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1045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3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理财第三讲税收筹划(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 张艳英 E-mail:个人理财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第三讲个人理财税收筹划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税收筹划的含义与特征、种类、 各种个人所得税税收的计算 理解:个人金融理财税收筹划 了解:个人非金融理财税收筹划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税收筹划的含义与特征、种类、各种个 人所得税税收的计算 教学难点 各种个人所得税税收的计算教学方法 讲授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 税收筹划的含义 个人理财税收筹划 案例分析 综合实训案例导入例2:职工A 年终奖 6000元 扣税300元,实拿 5700元职工B 年终奖 6001元 扣税575元,实拿5426元例1:教材引言(季节性企业工资的发放)税收筹划,指在纳

2、税行为发生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作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纳税和递延交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定 义个人所得税是唯一的完全以自然人为纳税人的品种税收筹划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区别 2、目的性原则:减轻税负、延缓纳税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3、规划性原则:税收具有政策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为客户进行税收筹划不能只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的 唯 一标准,应该着眼于实现客户的综合利益目标小链接: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区别偷税是一种公然违反税法规定,与税法相对抗的行为。主 要手段表现为纳税人通过有主动隐匿有关纳税情况和事实

3、, 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目的,其行为具有明显的欺骗性质。 漏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或者缺陷,通过对经营及财 务活动的精心安排,以期达到纳税负担最小的经济行为。比 如我国的一些企业为了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的税收优惠,从 国外请来客商,不要其投资,只借其名义,成立所谓的外商 投资企业。一边享受外商的优惠,另一边,进行的却是内资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显然,避税行为是违背了税法优惠政策 制定时的精神和意图,是不符合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的。 税收筹划从形式到内容是完全合法的,反映了国家税收 政策的意图,是税收法律予以保护和鼓励的。第二部分个人理财税收筹划个人所得征税的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

4、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免税的范围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还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开放式基金、信托产品、教育储蓄)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与理财有关:分红类保险)个人所得免税

5、的范围(了解)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个人所得税率的基本规定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6、。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500元的 5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15375 前例2讲解 职工A: 年终奖是第一级上限500元12=6000元,那么他应 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6

7、000元(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 奖金)5%(适用税率)0(速算扣除数)=300元,实际 拿到的奖金为6000元300元=5700元。 职工B: 年终奖6001,超过第一级上限500元12=6000元, 由于超过500元适用第二级税率10%及速算扣除数25,那么 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6001元10%25=575元,实际 拿到的奖金为6001元575元=5426元。个人所得税率的基本规定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

8、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个人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两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

9、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 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 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 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2000=6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00020%-375=825元。 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如何 缴纳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 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 用;

10、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 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例如: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1万元,其应 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10000-1000020%=8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800020%=1600元。 例题: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 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 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即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

11、 成(即税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 例如: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万元,其应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40000-4000020%=32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200030%-2000=7600元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 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2000 (1510)25125薪金劳务报酬的税务筹划 兼有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往往难以区分 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两者的区别主要是:

12、提供所得的单位与个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 充分利用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的这一区别,能达到节约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目的。尤其是对高收入人群,纳税筹划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实惠 工资、薪金、报酬税收筹划方式举例: (一)工资、薪金转化为劳务报酬 丁先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2008年10月获得某 类收入62500元。如果丁先生和该公司存在稳定 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其应纳所得税额(625002000)35 637514800。如果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则 按劳务报酬所得纳税,其应纳所得税额 62500(120)40700013000元。 可节税1800元。工资、薪金、

13、报酬税收筹划方式举例: (二)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资、薪金 李先生在一家婚纱影楼从事摄影师工作 ,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在繁忙的季节 李先生每月可以有上万元收入,而没生 意的月份则只能拿到1000多元的基本工 资,因此李先生到另一家公司兼职。如李先生只从单位领到了1400元的基本工资,而为兼 职单位做的工作特别多,该月获得了10000元的收入。如果李先生与兼职单位不签订合同,兼职收入应作 为劳务报酬项目;而1400元工资收入由于没有达到最低 缴税标准因此不需要缴纳个税。本月李先生需缴个税为 :10000(1-20%)20%1600元。如果签订合同,则需要将两部分收入合并按照工 资、薪金项目计算个税,

14、该月李先生应缴个税为: (1400+10000-2000)20%-3751505元(忽略社保及公 积金的影响)。 工资、薪金、报酬税收筹划方式举例: (三)劳务报酬和工资、薪金分开计算 依前例, 李先生单位的业务很多,该月的工资 约16000元;在兼职单位获得了3000元的收入。 如果李先生与兼职单位不签订合同,李先生4 月份工资、薪金部分需要缴纳的个税为:(16000 -2000)20%-3752425元;劳务报酬部分需要 缴纳的个税为:(3000-800)20%440元,总计 为2865元。 如果签订劳动合同的话李先生需要缴纳的税 费为:(16000+3000-2000)20%-37530

15、25元。 工资、薪金、报酬税收筹划方式举例: (三)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分别纳税 周小姐2008年8月获得工资薪金类收入40000元。 另外获得劳务报酬收入40000元。其工资、薪金 所得应纳所得税额(400002000)25 13758125。劳务报酬应纳所得税额40000 (120)3020007600元。该月共纳 税15725元。如果周小姐将两项所得合并为工资 、薪金所得纳税,则应纳所得税额(80000 2000)35637520925。分开纳税可节 税5200元。此外: 收入项目合理化 收入项目费用化 见教材P203204案例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 ,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16、1、计算每月奖金额=年终奖/12个月2、再查找相应的适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再用年终奖*适应税率; 例如:某人年终奖7200元, 1、每月奖金额=7200/12=600(元); 2、查找相应的适应税率为10%; 3、速算扣除数25元; 3、应交个人所得税=7200*10%-25=695元。案例假如一个人某月取得一次性奖金12000元,当月工资1000元,按照原政策的规定,在计算该奖金的应缴税款时,不再扣除费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应纳税款=1200020%375=2025元;而按新方法计算,奖金额除以12,其商数为1000,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应纳税款=1200010% 25=1175元。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税款相差8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