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7387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8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解读 宁 波 求 真 学 校二OO九年八月一、一、 的目的指向的目的指向v厘清教学管理的要点 明确操作底线v倡导指导性的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v引导管理活动的实践创新 积累管理智慧v开展教学管理的视导 规范办学行为二、基本结构二、基本结构v课程管理v教学常规管理 v教师专业发展管理课程计划与执行课程计划与执行1-101-10 课程资源课程资源11-1211-12备课管理备课管理15-1715-17 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13/17-1813/17-18 作业管理作业管理19-2219-22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23-2523-25 学业评价学业评价26-2926-29教师

2、研修的管理教师研修的管理30-3430-34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35-3635-36第一章 课程管理课程计划的执行v 第一条 校长是学校实施课程的第一责任 人,要全面了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任 务,承担一定的教学和教学指导任务,在课 程实施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教 师科学实施课程。v第二条 学校应选用国家或省级教材审查委员 会审定通过的教材和课程辅助资源。v第三条 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课程。不得 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总课时数。不得随意增 减各门课程的规定课时。因开展教学实验, 需要增减课程和课时的,须经县级或县级以 上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批准,并报市级教育行 政部门备案。v第四条 重视学生

3、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保证自修课、实验课和实践活动的学习时 间,教会学生合理支配课余时间。严禁以任 何理由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学科教学。v第五条 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逐步提高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 资源,进行教学内容处理的能力。v第六条 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 培养。要尊重少年儿童的学习特点,尊重学 科教学的特有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 材施教,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和辅导。v第七条 初中阶段要重视小学与初中知识、学 习方法的衔接,控制教学进度。不得以增加 复习时间为由,挤占非考试课程的教学时间 或提前结束课程。非毕业班的复习课时间不 超过10%。各门课程

4、应在落实核心知识的基 础上,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引导学生学以 致用。第八条 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坚持“健康第一 ”的原则,保质保量地实施体育和艺术课程。 要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周参 加课外艺术活动2次,让每位学生在义务教育 阶段能较好掌握两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与一 项艺术技能。v第九条 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规划、实 施与管理,组建能全面协调各部门的综合实 践活动教研组和以班主任为骨干队伍的课程 指导团队,开展相应的校本研修活动,引领 全校教师积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v第十条 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积极利用校 内外资源,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学校课程,拓 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

5、的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地方 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统筹安排。要加强与校外公益性教育机构的沟 通和联系,有计划地组织校外人士帮助学校实 施相关课程的教学,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 制度化。v第十一条 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 活动基地等的建设和管理,为各门课程的科学 实施提供条件保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 学习创造丰富的资源环境。v第十二条 建立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管理制度。 开发与积累各门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等课程资源,以及教学设计、课件、 课例、习题、教学研究案例等教学资源,建立 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机制与共享平台。第二章

6、教学常规管理v第十三条 建立教学调研制度,针对教学常规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由学校管理者和骨 干教师组成的教学调研组,定期开展教学调 研活动,关注常态课堂的教学质量。要重视 调研后的反馈、交流和行为跟进,强化常规 管理的指导功能,使教学调研同时成为管理 者与教师共同研修的过程。v第十四条 备课管理要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备 课习惯,克服对教学参考资料的过度依赖。 要把重点备课与一般备课相结合、规范教案 与特色教案相结合,使备课成为教师个性化 的日常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要以教师独 立备课为前提,重在提高每位教师的独立备 课能力。v第十五条 备课检查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认真 做好课前教学准备,自觉提

7、高教学设计能力 。备课检查应重点关注教师的单元整体备课 能力、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能力、学习活动 的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基础和需要的分析 能力、课堂练习和反馈的设计能力和对教学 设计的反思能力。v第十六条 备课检查要与课堂教学调研相结合 ,重点考察教师的教案设计与课堂教学的一 致性。教案写作要求应讲求实用,尊重不同 层次教师、不同学科的特点。新教师的教案 要重点关注规范性和有效性,有经验教师的 教案应突出研究性和创新性。备课检查的结 果要以指导的方式及时反馈。v第十七条 要认真落实各科教学规范,积极探 索“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坚持因材施 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及时诊断学生学习 情况,开

8、展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关注学生独立 思考的质量,营造积极互动、平等对话的课堂 文化。v第十八条 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科教学目标的 实现和学生行为的变化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关 注教学的针对性、学科的特殊性和目标达成的 全面性。要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 堂内安排一定的练习时间;要引导教师重视学 科综合性学习,关注课堂教学的拓展,指导学 生在课外开展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 知识的能力。v第十九条 建立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 作业检查制度,促进教师运用作业来改进学 生的学习过程。要对教师的作业布置、批改 和分析等进行检查和指导,要及时反馈检查 结果,组织关于作业的研讨,让教师明确布 置作业

9、的目的,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减少作 业量。v第二十条 要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 实际布置作业,注意作业的适切性和层次性 。作业难度和题量要适当,意图要明确,形 式宜多样。成册的作业要认真研究,慎重选 择,宁少勿多。小学阶段提倡课内完成作业 。鼓励教师精选和创编作业,随着年级的上 升,逐步增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作业比例 。教务处要会同班主任加强各学科作业总量 的控制和协调,对于学科基础不均衡的学生 ,各科作业的重点和数量应有所差异。 v第二十一条 要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和 准确性。要使用明确、实用的批改符号, 增加激励性批语,保证批改的正确率。根 据作业性质及学生实际,灵活使用各种批 改形式,

10、做到有作必改,有改必评,引导 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提高教师分 析学生作业错误原因的能力,养成以作业 分析结果为依据改进教学的良好习惯。变革改作方式,追求个性实效(1)因材施教,作业布置合理化因人而异,分层布置基于实际,精选习题( 2)灵活机动, 批改方式多样化全批不全改 重点批改 面批面改 自批自改 互批互改 专项批改v第二十二条 要指导教师及时反馈作业批阅结 果。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记录、 分析,共性问题及时在课堂上讲评,个别问 题单独交流。讲评作业时,练习本和测试卷 必须发回到学生手中。要引导学生从作业中 分析学习得失的原因,以便学生更好地开展 后续学习。v第二十三条 要重视

11、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 习方法的指导,制订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 常规,开设学习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掌握 预习、上课、作业、记笔记、复习整理的方 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养成学生自觉 参与、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要促进学生获 得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v基础性阅读,知识整理v扫描式训练,诊断问题v针对性突击,查漏补缺v适应性操练,积累经验v调节性整理,复述回忆学习指导复习v积极的学习体验v及时准确的自我诊断v克服学习困难的针对性措施v持之以恒的学习意志v调整学习方法与状态的灵活性学习指导学习品质培养v第二十四条 建立针对学困生的导师制度。 要特别关注“后20%”的学困生。在课堂教学 和作业指导中,要关

12、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提问和练习,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要认真分析每个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缺 陷,制订个别化的辅导方案,通过个别指导 和同学互助等措施,激发其学习兴趣,纠正 其不良学习习惯,弥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的缺陷。学习困难生的指导补差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指导环节采取保底措施 ,通过个别沟通与及时评价防止差距的拉大;要在诊断分析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薄弱环节的基础 上,帮助制订改进方案,施以必要的个别辅导;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重点在于激发学习兴趣,纠 正不良学习习惯,弥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缺陷。v第二十五条 要重视培养学科“尖子生”。对学 有余力的学生,要设计适当的学习任务和作 业,

13、重点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能 力,发展他们的特长。不能以单纯增加教学 内容与提高教学难度为手段,增加他们的学 习负担。注意“尖子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 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交流合作意识。学有余力学生的指导培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指导不在于教学内容的增 加与教学难度的提高,而是 “把知道的东西说出来”,促使知识形成体系并 融会贯通; 要通过综合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综 合运用能力和综合思维; 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自学作业,促使学生自学能 力的提高,并建立自主学习的空间与习惯。 强调各门学科的均衡发展。v第二十六条 各门课程的学业评价要体现本门 课程的性质。要建立学科过程性评价机制, 关注各学

14、科的基本能力的形成过程,逐步实 施分项等级评价,发挥学业评价的诊断、改 进和激励功能。v第二十七条 建立学科考试的评价分析制 度。严格命题规范,提高命题质量,遵照课 程标准,倡导“能力立意”。考试和教学应紧 密结合,促使教师在研究命题的过程中提高 教学能力。试题要适合学生实际,体现正确 的学习导向。小学高段期末测验的难度系数 须在0.8-0.9,初中期末测验的难度系数须在 0.75-0.85。要控制测验的次数,每学期只组 织一次综合性测试。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 不得进行校级以上的书面统一测试。v第二十八条 认真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要改变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办法,关注学 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

15、、交流合作能力、身 体素质、审美情趣和劳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 发展,引导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v第二十九条 科学利用考试和测验分数。不准 以任何形式进行成绩排名以及强化成绩排名 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要降低小学阶段课程评 价中纸笔测验的权重。日常学业成绩报告应 采用等级制,淡化相对评价和分数。阶段性 的学业评价应重在获取改进教学的信息和证 据,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教师的答题 情况分析能力,使教师能根据考试结果分析 ,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出现思维障碍的 原因,提出后续教学的改进措施,对不同学 生提出有效的学习建议。第三十条 要健全教师研修工作的管理机制 。重视教师研修的整体部署,加强对教研组

16、、备课组等研修组织的管理与指导。校领导 应分工负责联系学科教研组,参与并指导学 科研修活动。建立教研组长工作例会制度, 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和提高教研组长的管理 、策划和指导能力。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 v第三十一条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 等教师研修组织,要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 ,突出研修功能,建立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 与解决机制,构建对话、合作、反思、共享 的研修文化。v第三十二条 教师研修的重点是执教能力和 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研修活动要重视引导 教师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规范,提高课堂教 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研修的内容包括解读 课标和教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 置与批改、学生学习诊断、学业辅导、过程 性评价、考试命题研究等。v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