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694944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ATWE 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参数理解与选择( 一) 可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无地下室时填0。 7. 壳元最大边长:是墙元细分时需 要的一个参数。程序限定1-5,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 响。 4 8 、 9 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 9 度时的高层建筑,对其平面规 则性进行判定。再在真实条件下计算一. 总信息 1.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一般情况下取0,平面复杂(如 L 形、三角形)或 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 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是按 0、 45 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的最大地震力方向大于15 度时,可按该方向角输 入计算,配筋取三者的大值。 2

2、. 混凝土重度( KN/m3 ):一般框架结构取25,框剪结构取 26,剪力墙结构取 27。 3. 钢材重度:一般取78。 4. 裙房层数: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 - 高规 4.8.6 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 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5. 转换层所在层号:层号是计算层号。 6. 地下室层数:指上部结构同时进行内力分析的地下室部分层数。当地下室局 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无地下室时填0。 7. 壳元最大边长: 是墙元细分时需要的一个参数。程序限定 1-5 ,隐含为 2。对 于一般工程可取 2,

3、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可取得小些如1.5 或 1.0 。 8.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在为配筋而进行的工程计算中,对于多层结构,由于剪 力墙相对较少, 工程规模相对较小, 应选“出口”, 而对于高层结构, 由于剪力 墙相对较多,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可选“内部”。 9. 结构材料信息: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 10. 结构体系: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复杂高层; 板柱剪力墙。 11.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竖向荷载即不计算竖向力;一次性加载主要用于 多层结构,因为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 模拟施工方法计算;模拟施工加载1

4、 主要用于一般的多层、高层建筑,- 高 规5.1.9 高层建筑进行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分析时,柱、墙轴向变形宜考虑施工 过程的影响。 施工过程的模拟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简化方法;模拟施工加载2 不能用于上部结构的计算,对于高层框剪结构在上部计算时采用模拟1,在基础 计算时采用模拟 2。 12. 风载计算信息:不计算或计算X、Y两个方向。 13. 地震力计算信息:不计算;计算X、Y两个方向;计算 X、Y、Z三个方向。 - 抗规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 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抗震措施, 当

5、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 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 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 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 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6、;抗 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 时不应降低。 - 抗规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 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 抗规 5.1.1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 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 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

7、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 8、9 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 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注:8、9 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 抗规 5.1.6 结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6 度时的建筑 ( 建造于 IV 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 结构房屋等,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2 6 度时建造于 IV 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 度和 7 度以上的建筑结构 ( 生土 房屋和木结构房屋等除外), 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 注: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抗震验算应符合有关规定。

8、 - 高规 3.3.2 高层建筑结构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 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 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 水平地震作用; 2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 不均匀的结构, 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 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 8 度、9 度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 用; 4 9 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14. 结构所在地区:即建筑所在省份。 15.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的假定:主要用于计算刚度比、位移比和周期

9、比。 对于有弹性板和板厚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刚度比, 找出薄弱层; 计算位移比和周期比, 对其平面规则性进行判定。 再在真实条件下 计算,检查原薄弱层是否得到确认,并计算结构的内力和配筋。 - 抗规 3.4.2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 好的整体性; 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 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 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当存在表 3.4.2-1 所列举的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2-2所列举的竖向不规则类 型时,应符合本章第3.4.3 条的有关规定。 表 3.4.2

10、-1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表 3.4.2-2 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不规则类型 定义 侧向刚度不规则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 ,或小于其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 的 80%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等)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 等)向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 抗侧力结构的层面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二风荷载信息 1. 地面粗糙程度类别: - 荷规 7.2.1 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 粗糙度类别按表7.2.1 确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11、: 一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一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一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2.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 荷规 7.1.2 基本风压应按本规范附录D.4 中附表 D.4 给出的 50 年一遇的 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 。 对子高层建筑、 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 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 荷规3.2.2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的规定采用。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

12、层建筑,其基本风压应按 100 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3. 结构基本周期: 宜取程序默认值, 如果程序计算出的结构基本周期与程序默认值相差较大,可在 此处重新输入进行计算。 - 程序按高规附录B.0.2 输入或用户按 高规 3.2.6 的表 3.2.6-1注或 荷规 7.4.1 附录 E输入。 4. 体型变化分段数: 程序限定体型系数最多可分三段取值。 5. 各段最高层号: 按实际情况填写。 6. 各段体型系数: - 高规 3.2.5 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s 可按下 列规定采用: 1 圆形平面建筑取 0.8 ;2 正多边形及截角三角形平面建筑,由下式计算: 0.8+1.

13、2/ n,n 为多边形的变数。 3 高宽比 H/B 不大于 4 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建筑取1.3 ; 4 下列建筑取 1.4 : 1)V形、Y形、弧形、双十字形、井字形平面建筑; 2)L 形、槽形和高宽比H/B大于 4 的十字形平面建筑; 3)高宽比 H/B 大于 4,长宽比 L/B 不大于 1.5 的矩形、鼓形平面建筑。 - 荷规 7.3.1 7. 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默认值为0.5 。 - 混凝土规第 9.1.1 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9.1.1 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表 9.1.1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14、70 框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 现浇式 55 35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40 现浇式 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注: 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 框架- 剪力墙结构或框架 - 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 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 抗规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 适当部

15、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 抗规 6.1.4 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3.4 节规定的不规 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 当高度不超过 15m时可采用 70mm ; 超过 15m时, 6 度、7 度、 8 度和 9 度相应每增加高度 5m 、4m 、3m和 2m ,宜加宽 20mm 。 2) 框架- 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 项规定数值的 70% ,抗震墙结构 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 50% ;且均不宜小于 70mm 。 3)

16、 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 度确定缝宽。 2 8 、9 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高度、刚度或层高相差较大时,可在缝 两侧房屋的尽端沿全高设置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每一侧抗撞墙的数量不应 少于两道,宜分别对称布置,墙肢长度可不大于一个柱距,框架和抗撞墙的内 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并按不利情况取值。防震 缝两侧抗撞墙的端柱和框架的边柱,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 - 高规 4.3.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结 构不规则,不设防震缝。当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而又无法调整其平面形状和结 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则的结构时,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 单元。 - 高规 4.3.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