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9967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原理整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论和辩证法 的原理总结求索真理的历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1、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 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 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 的发展。 3、真理的属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 人平等。 (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 的条件和范围

2、。 (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 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 是相伴而行的。 4、认识的过程 【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 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 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立足实践,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 、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 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

3、一规律 (矛盾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 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 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 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 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方法论】 (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4、 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 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 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 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方法论】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统率着局部,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 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 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

5、至 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 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 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方法 【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 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 、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 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 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又要把各个要素联系起 来进行考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 物

6、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 道路和前途)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 曲折的。 【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 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又要做好充分的 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 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 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 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 (1)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 件。 (2)要果断抓住时机,

7、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 飞跃和发展。 (3)坚持适度原则。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 1、 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 )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 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 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 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 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或者这样表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注意: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

8、法 的前提。 4、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 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 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可 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历 史的具体的统一。【方法论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国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

9、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 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 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 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的解决。 【反对】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强调主要矛盾时的表述:强调主要矛盾时的表述: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 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坚持 重点论,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 要矛盾。7、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 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 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

10、面处于被 支配地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着 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要看 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反对】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 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 面决定的。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看问题要看 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观 【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 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 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 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方法

11、论】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2)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实现 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反对】把辩证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 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 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 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 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 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 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 观

12、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 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3、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 源泉。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补充:唯物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发 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 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