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757065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流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活动的开展蓝巧玉目录二、区域规则从哪里来一、规则与自由三、区域规则有哪些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五、区域选择 六、冷门区与热门区七、推介新材料 八、作品管理九、交流与分享一、规则与自由蒙台 梭利在蒙台梭利的 活动室内,允许 儿童自由地活动 、交谈、交换位 置,甚至允许儿 童可以按自己的 意愿移动桌椅。谈到规则与自 由,就不得不提 到蒙台梭利,她 认为记录是一种 积极的状态,建 立在自由地基础 上。她特别强调: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应让幼儿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诸如任性 、无理取闹、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等的活动,都要受到 严厉的禁止。二、区域规则从哪里来

2、3、安全不受打扰的自由。儿童拥有哪些自由?1、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的事物的 自由,即对什么有兴趣,可以自由选 择;5、凭自己意志将 他的发现与他人交 换及分享的自由。2、行动上的 自由。4、自己发现问题, 想出办法和计策, 并自己选择答案的 自由。区域活动的规则不是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而一厢情愿提出的“要求”, 也不是为了控制幼儿的行为而划定的“条条框框”,它是整个区域活动顺利开展 的一种内在需求,是所有幼儿能够自由开展活动的保障。因此,要制定区域 活动的规则,首先要明确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一个享有哪些自由。 区域活动中应该保障孩子的哪些自由呢?主要有3、不被打扰的自由2、探索的自由4、表达的自

3、由教师应该围绕这些 权利的保障来制定 规则。1、选择的自由(一)共同制定师生共同制定好的规则 不一定全部完美无缺,尤 其是各区域的一些具体规 则。通过讨论和调整2、实践试误,针对具体区域的具体规则进行讨论,逐步调整规则幼儿逐渐学会了解决 问题的方法。1、讨论协商达成共识针对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可以与幼儿有针对性 地展开讨论,逐步调整完善 规则。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教师不妨与幼儿一起 聊一聊在区域活动中他 们可以做什么,然后一 起讨论,怎样才能保证 大家都做好、玩好。可以针对内容讨论: “如果一个小朋友正在 玩他喜欢的娃娃,另一 个小朋友也想玩,跑过 来就抢,这样做对吗?

4、那应该怎么做呢?”孩 子们会自然地参与讨论 。(二)规则不宜太多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区域活动的规则如果太多,会限制幼儿的自由,束 缚幼儿的思维,与区域活动开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孙瑞雪教育机构的儿童行为规则。 他们的规则只有7条,这七条规则是: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 4、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稍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学会要求他人道歉; 7、学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三)规则是动态变化的区域活动中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区 域材料、活动内容以及幼儿发

5、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动 态变化的特点。为了避免幼儿频繁换去,帮助他们养成专注活动的习惯,教师和 幼儿共同制定了这样的规则:每名幼儿在选区后要在本区域活动, 不能随便换区、串区。随着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的良好习惯 逐渐养成。教师发现幼儿都能比较专注地在本区域活动,看起来井 然有序,却缺少了区域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后, 把规则调整为:选区后要在本区域专心活动,如果有需要可以到其 他区交流,如果不想在这个区活动了,可以收整好玩具材料,重新 选择其他区域。 规则调整后,班里的区域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多 样、充满生机:泥工区刚做好的“饼干”、“糕点” 被源源不断的送到了食品店;表演区的“演员

6、”来 到美工区定制表演用的花纸伞;建构区的“工人” 累了会到休闲吧喝杯果汁;娃娃家的一家人会锁 上门到“4S店”选购汽车、除了区域间的 互动增加了,幼儿在某个区域操作尽兴后,都可 以再去选择其他喜欢的区域。规则的变化让区域 活动“活”起来,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了更多 的体验和收货。三、区域规则有哪些2、区域活动中的规则 (1)取放材料的规则:幻灯片 17 (2)操作材料及开展游戏的规则:幻灯片 18 (3)人际交往的规则:幻灯片 191、进区进区规则 (1)时间。幻灯片 15(2)人数。幻灯片 163、结束后的收拾 整理规则幻灯片 20点击添加文本区域规则一般包括区域活动的基本规则幻灯片 1

7、4和各区域的具体规则。(二)各区域规则举例(1)阅读区的一般规则:幻灯片 22(2)建构区 的一般规则: 幻灯片 23(3)美工区的一般规则: 幻灯片 24(6)角色游戏 区的一般规则: 幻灯片 27(5)表演区的一般规 则:幻灯片 26(4)益智 区的一般规 则:幻灯片 25(7)生活操 作区的一般规 则:幻灯片 28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一)创造良好的开端,让规则自然入心2、游戏巩固 幻灯片 303、分组进入 幻灯片 311、模仿练习幻灯片 29以小班幼儿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规则、遵守规则。(二)利用环境暗示,养成自觉习惯幻灯片 32(三)开展互动讨论,巩固内化规则

8、幻灯片 33五、区域的选择4、进区标志的 设计和使用1、自由进区2、教师引导与幼 儿自选相结合3、进区冲突时 的解决5、进区前的计 划讨论六、冷门区与热门区(一)为什么会有冷门区与热门区 影响区域“冷”与“热”的因素不 外以下几种:3、教师的推介与指导是否到位。2、活动材料是否有吸引力,是否经常 更新。1、区域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 特点和发展需求。(二)如何让冷门区热起来1、当区域活动内容不符合幼儿的 年龄特点和需求时。2、当材料本身出现问题时。3、当教师指导存在问题时。(三)如何对待偏区的孩子1、与幼儿的性格有关;对待偏区的幼儿,教师首先应该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其 偏区的真正原因,在采

9、取相应的措施。幼儿偏区可能与以下 因素有关。2、与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关; 3、与这一阶段该幼儿所处的敏感期有关; 4、与幼儿这一阶段的兴趣点有关; 5、与幼儿在该区域没有快乐或成功体验有关;七、推介新材料新材料投放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直接投放不 做任何解释2、完整讲解示范后再投放3、先投放,再根据幼儿的操作 情况决定推介的方法4、简单讲解或 部分示范后再投 放八、作品管理区域活动中幼 儿作品的管理 一般有以下几 种方式:1、设立幼儿作品 展示栏(台)2、建立幼儿作品 夹(袋)3、存入成长档案4、充实到班级环 境中5、拍照、摄像保 存6、对于幼儿来完 成的作品,教师 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妥善处

10、理九、交流与分享(一)交流与分享的内容1、分享作品、成果和新发现2、交流经验和感受,分享体验3、讨论问题与困惑(二)交流与分享的方式132作品展示情境再现专题讨论谢谢大家!区域活动的基本规则,是指保证区域活 动顺利开展的、适用于各个区域的、最基 本的规则。一般包括:选区进区规则、区 域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规则以及区域活动结 束后收拾整理的规则。 每个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时间不一定,一 般每次区域活动时间应在4060分钟,每天 不少于一次区域活动。教师可用固定的一 首乐曲提示幼儿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区域 活动结束的乐器响起,所有幼儿必须整理 物品,结束活动。 每个区域面积大小不一样,材料多少不一样, 所以

11、,可以容纳的人数也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 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规定每个区域适合的人数, 并用隐性暗示的方式呈现,如插卡、挂牌、数字 牌、鞋子印码、围裙、套袖、区域中的座位等, 帮助幼儿明确每个区域可以容纳的人数,先来的 先玩,人数满了,就不能再进去,可以等待或者 另选区域。1、进入区域后有序地选取材料; 2、每次选择一份操作材料,不多拿、多占; 3、操作活动结束后,物归原位方可离开。1、轻拿轻放,珍惜爱护操作材料; 2、按照各区域要求和规则进行操作或开 展游戏; 3、在活动室内只能走,不能跑。1、先来区域的先玩,先拿到玩具的先玩; 2、不能抢夺别人的玩具; 3、不能动手打人、推人、咬人; 4、小声

12、讲话; 5、想插入别人的游戏要有礼貌地征得对方同 意。1、结束乐曲响起时活动结束,马上开始整理; 2、谁玩的材料谁整理,共同游戏的材料共同整理; 3、物归原位,摆放整齐; 4、及时清理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和污渍; 5、自主管理自己的作品。1、一人一本,看完再换,不争抢,书读完要 放回原处; 2、安静阅读,不大声喧哗,不干扰别人; 3、爱惜图书,一页一页翻书,不撕书、不在 书上乱涂乱画。1、按照需要选取材料,不争抢; 2、不乱扔,不用积木打人。 3、不破坏别人的建构作品。1、各种材料分类收放,避免弄混; 2、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注意安全; 3、注意保持卫生,及时清理。1、按照材料的操作规则进行操作;

13、2、分类整理材料,无遗失,确保材料完 整。1、共同选定表演内容、分配角色; 2、注意控制音量,尽量不干扰别人。1、不争抢角色,不争抢玩具; 2、按照扮演的角色要求,遵守相应规则。1、分类取放,不乱丢、乱放操作材料; 2、注意安全,不把颗粒小的操作材料往耳朵 、鼻孔里塞。在请幼儿进区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专门 组织幼儿了解并练习区域活动的基本常规 ,包括如何端取盛放材料的各种容器、如 何物归原位、如何在区域间走动、如何在 区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等等。教师在介绍 完各个区域让幼儿认识后,可以用示范的 方法为幼儿演示,并请幼儿模仿练习。教师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练习基本规则。比如物 归原位的规则,教师

14、可与幼儿一起玩记忆游戏进行巩固。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一个活动区,先请幼儿观察教具橱中 各种材料的位置,然后按照要求取出材料并放回原位。“ 请东东把喂娃娃游戏用的托盘端过来。”“想一想,它刚才 是放在哪里的?请你把它送回家吧!”或者请幼儿先仔细 观察一个教具橱中几份材料的摆放位置,再请幼儿闭上眼 睛,教师将其中的23份材料取过来,让幼儿试着放到原 来的位置,以帮助幼儿记忆位置,并养成物归原位的习惯 。比如,将全班30个幼儿分为3组,先请已具备 一定的规则意识、习惯较好的一组进入区域,由 配班教师组织另外两组幼儿进行其他活动。教师 可以根据第一组幼儿的活动状态,决定第二组进 入的时间,可以是一体以后,

15、也可以是几天以后 。最终,所有幼儿都陆续进来,并能有秩序的活 动。比如,把阅读区设置在光线充足又相对安静地地方, 放上色彩柔和又舒适柔软的沙发或靠垫,然后整整齐齐地 摆放上幼儿喜欢的图书,再摆上一株充满生机的小盆栽, 这样的区域布置有助于孩子们安静专注地阅读。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图示图标来暗示规则。比如 ,在区域内摆放一定数量的小椅子或用数量不同的图卡来 限定进区的人数;将相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分别贴在材料 容器和教具柜上相应的位置,暗示幼儿要物归原位;在需 要安静地区域张贴表示“请安静”的图示;在需要排队的地 方画上小脚印的图示等。每次区域活动结束的音乐一响起,在益智区下 围棋的幼儿总是飞快地将黑白棋子胡乱地收起, 混着放入盒中,盖上盖子,而第二天再下棋的幼 儿需要先将黑白棋子分开才能开始下棋。教师于 是针对这一现象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明确收棋 子时的规则,知道为什么要将黑白棋子分放到不 同的盒子中。之后,可以请下棋的两名幼儿再次 打开盛棋子的盒子,体验不按规则收棋子带来的 不便,与大家讨论自己的感受,最后再由这两名 幼儿按规则将棋子收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