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7339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案例直面学生的成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面学生的成长案例1:歌词新编童年 池塘边的布袋中 老师在里面喊着救命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主任被绑在上面 厨房里老师的盒饭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地吃个不停 就这样算账 就这样报仇 痛恨老师的童年 小卖部里什么都有就是躲不过我的三只手 三色冰棒和芒果干到底该从哪个下手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过来和我打波 就这样好奇就这样顽皮等待下课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作业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之中才把书偷偷放在腿中阍 一分技巧一分运老师说过作弊才能得到第一名 就这样摸狗就这样偷鸡等待放饭的童年 阳光下老师走过来把烟迅速放在兜里边 等到老师走开以后才发现裤子已烧了大半边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利用树叶包

2、住裤裆快跑回家去 就这样帅气就这样酷毙等待落叶的童年最幸福的事面对着面坐在食堂里,看看饭缸没有欲望。你抱怨除了肥肉全是油,我希望菜价降一降,你说想给卖饭的一个巴掌,不过他比你身高体壮。看样子在村里专职喂猪,拿勺的样子真是好像。我想能做的最幸福的事,就是菜里辣椒肥肉变少,米饭里别有沙子钢丝和烂草,放到嘴里可以放心慢慢嚼。我想能做的最幸福的事,就是食堂里苍蝇变少,别到我们吃得总往厕所跑,你才知道我们的身体没有想像中的好。 案例思考:v简单描绘一下歌词中所反映的学生文化。v你认为好的学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生文化?理论补给v 1学生文化的影响因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

3、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学校外部各文化形态的影响 v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3)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案例点评: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因而作 为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生存状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 解他们的需要与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童年与最幸福的事两则歌词 新编从某种角度表达了学生对学校生活及学校食堂的看法,是 学生不良情结的发泄,尽管有些偏颇,但或多或少反映了一定 的学校生活实况。从文化学角度思考,这属于学生文化的一种 类型。当然,这是一种不良的学生次级文化,尽管这

4、种文化在中 小学生中存在,但这种文化是与我们国家提倡的社会主流文化 相冲突的,也是必须加以引导和纠正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种 学生文化?案例点评:学生文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条件,不管教师认 可与否,学生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化,有积 极的也有消极的。对于某些不良的文化现象,如 果强行压制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教师或 许能改变学生的外在行为(譬如不再写一些不良 的歌词),但不能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于学生中产生的某些不良文化不能 简单地加以压制,而应先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 其产生的原因,与学生一起分析其合理性与消极 影响,然后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其转移 到学校与社会认可的文化形态上来

5、。案例2:考试魔鬼定律一、递推定律:你偷看前面的人的考卷时,后面的 人一定在偷看你的考卷。二、莫非定律:你往往相信偷看来的答案是对 的,可往往你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三、橡皮定律:捡掉在地上的橡皮时,你总有 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四、不抬头定律:抄别人的答案时,千万别抬 头。一抬头,老师就来了。五、时间换算定律:考试前,一秒等于十分钟 。考试时,十分钟等于一秒。六、作弊者与监考老师定律:所有被抓住作弊 的学生都说自己的行为是清白的,所有抓住作弊者 的老师都说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案例3:考试魔鬼定律七、矛盾定律:抄别人答案时,你总想让老师看不 见你。别人抄答案时,你总想让老师看见他。八、考场气氛定律:

6、考场气氛永远不会活跃起来 ,除非老师突然离开一会儿。九、不公平定律:那个人把你的答案照抄了一遍 ,得了六十分。而你却得了五十九。 十、时间价值定律:你惟一知道时间的宝贵是在考 试结束铃响起的那一刻。十一、附加题鸡形定律:老师把它当鸡肋骨, 好学生把它当鸡大脯,差学生把它当鸡屁股。十二、倒霉定律:仅仅为了一道一分的题,你 作弊被发现了。就像你弯下腰去捡一毛钱,却掉了 十块钱案例思考:v你认为学生作弊的原因有哪些?学校对于学生作弊现象是否也有相应的责任?v试评价现行的评价学生的手段?v你认为学校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对公正的评价?理论补给: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

7、具和途径,系统地搜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 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业评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用作诊断性评价和形 成性评价,来诊断和发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教 和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也可以设计为总结性 评价,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就区分优劣、鉴定等级。 评价类型: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案例点评:分数带来的压力和威胁、让家长高兴分析一下学 生的作弊心理,不难发现,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考试是 升学的独木桥。教师的苦口婆心、家长的望子成龙以及 学生的虚荣心理皆来源于此,也使得考试作弊之风不能 杜绝。我国

8、有“考试故乡”之称,在学校教育中率先应用考 试这种教育评价手段的国家即是中国。把考试作为衡量 学生学业成就、选拔人才的标准古来已有。究竟教师、 学校和国家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以何种形式 来选择学生,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目 前强调“应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的评价 和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的标尺度问题是其中的核心。v 不管你爱听不爱听,人家叫你“后进生”。不管你愿不愿意,待遇 就很难平等。你看惯的是脸色,听惯的是批评;先流的是泪水 后做的是抗争。倔强的自尊掩不住那自卑的心理;勉强的欢颜 抹不尽那酸楚的愁容。也曾努力上进,可架不住那些怀疑的眼 睛;也曾“出类拔萃”,醒来却

9、是一场梦。时隐时现的,是离异父 母的身影;真想离开的。是凄凉恐怖的家庭;令人发憷的。是听 不懂的课程;更有难堪的,是排行榜上的姓名听说过财 运亨通的也许就目不识丁;看见过招摇过市的靠的是投机钻 营;于是,有的破罐破摔;于是,有的听天由命 “爱心”清脆悠 扬,谁知道我们的苦衷!v 后进生大多很聪明,有的特机灵;后进生保守少不愿因循守旧 盲从;后进生敢想敢做。几番尝试几分英雄;后进生直来直去 不爱搞阿谀逢迎;后进生体魄健壮。因为好玩,正玩在生长发育 中;后进生深沉早熟,是得益于以往的逆境;后进生知恩重义 只是深埋在心底层。几度春秋再相逢,对老师最热情! 案例3:迟开的花朵v 也许是上帝开的玩笑,有

10、些事儿就硬叫人看不懂:那个叱咤风云 的企业家,当年曾是后进生;那个常站在办公室的调皮鬼如今 是弄潮商海的大亨。v “天方夜谭”似的故事啊,却也值得考证:后进生并非处后进 不该只有一把尺子、一杆秤;后进,只是某个标准下的不足换 个角度就有惊人的本领。后进生并非永远后进,只待那“金不换” 的猛醒:后进仅仅是相对的概念,后进时已埋下了先进的火种 。所以,后进生乒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清醒;所以,错误也不可 怕,可怕的是不改正 假如把学习搞上去你就有一股“东风”;假 如再懂得些规矩,你就能与大社会水乳交融 爱因斯坦、郭沫若、 鲁迅、牛顿、华罗庚,他们都有过挫折,可都是大器晚成 后来者 可以居上,荒芜的能够

11、繁荣!因为有宝贵的教训便可有突友的冲 锋。v 正视自己,你要反省;相信自己,你要坚定;把握自己你要持 恒;鞭策自己,你要警钟长鸣!“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_”“在希 望的田野上”“天生我才必有用”!前进吧同学们我不愿再 叫你后进生、但愿晚蕾突绽结硕果;但愿神州锦绣腾巨龙。 案例思考:v1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什么?v2怎样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v3造成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有哪些?v4你是如何对待后进生的?理论补给:v 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v 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它具有主体性。所 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v 2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性 v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整体的个人在其全

12、部人生 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身心两个方面的整 体的积极变化过程。学生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学 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表现在 身体的发展上。更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不仅表 现在发展的速度上,而且表现在发展的广度、深 度上。案例点评:只要当老师,就会遇到“后进生”这道永远也解不完的难题。但是,只 要用心。我们总会找到解开难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爱尔维修曾说:“即 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他也会变成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活中,我们不能因花开的早晚而评判他们的美丑;教育生活中,我们同样 也不能因花朵绽开的早晚而界定他的好坏。只要我们不放弃。精心呵护这些迟开的花朵一样灿烂。后进生,没有人愿意听的称呼,其实。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个体的本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生 活中,教育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上。而忽视了学生 的人性需求,甚至出现为了促进学习上的发展而压制和扭曲人性的现象 。这是对生本质属性的曲解,也是造成后进生的原因之一。学生是一个 在学校环境中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我们更应从“人”的根本目 的和追求上去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