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4987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 目 录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 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 第一篇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第二章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十一 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要目标: 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7.5%,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 劳动力各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在5%

2、。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 基本平衡。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 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占国 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 人员比重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自主 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到2%,形成一 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 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 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 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率提高到60%。 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率提高 到47%。各具特色的区

3、域发展格局初步形 成,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 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国民平均受 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公共卫生和医疗服 务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23亿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0%以 上。贫困人口继续减少。防灾减灾能力增 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全国总人口控 制在136000万人。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 公顷,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保障水 平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 达到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市

4、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行政管理、 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文 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突 破,市场监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 高。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更加协调,开放 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 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 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 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 新进展。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思想道德建设进一 步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规划指标的属性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人民的根 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凝聚人

5、民意愿的国 家战略意图,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 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 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 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 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 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 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 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 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 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中央政府 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 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 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 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 ,要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 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 实到有

6、关部门,其中耕地保有量、单位国 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减少等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 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章 改善农村面貌 第七章 培养新型农民 第八章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第九章 深化农村改革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章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第十一章 振兴装备制造业 第十二章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 第十三章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 第十四章 提升轻纺工业水平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四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十六章 拓展生产服务业 第十七章 丰富消费服务业 第十八章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7、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 第二十二章 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三章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强化资源管理 第二十六章 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十九章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深化体制改革 第三十章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十二章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第三十三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8、 第三十四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九篇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三十五章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第十篇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 第三十八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三十九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十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第四十二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第十一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十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十二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十三篇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四十五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十四篇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四十六章 建立

9、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第四十七章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 第四十八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第四十六章 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 机制 本规划提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的发 展方向,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的发展重 点,是对市场主体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 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各级政府要维护公 平竞争,严禁地方分割和部门保护,不得 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不得干预市场机 制正常运行。 本规划确定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 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 向机制努力

10、实现。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 新和完善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国 有企事业单位要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本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 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 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基础科 学与前沿技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国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承 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 资源全力完成。 本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保护生态环 境、资源管理、保护知识产权、调节收入 分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 权益、社会建设和管理等的要求,主要通 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 段,并辅之以经济手段加以落

11、实。 本规划确定的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 责,必须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加 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将改革 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不失时机地推 进,并注重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用 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第四十七章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 据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 ,按照公共财政配置的重点要转到为全体 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向,合 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 围。 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是:农村义 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农业科技推广、职业 教育、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就业、社会 保障、减少贫困、计划生育、防灾减灾、 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基础科学与

12、前沿技 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能源和重要 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污染防治、生态保护 、资源管理和国家安全等。 重点支持的区域是: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 开发区域,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库 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 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和制定鼓 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 进就业和再就业、促进科技发展和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振 兴装备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健康发展的税收 政策。 按照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在经 济发展和财力增加基础上逐步增加中央政 府投资规模。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整 合政府投资,改进投资方式,加强项目监 管

13、。 加强和改进产业政策工作,增强对国内产 业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统筹,加 强信贷、土地、环保、安全、科技等政策 和产业政策的配合,采用经济手段促进产 业发展。加强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薄弱环节的扶持,重点支持研究开发,培 育核心竞争力。按照适度偏紧原则调控高 耗能产业规模,控制生产能力盲目扩张。 按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 调动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主要使用海路进 口资源的产业在沿海地区布局,主要使用国内资 源和陆路进口资源的产业在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 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 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依法

14、淘汰落后工艺技 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 条件的企业。 中央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 新农村建设 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 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 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 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 种工程等。 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劳 动力技能培训,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基层 公共卫生、社会福利、公共文化和体育设 施,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就业服务,社区 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设施,安全生产 监管、煤矿安全监察设施及支撑体系,防 洪、气象、地震等防灾减灾,采煤

15、沉陷区 治理,贫困地区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生 态移民,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等。 资源环境 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地质勘查,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治理,节 能节水节地,循环经济示范等。 自主创新 知识创新工程,重大科学工程 及科技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技 术装备自主研发及国产化,资源节约技术 研发和推广等的示范。 基础设施 国家铁路、国家高速公路、重要 港口和航道、枢纽机场和重要支线机场、 空管设施,南水北调、治理等重 大水利工程,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战略物资储备,可再生能源,城市供水 管网、燃气和集中供热设施,城镇污水和 垃圾处理设施等。 第四十八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 的跟踪分析,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