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4740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7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 3 3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3 分)祈( )祷 ho( )鸣 妇 r( )皆知 选 pn( ) 污秽( ) 目不 ku( )园2、 解释文言加点字(4 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即更刮目相待 关山度若飞 赏赐百千强 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 3、 诗文默写(8 分)(1) ,思而不学则殆。 (2) ,小桥流水人家。(2) ,关山度若飞。 (4) ,寒光照铁衣。(3) ,当窗理云鬓, (5

2、)不闻机杼声, 。(6)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立下了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B、汽车驶过江阴长江大桥,我站在车窗前,看到了正在桥头日夜站岗的战士。C、老师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5、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2B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 ,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C纵然马革裹

3、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的空白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 ;你高傲时, ;你莽撞时, ;你跌倒时, 。它呼唤你稳重 它呼唤你谦虚 它呼唤你挺立 它呼唤你清醒 A. B. C. D. 7、名著阅读(5 分)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 2 钱。第二天的生意不惜;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菅是怎样的疼碥。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越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上文节选

4、自 名著 ,文中的“他”(主人公)是 。作者通过主人公拉车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 的性格二、阅读与赏析(33 分)(一) (4 分)寒塘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8.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4 分)(1).“寒塘坐见秋”中的“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说说好在哪里?(2 分)答: (2).“一雁度南楼”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 分)答: 3(二) (10 分)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

5、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序于石扬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是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为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注释】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 、 “石扬修”都是人名。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涪陵:地名。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已:同“以” 。不诬:不假。9、下列加点“之”与“鲁直之字近于俗”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下车引之 B主人处处款之 C大

6、兄何见事之晚乎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饭罢 _ 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_几废寝食 _ 山谷曰:“何故?” _11、翻译下列句子(2 分)自是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翻译:_12、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 ,是有哪些原因促成的?(2 分)_(三)一个礼物换回另一个礼物(8 分)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孩子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个足

7、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4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三年后,这位 17 岁的男孩在第六届足球世界杯上独进 21 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一个原

8、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13.文中哪句话能看出小贝利很有足球天分?(2 分) 14.本文最后一段说的“爱心” ,在文中具体体现哪三种?(3 分)15.题目中“一个礼物”指 “另一个礼物”指 (2 分)16.本文最后才交代男孩的名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1 分)(四)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11 分)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

9、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他挑了一兜蜜桔

10、,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5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 50 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

11、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 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7、选文中的“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18、说说选文第段划线句是什么描写,并分析它的作用。(3 分)描写,作用: 19、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2 分) 20、请赏析选文第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