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542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在继承中发展(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导入:文化发展的过程,即文化传承,包括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文化传 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里,侧重 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 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 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推陈出新,革固鼎新。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异同点比较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区 别侧 重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 之间纵向-同一国家和历 史与现实之间原 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态 度洋为中用,对外推 广(p32)古为今用,发扬 光大(p43)共同点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 ,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 作用。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2、,以画马著称于世。他 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 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 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 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 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这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手法发 展了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 一 过 程 的 两 个 方 面 文化继承 文化发展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区别继承 取精去糟发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联 系1、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 面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

3、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3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 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 是手段 ,发展是目的 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2)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 确的是( )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 B C D A 3.某中学校长在谈到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时讲道 ,接纳国外有价值的思想,吸收他们的精华,但 要以我为主,把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 来,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加以补充、加以修改,使 我们更完善,这表明A.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文化

4、应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D.文化继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联系1、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 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 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 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 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 传统文化是因为 (11北京-24)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典型例 题 外部因素自身因素自身因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科学是文化的其中一种形式思想运动是一种文化活动自身因素教育是文化的其中一种形式二、影响文化发展

5、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要求社会制度的变革导致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文化形态的变化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 要影响(1)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 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 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 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5、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 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 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 ,“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

6、数字化 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 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 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 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 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2010江苏-22)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 鸣”、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还是中世纪末的欧洲“文艺复兴” 以及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

7、都是 预示社会大革命的著名思想运动。不 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 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 人中国,一批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来观察和探讨中国的社会和历 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历史研究的 对象和史料的运用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史学的编纂方法出现了突破,唯物史 观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历史进入新的蓬 勃发展时期。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帝 国主义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还有新民主主义文化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 发展。这段材料体现了 A.思

8、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B.社会心理使文化产生了内驱力C.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有力地促进 文化的进步D.科学技术重大发明和发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你能否根据现有的历史知识,谈 谈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的见解。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 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 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人,以此 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是说做人 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2)老子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 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

9、的 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哲 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 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就是无等差的爱 ,无论任何人,都不分轻重厚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 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4)韩非子崇尚法,强调法的重要性,主张法、术、势相结 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要求人人必须遵守法;韩 非子还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地位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 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

10、育上 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1)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 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2、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 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 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 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私塾课堂教学网络学习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 特点?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影响?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对文化传 承有哪些影响?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整个学习 活动,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实现真正的 共享和社会化,打破了时空界

11、限,扩大了教育规模;学生可以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人机交互等众多途径及时寻 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实现个别化学习。网络学习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 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私塾是一种个别化教学,老师逐个向学生传播知识,无固定、统 一教材,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个人水平; 课堂教学是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编班,以班为单位,有固定教 师按课程教学,课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私塾教育对文化传承起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影响有限。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使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4. 下列对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 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人

12、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 文化财富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2、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教育方式的变革3、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 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 的发展起积极作用AD(不定项)教育是人类特有

13、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 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 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 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A、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 文化传递给下一代B、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C、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惟一有效形式D、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1996年冬天,广州黄 振龙凉茶有限公司正式成 立。到1998年,公司已有 几十家店,到2003年,增 加到500多家。从不足100 平方米到1万平方米,工 厂3次迁址。学以致用从两三个品种到几十个品种 ,产品成倍增加黄氏家 族用短短的8年时间创造出 了一个凉茶王国,它的凉茶 王国

14、的触角还在向外扩张, 辐射广东,伸向世界。传统的煮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黄振龙凉茶快速膨胀 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推出清咽茶等新的品种的同时 ,他们边做边改,从火煮茶到油煮茶,再发展到蒸 汽煮茶,他们自己研究出了一整套成熟的现代化煮 茶工艺,把凉茶从作坊式的小生产中解放出来,用 机器大生产来推进凉茶的规模化发展。思考1:从材料中说明,继承了什么? 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参考:继承:用中草药熬制,可保健、防病。发展:凉茶品种、煮茶工艺。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 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 的过程中继承。从两三个品种到几十个品种 ,产品成倍增加黄氏家 族用短短的8年时

15、间创造出 了一个凉茶王国,它的凉茶 王国的触角还在向外扩张, 辐射广东,伸向世界。传统的煮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黄振龙凉茶快速膨胀 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推出清咽茶等新的品种的同时 ,他们边做边改,从火煮茶到油煮茶,再发展到蒸 汽煮茶,他们自己研究出了一整套成熟的现代化煮 茶工艺,把凉茶从作坊式的小生产中解放出来,用 机器大生产来推进凉茶的规模化发展。思考2:是什么因素在推动凉茶文化 的发展?除了这个,影响文化发展还有哪 些重要因素?参考:技术在推动凉茶文化的发展。 还有社会制度的更替、思想运动。辨析题: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 其次是发展。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3)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 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 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 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 过程。(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2)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 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 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 盘否定传统文化(4)题目观点把继承与发展分为先后,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