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65219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世界主要国家市场模式的变革趋势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田春生 【内容提要 】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各国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加快 对本国经济模式的调整,调整、改革与完善是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变革的基本趋势。与过去 的几十年相比,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悄然改革和发生变化。美国经济模式以其 “新经济”而独显风采,在今后的若干内将保持其“模式优势”;欧洲、日本的经济模式将会 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促增长,但不会完全趋向“美国化”;中国和越南的市场化程度正在不断得 到提高,但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和越南仍然是转型国家或者“半市场经济”,以中越 为代表的社会

2、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将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独树一帜,“市场化”将在以中国 和越南为代表的转型国家得到更大的发展。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自己的经济运行模式, 个别小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措施初见成效;世界上的“市场经济模式”将会更显各自的特色,经 济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将成为 2 1世纪全球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特点。使本国经济体制不 断适应多变的世界经济和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既是各类经济模式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经济模 式不断调整与完善的主要动因。 引言 自 20 世纪 90年代起,随着中央计划经济的全面瓦解,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实行了市 场经济模式。可以说,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成为现实。在这样的背景

3、下,人们对于经济模 式的比较研究,就从过去关注不同体制的经济模式,转向对不同市场经济模式优劣的探讨。就世界主要国家市场经济模式而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在全球的蓬勃发展,也在推 动世界各国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变革。可以认为,经济全球化加速度的一个结果就是:各国都在 主动或者被动地加快对本国体制和模式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变化。本文将考 察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新变化,探讨全球化进程中市场经济模式的变革趋势。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主动或 者被动地加快对本国经济的调整,实施改革性措施。 1现代市场经济的模式类型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大多是在

4、二战以后逐渐成型的。但是,只是在 20世纪的 90年 代初期,“只是当大多数中央计划经济国家都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之时,数不胜数的各种各样 的资本主义模式,才引起人们日益增加的兴趣,谈论各种资本主义模式已成为时尚”。 冷战结束以后,在对各种经济模式的探讨中,最受关注的还是美英模式和欧洲模式这两种经济模 式。 美英模式被广泛称为“盎格鲁- 撒克逊模式”。“盎格鲁- 撒克逊模式”也被称为“新美国 模式”,它是指 8 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发动新保守主义革命后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欧洲 模式被认为是“莱茵模式”,“莱茵模式”是指莱茵河流经的国家,即瑞士、德国、荷兰等西 欧国家,也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所奉

5、行的经济模式。法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米歇尔. 阿 尔贝尔认为,从资本主义基本社会经济体制方面看,资本主义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即“新美 英关于好的(和坏的)模式的指南,英国经济学家1999年 4月 10日。 美日德经济模式的比较,英国经济学家1994 年 10月 8日。原载参考资料1994年 10月 30日。 2国模式”(新美国资本主义)和“莱茵模式”, 按照他的界说,“新美国模式”兴起于 80 年 代,是随着里根当选总统以后逐渐形成的,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在美国采取一系列举措,引进保 守主义政策。在里根当选之前,从罗斯福到肯尼迪,历届美国总统所搞的资本主义,非常类似 于欧洲所推行的社会民主主义。

6、里根于 1980 年当选 美国总统,撒切尔夫人干 1979 年当选英 国首相,这两个人同时在各自的国家推行新的保守主义革命, 这种新的保守主义的主要特征 就是推行最保守的资本主义价值,这两个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价值世界。而“莱茵模式”主要在 欧洲大陆国家里运作,“莱茵模式”遍布于莱茵河谷的所有国家,这些国家处于莱茵河流经的 地域,从奥地利到荷兰,包括今日属于欧元区的大陆欧洲所有国家。 除了以上这两种经济模式外,瑞典或北欧模式也被视为一种模式类型。芬兰成为一种可以 推荐给它的欧盟伙伴的发展模式。同时,近 2- 3 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于荷兰经济模式也颇为看 好,认为“荷兰模式”提供了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

7、。这种模式介乎与美英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与欧洲大陆的社会福利经济模式之间。在对亚洲经济模式的研究中,学术界一般认为有“日本 模式”和“东亚模式”两种类型,这两种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面比较相近,过去被认 为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由此可见,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之间不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事实上,在战后以来的时 期,这些国家的经济模式一直在不断地变化。 2调整、改革与完善是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变化趋势。与过去的几十年相比, 作为一个整体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悄然变化: (1)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在不同时期的互动、变换和制约作用,成为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完 善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市场模式的调整与

8、完善的重要方面。 尽管市场经济都是“混合经济”,但是市场经济模式的构成及其运行在各不相同的经济 模式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可以归结为: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 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比重及其作用、经济决策机制和政策目标等方面,由此而构成了(国 家)政府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不同的作用范畴。如果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国家(政府)或者 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范畴,它们各自扮演何种角色,国家(政府)干预与市场配置的规模 与强弱,实际上成为人们区分不同经济模式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 义从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重要特征就在于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出 现

9、了由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全面的宏观调节。二战后,这个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异,特别是 随着日本和东亚国家(地区)经济的崛起,人们对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在世界银行对东亚经济发展动因进行讨论时,将主张促进市场效率的观点称为“亲善市场 论”,而把认为政府干预对经济起推动作用的观点称作“国家推动发展论”。 在日本,一些研究机构也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战后世界经济所走的是两条道路,即“福利国家的道路和以 自由化为中心的道路”。 进入 8 0年代和 9 0年代,“全世界都在重新思考政政府”。人们对于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 作用表示担忧,而对于市场力量的作用有了更加实际的肯定。不同的研究结果认为

10、,工业国的 政府公共开支不是缩减,而是在扩大。1 9 9 0 年,工业国的公共支出平均占 G D P的 4 4 . 8 % , 而到 1 9 9 6年则上升到 G D P的 4 7 . 2 % 。在这项报告中还提出,“对当前政府规模削减度进行评估的 一个便利的基准点是 1 9 6 0 年公共开支的水平,公共开支总额也许能够削减到 G D P 的 3 0 % 以 下,而不必过多地牺牲社会经济目标。”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主要用于增加对教育、医疗卫 生、培训以及可以使社会指标显著改善的其他社会规划的目的,但是,政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 参见法米歇尔. 阿尔贝尔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

11、99年版;Ellen L. Frost “The American Model ” ,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ashington ,1998; Anita B. Pfaff: “ Rhenanian Capitalism: The Wellfare State of Western Europe ”, 1998.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年版。 日 工业新闻1996年 4月 3日。 3使经济业绩得到较大改善,或者并没有带来 更大的社会进步。 在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指出,不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项

12、重要评价认为,政府在东亚“经济奇迹”中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绝大多数老牌工业国中,由于政府规模的扩大(政府支出占 G D P的比 重)而出现了福利国家的财政危机。 如果绝对地评价政府干预或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这样认为,在战后到 9 0年代的几十 年期间,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在不同时期的互动、变换和制约作用,成为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市场模式的调整与完善的重要方面。在最近的 2 0年中,一方面,政府 与市场这两种机制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方 式与协调的方面不同,从而形成世界上各不相同的市场经济模式。实践表明,在推动一国经济 发展的主导

13、力量方面,或是国家(政府)的作用较大,或是市场机制的力量更强。由于历史、 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等因素所致,对于不同的国家模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这两种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不会是等同的。 (2 )国营企业的私有化改革,使得发达国家公共部门大大缩减,亏损降低,竞争力和盈 利率增加。同时,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和改革成为世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发达国家的国营企业和公共部门的私营化改革始于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它最先风行于 英国,而后迅速蔓延到欧洲、美国、日本等所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国营企业和部门,大多 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或者政府垄断性部门,如铁路、航空、电讯、电力、能源、邮政等

14、。虽然 这些国家在实现私有化的范围和程度上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做法与效果还是明显的。主要包 括:第一,出售国有企业的部分股权,将部分股权出让给私人,由私人与政府共同持股;而卖 给私人的部分,既可能是卖给私人公司、银行以及其他法人机构;也可能是卖给本企业的职 工、或者社会公民;第二,对于政府不需要参与的企业,发达国家通常利用其发达的资本证券 市场,逐步地出售企业的国有股,直到完全实现私有化为止。例如,德国的联合电力矿山股份 公司过去是拥有大约 700 家企业的大型国营企业,1984 年通过出售股票,将国有股权降到 29.49%, 1987 年全部售出;第三,拍卖国有企业的有形资产,这是发达国家对国

15、有企业进行改 革最彻底的一种形式。其拍卖对象主要是竞争性行业中一些不能盈利的或者具有盈利潜力而当 时亏损的企业和基础设施。 经过对这些部门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兼并,使国有企业通过资本社会化的形式,从过去由国 家完全占有和经营,转变成国家与私人资本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占有。在欧洲一些国家, 这一私有化过程是比较长的,如英国大约持续了 1 4年;法国的私营化起步较晚,但当政府颁 布了私有化法令后,立即有 6 5家公司实行私营化。截止到 1 9 9 4 年,西欧各国提出的私营化项 目总金额大约 3 5 0 0亿马克,至少占到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 2 % 。在日本,这一私有化动作 较大的有日本国铁的私

16、有化,1 9 8 7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也实行了私有化。 就这一意义上的私 有化而言,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私有化的效果是显见的。其一,政府从私有化中获得可观的财 政收入,如英国政府从出售股权中直接获得的收入达 8 0 0亿英镑。其二,扭转了国营企业长期 亏损的局面,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例如在英国,实施股份制改造的 4 0家企业,都已经消除亏 损,企业利润得以增加;其三,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改善。日本的国铁于 1 9 8 7年实行民营化改 革,实行按经营区域组建 7家并列的公司,由此形成各家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不仅经营作风 和服务质量得到改善,而且,第一年就扭亏为盈,到 1 9 9 6 年,利润总额达到 8 2 4 亿日元。 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注意到了发达国家自 8 0年代推行私有化以来微观经济、特别是公 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趋势。文章指出,在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全面推进以“私有 化”为核心的改革时,美国的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