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90811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分析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调研报告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一)产业产业在国民在国民经济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中的地位与作用五千年来,茶一直滋养中国人的身心。茶是世俗的,晨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亦是文雅的,文人立身七艺,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茶叶,同中国的丝绸、瓷器一样,都曾经垄断过世界市场。历史上,中国的红茶,行销世界,曾经是 100 两白银才能买一担茶。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目前茶园面积 180 万公顷,世界第一,年产量132 万吨,出口量 29.5 万吨,世界第二。2008 年我国茶叶产值为 860 亿元,占世界饮料总量的 9%。我国是世界上主要茶叶生产国、出口国。近年来,国内茶叶生产不断

2、得到重视,各产茶省都把茶叶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加以发展。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在国内,茶叶除了人们直接饮用、外销出口外,还用于提取茶叶中的有用物质,即茶叶深加工;将茶叶制成饮料更是近年来茶叶加工的方向,茶饮料销售产值近 100 亿元人民币。还有茶行业的附属产业,如茶具的生产、茶叶机械、茶叶包装、茶叶保健业、茶叶食品业、茶叶旅游业、茶叶文化业等,整个茶产业所带来的产值初步估计可达 6 千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 7%左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国内外(二)国内外产业发产业发展展现现状状茶叶是一种世界性的饮料,茶业

3、经济跨国、跨行业。由于目前茶叶供过于求,成本提高,市场竞争激烈,只有以扩大内销,增加外销,推行现代茶饮,科技推动和综合开发为新增长点,才能拉动茶业经济的持续发展。2.1“南红北绿”规律世界主要有两大茶类,即红茶和绿茶。由于自然条件、品种和加工工艺不同,形成了“南红北绿”的品质优势。南北是指纬度,红绿是指红茶和绿茶。以两大产茶国印度和中国为例,印度居中国南部,是世界最大产茶国,主要生产红碎茶,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 99%。中国茶类丰富,有六大茶类,但以绿茶为主,除红碎茶外,其他茶类特别是绿茶在世界独占优势。国际茶价历年来绿茶高于红茶。为了换取更多外汇,印度仿制中国眉茶和珠茶,20 世纪 70 年

4、代又引进设备生产蒸青茶,但因涩味太重于两年后停产。印度生产和出口绿茶多年来没有大的发展,产量最高的是 1987 年为 10345t,1988 年出口 3000t;1999 年产量降至 8000t,出口也只有 3000t。印度绿茶为何发展不上去,关键是其绿茶生产无品质优势。为了扩大出口刺激生产,中国在 1957 年试制红碎茶,1964 年开始出口,最高年出口量高达八九万 t,多数年份红茶出口超过绿茶。近年,红碎茶生产和出口大幅下降,出口均价只有斯里兰卡的一半。原因很多,主要是中国红碎茶总体品质水平不高,中和性不强,浓强鲜品味不足,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卖价低。出口公司自负盈亏,只能是少出口。印度

5、绿茶品质水平不高,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绿茶品质也上不去。中国为发展红碎茶投入很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结果是先上后下。所以要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遵循“南红北绿”品质优势的自然规律,这也是经济规律。2.2 实行低税赋扶持茶产业世界各国对农业都进行补贴,按世贸组织规则,发达国家为 5%,发展中国家为 10%。茶叶种植、加工属农业领域,除享受整个农业补贴外,政府对茶业实行低税赋,扶持生产,支持出口。印度、斯里兰卡低税赋,阿根廷税赋高一点,但也不很高。相比之下,中国茶叶税赋较高,如浙江鲜叶交 7%特产税,毛茶交 13%增值税,精制茶交 17%增值税。此外,经营环节还要交12%的特产税,总税赋超过 3

6、0%,比印度、斯里兰卡高出几十倍,比较高税赋的阿根廷高出 115 倍。福建茶叶税费高达 35%40%,仅次于烟叶。税赋过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茶业的持续发展,所以需减轻税赋,以扶持茶业的发展。(三)(三)产业发产业发展前景展前景3.1 茶叶消费继续增长,多元化是发展趋势当前世界局势呈现稳定和向多级化方向发展,现今世界人口为 59.6 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将达到 96 亿。人口的增长是茶叶消费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第三世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使茶叶消费水平有明显增加。从本世纪初到目前世纪之交,世界人口从 16 亿增加到近 60 亿,人口增加 2.75 倍,同期内世界茶叶消费量则增加 7.5 倍,人均年消

7、费量从 0.19 千克增加到 0.45 千克,提高 1.36 倍。虽然九十年代来人均消费量略有下降,但由于以茶与健康和茶文化为内容的茶叶促销活动,使消费量回升、预测到下世纪中期,人均消费水平按 0.5 千克计,则茶叶消费量将达 480 万吨。由于茶叶是一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生理功能和药理效应、价格低廉的饮料,因此实际消费量可能会超过以上数字,如按 500 万吨计算,则 50 年内的年生产增长率为 1.8%,这只是一个低水平的增长,而实际生产的潜力则远超过以上数字。20 世纪初出现袋泡茶,到 50 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主要消费袋泡茶,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消费袋泡茶,袋泡茶适应消

8、费变化进入世界市场。20 世纪 50 年代初研制成功速溶茶,主要产茶国和进口国生产速溶茶,美国等国主要消费速溶茶。1980 年,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生产速溶茶1187t,1999 年增至 4826t,增长了 3 倍;1980 年,英国、爱尔兰、美国和日本进口速溶茶 781t,1999 年增至 2627t,增长了 214 倍,其中美国进口高达 1838t,居世界首位。中国早在 1970 年就研制成功速溶茶,并有少量出口,到 1999 年,全国速溶茶生产企业已达 10 余家,产量约 1000t,居世界第二位。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乌龙茶进入日本市场。80 年代,日本开发乌龙茶及绿茶、红茶

9、饮料成功,现今,日本茶饮料消费量已超过碳酸饮料。2000 年茶饮料销售额达 8000 亿日元,折合 7196 万美元。中国是传统茶饮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现代茶饮开始发展。1993 年旭日升集团成立,创“旭日升”品牌。8 年来销售额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升至十多亿元,居全国饮料工业十强之一。2000 年,全国茶饮料产量已达 180 万 t,位居全国饮料第三位。估计 2001年茶饮料为 300 万 t。2001 年“娃哈哈”也推出现代茶饮,从两条生产线扩大到三条生产线,年“消费”原料茶 5000t。目前,袋泡茶、速溶茶和现代茶饮已成为茶叶消费新的增长点,多

10、元化消费有利于带动茶叶生产和茶业经济的发展。3.2 茶叶产品结构趋向多样化茶叶的产品将向方便、健康、经济、多样化的方向发展。Gill.M9(1992)曾对未来茶叶产品的格局变化作了预测,他的推测是到 2050 年常规茶的比例将由 1990 年的 90%降到 33%,特种红茶比例由 5%上升到 22%,去咖啡碱茶由 2%上升至 15%,有机茶比例由 1%上升到 10%,药茶由 2%上升到 20%。这是一个夸大的估计,根据目前国内外茶叶市场消费情况,常规茶仍将是主要消费对象,CTC 红茶和绿茶仍将是世界茶叶消费的绝大部分,到 2050 年将超过 60%,特种茶(包括香味茶、果味茶)的比例到 205

11、0 年不会超过 15%,去咖啡碱茶和有机茶的消费量到 2050 年估计合计也只有510%。茶饮料的消费估计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目前茶饮料已占总饮料比例的 2022%,但从全世界分析,到 2050 年估计不会超过总饮料比例的 15%。3.3 发展无公害茶叶市场广阔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是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和出口国,他们按市场需求发展茶业经济,十分重视无公害茶生产。首先是做好农药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对化肥、农药施用有严格要求,确保出口茶符合进口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即使欧盟 2000 年 7 月 1 日实行农残新标准,仍然全部“过关”。欧洲茶叶委员会于 1999 年春季发表的 1998

12、年农残调查报告显示,非洲、拉美各国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茶叶农残量较低。上述国家生产的无公害茶对出口欧盟不受影响。德国许多进口商,近年来已转向进口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绿茶。无公害茶市场广阔,发展必能拉动茶业经济。3.4 综合开发前景广阔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叶绿素、咖啡碱使茶叶从饮料业跨入食品、化工、医药、水产和轻工业等领域。茶叶中茶多酚的抗癌和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国际竞争性课题”。中国在国家科委的直接组织下,建立了以茶色素为新药的攻关项目,并将其列入国家级“九五”医药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在日本市场上,到处可见到利用绿茶儿茶素的除臭和抗氧

13、化等功能生产的各种生活用品和保健食品。许多着眼于绿茶儿茶素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新产品和高浓度型、EGCG 高含量型以及无咖啡因型的新产品不断问世。最近,市场上还出现在空调机过滤器和除臭剂商品中利用绿茶提取物的新动向。在食品中利用的是含儿茶素 30%以上的提取物,其市场规模已达 10 亿12 亿日元。日本有 11 家公司生产儿茶素。美国关注儿茶素抗氧化功能,对绿茶提取物儿茶素添加物和草药茶的需求很大,市场前景看好。在美国的添加物市场上,EGCG 高浓度型绿茶儿茶素产品也深受关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茶儿茶素的许多保健功能如除臭、抗菌、抗氧化、降胆固醇和抑制癌症等作用,越来越引

14、起人们的重视。社会的深切关注,也促进了茶叶特别是绿茶的消费。3.5 结合国情选择内外市场茶业经济同本国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茶叶历来就是出口创汇商品,许多产茶国都把出口创汇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有的茶叶出口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出口创汇商品的增多,茶叶出口地位发生了变化,从以出口为主导转为以内销为主导,最典型的是日本,印度也出现显著变化。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仍以出口为主,并呈增长态势。20 世纪 5070 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68 年以后,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西欧诸国,从而进入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经济发展的同时,茶业经济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茶叶产量逐年减少,1973

15、年产量 10110 万 t,为历史最高点,以后降至 9 万 t 以下,1999 年为 87684t。茶叶出口量不断下降,19141918 年年平均为 2129 万t,1937 年为 2146 万 t,1953 年为 1128 万 t,1973 年降至 1000t 以下,1999年只有 828t。茶叶进口逐年增加,2000 年进口 57965t,其中绿茶 14517t、乌龙茶 25499t、红茶 17949t。国民茶叶消费增加,2000 年人均消费为1153g。印度早年就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1944 年出口就达到 20161 万t,1946 年产量为 25145 万 t。经历几十年后,2000

16、 年茶叶产量高达 82134万 t,但出口仍只有 20110 万 t,出口量较高的 1981 年为 24150 万 t。印度茶叶产量持续增长和出口下跌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印度1999 年国内生产总值 4428 亿美元,创汇储备 320 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81113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 36515 亿美元(茶叶出口 4 亿美元,占 1%)。内销茶叶 60 万 t,占其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人均消费茶叶 660g,在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居前列。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经济尚不发达,茶叶是主要出口创汇商品,以出口为主导,内销很少。越南经济刚开始振兴,为换取外汇,正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和扩大出口。3.6 面向世界组建跨国公司企业跨国经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目前,全世界已有513 万个跨国母公司和 45 万个子公司及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性的生产、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 70%的对外直接投资,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技术转让。联合利华是世界一百强跨国大公司之一,其立顿公司也是跨国公司,有著名品牌,在世界五大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