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9161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的目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课程与教学的目标2.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2.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2.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2.3.1普遍性目标取向 2.3.2行为目标取向 2.3.3生成性目标取向 2.3.4表现性目标取向 2.3.5四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比 较 2.4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2.4.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2.4.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 环节2.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v“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体现的是普遍 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是最宏 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 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 之中。v“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

2、”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 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 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分别具有 不同的教育目标。v“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 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 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2.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v第一,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 据。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内容的选 择)和“什么方法最有价值”(教学方法的选择) 均应以课程与教学目标为重要依据。v第二,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把课 程组织为怎样的类型(学科课程或经验课程, 分科课程抑或综合课程,必修课程或选修课 程),把教学组织为

3、怎样的形式(班级授课或个 别化教学),这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于课程与教 学目标,因为目标反映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 。2.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v第三,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课程实施 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创造性地实现课程 与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课程与教学 目标必然是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v第四,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课 程与教学评价是用一种标准对课程与教 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而课程与教学目 标则是这种价值判断的基本标淮。2.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v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 、教育宗旨)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因 此,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取 向。尽管教育史上不乏对“

4、价值中立的”课程 与教学目标的追求,但这种追求本身就体现 了一定的价值取向。所以,明确课程与教学 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就能够增强反省意识 ,提高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自觉性、自主 性。2.3.1普遍性目标取向v“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 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 ,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 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这 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教学 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可运用于所有教育实践。 v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大多属于“普 遍性目标”取向,其主要原因是在计划经济

5、体制背景 下,教育具有“国家主义”性格,教育只被视为社会 的一种上层建筑,因而缺乏相对独立性。 v“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 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教 育情境,所谓“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2.3.2行为目标取向v“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 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 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基本特 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用泰勒 的话说,“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 验和指导教学”。“行为目标”是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 独立而出现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这种目标取 向一度在课

6、程与教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v“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通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 缺陷,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 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师将其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 ”的形式陈述的时候,他们对教学任务会更加清楚明 了,便于有效控制教学过程。 2.3.3生成性目标取向v“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 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 长的内在要求。如果说“行为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之前或教育 情境之外预先制定的作为课程指令、课程文件、课程指南而 存在的话,那么“生成性目标”则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 决

7、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所以,“生成性目标”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 v“生成性目标”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杜威“教育即生长”的命题。 杜威反对把某种外在的目的强加于教育,认为课程与教学目 标非但不是对教育经验的预先具体化,反而是教育经验的结 果。 v“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 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 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是过程取向的 。 2.3.4表现性目标取向v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 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 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 分发展的

8、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 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 知的。因此,“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学 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这 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 向。 2.3.4表现性目标取向v“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 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v怎样制定“表现性目标”?艾斯纳曾给出一些例 证:“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 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通过使用铁丝 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艾斯纳强调,这些目 标并不期望指明学生在参加这些教育活动后 能做什么,“而是识别学生将际

9、遇的形式”。2.3.5四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比较v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最古老的,主要流行于 课程领域科学化之前。“行为目标”取向是随 着课程领域科学化和独立而产生的,主要流 行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这段时期。“生成性目标”取向早在20世纪初 杜威的思想中即已诞生,但真正流行于课程 领域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表现性目标”取 向是最新的,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课 程领域。2.3.5四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比较v “普遍性目标”取向和“行为目标”取向都推行一种“ 普遍主义”的价值观,都是控制本位的,只不过“行 为目标”取向借助了科学的手段,而“普遍性目标”取 向是前

10、科学的,处于经验水平。v“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行为目标”取向(以及“普遍性 目标”取向)存在本质区别,它追求“实践理性”,强 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目标与手段 的连续、过程与结果的连续,否定预定目标对实际 过程和手段的控制,对学习者、教育者在课程与教 学中的主动性表现出应有的尊重。v“表现性目标”取向是对“行为目标”取向的反动,它 比“生成性目标”取向更进了一步,它追求“解放理性 ”,强调学习者和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精神 和创造性表现,以人的个性解放为根本目的。 2.4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v2.4.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v2.4.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 节2.4.1

1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学习者的需要v学习者的需要: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 学习者的需要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 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随着儿童人格 的发展,儿童的需要会不断变化、不断生成 、不断提升,因而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是动 态的。 v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 的个性,体现学习者意志的过程,也就是说 ,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2.4.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学习者的需要v当课程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促进个性发展 为直接目的的时候,当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 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的需要的优先性的 时候,这种课程就是“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 课程”。“儿童中心

12、课程”并非不要课程目标的 其他来源(如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 展),而是强调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发展的优 先性、根本性。v三种形态: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等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以 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2.4.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v儿童不仅生活于学校之中,而且还生活于社会之中。儿 童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人,所 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理应成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 本来源之一。v包括两个维度。从空间维度看,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 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

13、国家乃至整个人 类的发展需求。从时间的维度看,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不仅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变 迁趋势和未来需求。 v泰勒的做法是,首先把当代社会生活划分为各个方面, 然后逐一搜集适合这些方面的资料以确定课程与教学目 标。如他曾把当代社会生活分为“健康”、“家庭”、“娱 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7个方面。 2.4.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v贯彻三条原则。第一,民主性原则,确定是谁的 需求? 是社会不利阶层的需求,还是社会优势阶 层的需求? 第二,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 第三,教育先行原则。不仅要适应当下的社会需 求,更主要

14、的是要超越当下的社会现实,走在社 会发展的前头,预示新的社会状态。 v 当课程以满足当代社会生活需求、以维持或改 造社会生活为直接目的,强调当代社会生活需求 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就是“社会中心课程” 或“社会本位课程”。v以博比特、查特斯为代表的“社会行为主义课程 论”,以拉格、康茨、布拉梅尔德等为代表的“社 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2.4.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三:学科的发展 v人的生活与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文化的基本构成和集 中体现即是分门别类的学科。儿童由自然人发展为文化人的 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学科知识,继承文化遗产。 因此,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成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

15、来源之 一。 v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 理、学科的探究方式、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学科知 识的典型类型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 物学等);技术学;社会科学(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经 济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人文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 ;等等。 v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应将学科专家的建议作为重要来 源。泰勒进还指出,在利用学科专家的建议确定课程与教学 目标的时候,要向学科专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这门学科 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功用? 你这门学科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 2.4.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三

16、:学科的发展 v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 需要合理地认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知识 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第三,谁的知识最有价值?v当课程将学科发展视为直接目的,以学科知 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 的时候,这种课程即是“学科中心课程”或“学 科本位课程”。v20世纪典型的“学科本位课程论”包括:美国 的“要素主义课程论”、“永恒主义课程论“、“ 学术中心课程论”;英国的“知识课程论”;等 等。 2.4.2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v第一,确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是课程与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特定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它所 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教育与人 的发展是怎样的关系?教育与社会进步是怎样的关系? 等等。v第二,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与教学 目标的基本来源或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是特定教育价 值观的具体化。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科的发展三者是怎样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目标或 课程开发究竟应以什么为基点?当课程开发的基点确 立以后,应如何处理好其与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目标 来源的关系(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