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7948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6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夏长森 等 编 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09年第24次印刷施美 英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联系地点:仙林校区行敏楼221室E-mail:交友三原则:平等 信任 尽力而为 愿做同学的忘年交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 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2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出发点和对象; 3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 形成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形成条件 历史条件:19世纪中叶,无产阶 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的历史 舞台, 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 1825年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

2、矛盾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 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标志理论来源: (1)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主要来源 经济(economy ) 指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社 会经济制度; 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指一国的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商 业、交通运输等部门; 日常用语。指生产、生活上的节约、节省, 讲经济效益。 色诺芬的经济论BC430-BC355 英国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主要来源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2)空想社会主义 也是理论来源之一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

3、义政治经济学的 发展、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范围,建立广义的政治经济学;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内容,创立了帝国主义学说 ;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领域,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 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 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的研究和认识。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年大会上的讲话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西方政治经济学

4、的区别n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n1研究对象不同 n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 间、人与自然之间两种关系,而人与自 然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人与物、物与物 之间两种关系。 n政治经济学以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n西方经济学以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 系为研究对象 2研究目的不同 西方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现象的研究 , 着重研究如何优化配置稀缺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透过经济现象 研究人类社会生产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出发点 参见P1 物质资料的

5、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 劳动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两方面。生 产 方 式人与自然人与人生产力劳动者生产资料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劳 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自然物生产物生产工具基础设施 能源设施生产关系生产交换 分配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 用中研究生产关系 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 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任务 一、什么是经济规律 1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 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特点 首先,经济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独立 存在; 其次,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 再次,发现和运用新的规律时,更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 条件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发生作用的过程 是客观的。 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o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o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o阅读与讨论相结合 o听课与适当作笔记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