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821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3.2《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厅中,一个细胞以一间屋子的 形式出现, 这个“细胞屋”外形为一个大部分剖开的 椭圆球体。 “细胞屋”长8米,宽5.5米,高3.5米,表现了一个 放大40万倍的动物细胞。第2节节 细 胞 器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衡阳燕京啤酒厂控制室各车间问题探讨:1、一件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一件产品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不同车间生产不同的零部件之后,要有组装车间完成装配工作,质量检测部门负责检查产品的质量。同时要有部门提供原材料,有部门提供设计图,还要有部门负责动力供应,等等。部门齐全,配合协调,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问题探讨:2 、细胞内也存

2、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 吗?你能举出例子吗?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部门或车间, 如线粒体等细胞器。3、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细胞器在哪里?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呈胶质状,由水、 无机盐、脂质、糖 类、氨基酸、核苷 酸、多种酶组成。 活细胞进行新陈代 谢的主要场所探究:细胞器这么小,科学家们是如 何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呢?将各种细胞器从细胞中分 离出来,然后单独地分析 每种结构的成分和功能。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差速离心法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和技术进步显

3、微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0001500 倍,既能观察的最小距离是0.2微米。小资料细胞破坏细胞膜转速1转速2转速3差速离心法: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溶酶体细胞器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线粒体(双层膜)是细胞进行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 命活动所需能量的95%来自线粒 体。1.线粒体探究二: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 比不飞翔鸟类的多。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 锻练的人多。在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细胞比衰 老或病变细胞的线粒体多。为什么?叶绿体(双层膜

4、)是绿色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 主要场所。2.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分布形态结构双 层 膜外膜内膜基 粒基 质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都能半自主复制)含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含与有氧呼吸有关酶片层膜堆叠成圆柱形,含色 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是一层光滑的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椭球形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基粒位于嵴上面基粒位于嵴上面内质网(单层膜)是由膜连接 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 质合成和加工(粗面),以及脂质 合成(滑面)的“车间”。3.内质网4.4.核糖体核糖体核糖体核糖体有附着型的、有游

5、离型的,是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高尔基体(单层膜)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 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 “发送站”。与动物细胞的细胞分泌物的 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形成有关。5.5.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 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6.6.溶酶体溶酶体7.7.液泡液泡液泡液泡主要存在于主要存在于 植物细胞中,内有细植物细胞中,内有细 胞液。含有糖类、无胞液。含有糖类、无 机盐、色素和蛋白质机盐、色素和蛋白质 。调节植物内环境,。调节植物内环境, 维持渗透压,保持细维持渗透压,保持细 胞的坚挺。胞的坚挺。8

6、.8.中心体中心体中心体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 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 心粒及周围的物质组成,与细胞的 有丝分裂有关。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观察课本P46图3-7,思考下列问题。1、找出动、植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比较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不同相同2、在光学显微镜中都能观察到这些结构吗?有中心体,无叶绿体、 液泡,无细胞壁无中心体,有叶绿体、 液泡,有细胞壁不能。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结构。均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均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溶酶体膜结构分 布其 它主

7、要功能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溶酶体双层膜双层膜无膜结构无膜结构单层膜单层膜单层膜单层膜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动物和低等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加工和运输的通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参与细胞分泌参与细胞有丝分裂水和养料的仓库 维持细胞形态水解酶的仓库基粒、基质、酶 色素、DNA嵴、基质、 酶、DNA色素、糖类 无机盐等各细胞器的比较表课堂例析【例1】植物细胞内合成葡萄糖和蛋白质的细胞器分别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核糖体和叶绿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 D.高尔基体和核糖体【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而葡

8、萄糖是光合作用的 产物。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例2】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 运输到细胞外的分泌物质。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 体合成的( )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B.有氧呼吸的酶 C.胃腔中,起消化作用的胃蛋白酶 D.性激素【解析】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有氧呼吸的酶是 在线粒体内起作用,它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一样,虽是蛋白质 ,但不分泌到细胞外;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只有胃蛋白酶是 在胃腺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分泌到胃腔中起作用的蛋白质。课堂例析【例3】 (09海南)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 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

9、以表达出来 B.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 类相同 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叶绿体类囊体堆叠 形成基粒 D. 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课堂例析1.2、如果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 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 ,这个CO2分子穿过的膜的层数至少是( )A . 5 B . 6 C . 7 D . 81、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 是( ) 线粒体 核糖体 叶绿体 细胞核 内质网 中心体 高尔基体 A. B. C. D. DB课堂演练3、水稻根细胞中,含有少量DNA,并与能量转换有 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10、和线粒体 B、线粒体C、叶绿体 D、核糖体B课堂演练4、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 )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乳腺细胞 D红细胞C5、将下列细胞器和相关的功能连接起来细胞器名称 细胞器的功能 中心体 分解衰老死亡的细胞,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线粒体 合成蛋白质 核糖体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溶酶体 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液 泡 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 高尔基体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维持植物细胞内的形态课堂演练思考1、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有 2、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有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 4、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5、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6

11、、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7、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8、含有遗传物质DNA的细胞器 9、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课后练习:课本P50 13题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阅读:P48课本资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讨论:1.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 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 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 ?能量由哪里提供?核糖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需要,主要由线粒体提供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概念: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 ,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具双层膜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膜具单层膜的: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不具膜的:核糖体、中心体2.功能: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 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 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 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 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 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 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3.与生活中的联系:透析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