 、头晕等) 约25%人有TIA发作史 多数病人无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改变 临床表现

6、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 病灶对侧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失语、失认等临床表现 椎-基底动脉系统 眩晕、呕吐、 共济失调 交叉性瘫痪等。脑梗塞的溶栓治疗 什么是溶栓疗法 使用药物,使血栓溶解,达到血管 再通的目的,从而使受阻的血管灌 流区域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 。20溶栓适应证 (2005年国内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年龄1875岁 发病在6h以内 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 时,且比较严重 脑CT排除颅内出血,无早期脑梗死低 密度改变及其他明显早期脑梗死改变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1溶栓禁忌证既往史 有颅内出血 近3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陈旧小腔隙未遗留神经功能 体征者除外; 近3

7、个月有头颅外伤史; 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近1周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 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者 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 ( aPTT超出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妊娠 不合作 22溶栓治疗建议(2005年国内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对经过严格选择的发病3h内的脑梗死者应积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 首选rtPA 无条件采用rtPA时,可用尿激酶替代发病36h可用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但选择应更严格。对发病6h以内的脑梗死者,在有经验和有条件的

8、单位可以考虑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研究。基底动脉血栓形溶栓治疗时间窗和适应证可适当放宽。超过时间窗溶栓多不会增加治疗效果,且会增加再灌注损伤和出血 并发症,不宜溶栓,恢复期患者应禁用溶栓治疗。溶栓用药 UK(尿激酶) 链激酶 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药物治疗方法 尿激酶 100万IU 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 100200ml中,持续静滴30min rtPA 剂量0.9mg/kg ( 最大剂量90mg), 先 静脉推注10% (1min), 其余剂量连续 静滴, 60min滴完溶栓的并发症 颅内出血(脑实质血肿、出血 性脑梗死) 全身出血 再闭塞 药物过敏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一、

9、溶栓前 严格筛选溶栓病例,完善相关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 肝功能等,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选中后马上记录意识、瞳孔、BP、 ECG、四肢肌力、肌张力及语言和 吞咽功能等,与溶栓治疗后观察对 比较疗效。 及时完善溶栓准备:备药、配药、 抽血 关键是时间与科学依据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二、溶栓中 采用静脉留置针给药 密切观察意识、BP(180/105mmHg) 、瞳孔、四肢肌力、肌张力及语言和吞 咽功能等变化 及时发现变化及时处理 做好手术及抢救的心理和物品的准备 关键是观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三、溶栓后 密切观察疗效:意识、瞳孔、生命 体征、四肢肌力、肌张力及语言和 吞咽功能等 密切注意

10、出血征象:头颅、皮肤、 消化系、泌尿系等,常规予胃黏膜 保护剂,发现出血及时处理 监测凝血功能 24小时内绝对卧床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24小时内避免插胃管,尿管 纤维蛋白原0.7g/L,按医嘱补充血 浆 吸氧、记出入量、清淡饮食、保持 大便通畅、基础护理 关注病人的心理反应,鼓励家属参 与 关键是及时观察与处置病例分析患者李锦洪,男,60岁。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4小 时”于2013-01-03入院。 1.老年男性,急性起病; 2.“高血压病”史2年,服中药 治疗。 3.患者4小时前起床小便后出现言语不清、右侧 肢体无力,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跌跌撞撞,家人发现其 不能言语、面色蜡黄、右侧肢体

11、活动困难。急呼120前去 接诊过程患者症状逐渐有所改善,仍有言语不清、右侧肢 体无力,自诉头晕,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 ,无视物旋转,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等 。 4.体查:T36.5,P 90次/分 R 20次/分 BP 170/90mmHg 神清,精神差,言语含混,反应迟钝,应 答基本切题,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左侧肢体肌力5 级、肌张力正常,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腱反射(+), 感觉对称,右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心率90 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听诊未见异常, 5.辅 助检查:颅脑CT(外院2013-1-3) 颅脑平扫未见异常 诊断?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