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69802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鲁牛繁育及其推广项目申请报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1.1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21.1.1 国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21.1.2 国内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51.2 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71.3 产业关联度及市场分析 .92. 项目建设的技术基础.122.1 成果来源及研究现状.122.2 技术或工艺特点.172.3 推广重点.182.4 推广办法及区域推广侧重人群.192.5 农户加盟流程.192.6 关键突破对行业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03.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213.1 项目的产能规模及建设内容.213.1.1 项目的建设目标.213.1.2 建设内容和规模.213.2 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

2、223.3 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33.4 建设地点及工期进度安排.234.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234.1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234.2 项目协作单位基本情况 .244.3 项目负责人情况.265.创新团队情况.275.1 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创平台.275.2 获得的各类创新成果情况.296.配套条件及进展情况.327.效益分析.327.1 经济效益分析.327.2 社会效益分析.331.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11.1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1.1.11.1.1 国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国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国外现状国外现状 60年代

3、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肉牛业发展较快,牛肉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1961年1965年平均3198万t,1994年5309.1万,年平均增长19.55%,仅次于禽猪肉的增长幅度。到1996年,全世界牛肉总产量达5771.9万t。据报道,1996年位居全球牛肉产量前三名的是美国、欧盟和中国,年产量分别为1200万t、735万t和491万,其它主产国为巴西445万t,俄罗斯294万t,阿根廷208万t,日本115万t。从世界几大国肉类生产情况来看,饲料来源不同,肉类生产结构各异。永久性牧场占国土面积大的国家,由于牧草资源丰富,牛羊肉比例就高,如新西兰牛羊肉比例占肉类90%,乌拉圭占

4、90%,澳大利亚占77%。这些国家永久性牧场占国土面积50%以上。而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国家,猪禽肉比例就大,如美国,猪禽肉比例占65%,加拿大占71%,丹麦占87%,而中国则占87.1%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肉牛业的迅猛发展,体小、早熟、易肥的小型品种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而被逐渐淘汰,转向欧洲的大型品种,如法国的夏洛莱,利木赞,意大利的契安尼娜、皮埃蒙特等,这些品种体型大、初生重大,增重快、瘦肉多、脂肪少、优质肉块比例大、饲料报酬高,深受国际市场欢迎。据法国有关专家一项研究表明,夏洛莱牛饲料报酬最佳,每kg牛肉仅用6.92个饲料单位,其它法国品种则在7.507.66之间。目前法国约有150万头夏洛

5、莱繁殖母牛,并已推广到五大洲,扎根于68个国家。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牛周岁体重可达400kg430kg,每kg增重耗精料3.1kg3.5kg,瘦肉率高达84.1%。西方国家大多实行开放型育种或引进良纯繁,特别注意对环境适应性的选择,且多趋向于发展乳肉或肉乳兼用型品种,如西门塔尔、兼用型黑白花、丹麦红牛等。东方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等多采用导血杂交,比较重视保持本国牛种的特色。如中国的泰川牛、韩国的韩牛、日本的和牛等,采用导血改良,发挥杂交优势。国外一些肉牛业发达国家,在肉牛发展过程中,从纯繁、商品肉牛生产,逐步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专业化生产管理体系,养牛规模不断扩大。如加拿大肉牛生产主要由两部分

6、组成,即牛犊生产者及饲养者,前者提供犊牛,后者生产育肥牛,饲养方式多采取工厂化、集约化的育肥方法。在澳大利亚,一个养牛站拥有10360km2草场,饲养5万头牛的是很普遍的。美国肉牛生产分为商品犊牛繁殖场,以饲养母牛、种公牛为主,繁殖的犊牛除一定比例作为后备母牛外,其余全部在6月龄断奶后出售;而育成牛场收购断奶体重不足320kg犊牛,经23个月饲养(靠放牧或补精料),体重在320kg以上者出售给强度育肥牛场,再经100天左右的育肥,体重达450kg500kg出售屠宰。美国的肉牛业,户养20005000头为中等规模,大户则养30万头50万头,提供市场上75%以上的牛肉。养肉牛实现工厂化生产,从投料

7、、清粪、供水、疾病诊治,到饲料配方、营养分析等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或机械化。美国现有7.7万头50万头的大型肥育场20个,年总生产能力250万头,主要分布在美国的7个州。国外技术发展趋势国外技术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把着眼点放在利用生物技术提高肉牛生产效率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上。北美格拉纳达公司采用核移植技术,将牛的32细胞胚胎的卵裂球分离后,分别与除核的未受精卵电融合,成功地从一枚胚胎获得7头犊牛,此后该公司有100头母牛成功产下核移植犊牛。英国来丁大学毛里斯博士提出利用杂种一代母牛高效生产牛肉体系的模式。即以100头杂种一代母牛进行早期配种和胚胎移植,在

8、36月龄前生产更多的犊牛,采用该体系可生产285头育肥牛。澳大利亚在三年时间里,用人工授精7天后的受体母牛进行辅助性胚胎移植,共移植母牛1180头,在两地点犊牛出生率分别为66%和63%,其中双犊为58%和52% 。近几年日本为扩大肉牛生产,采用体外受精技术,以奶牛为受体,利用淘汰母牛卵巢上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培养、移植,已获得可喜进展,1991年共移植2000多头。美国在19731988年从26个肉用牛和7个乳用牛品种中用胚移方法共获得382500犊牛。从1986年起每年约获得6万头移植犊牛。目前,国外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已将生物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牛品种资源的引进、保存、育种及商品牛生产。随着

9、胚胎分割、冷冻、体外受精、性别控制以及基因导入等的深入研究,并逐步应用于肉牛生产中;生物技术必将在养牛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21.1.2 国内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国内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国内现状国内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中国政府在倡导发展节粮蓄牧业的同时,积极促进农区养牛业的发展。80年代以来,我国养牛业平稳增长;进入90年代,肉牛业发展迅速,尤其是1992年农区秸秆养牛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牛的发展。据统计,19801996年全国牛的存栏量从7167.6万头发展到13981.3万头,16年间增长了1.95倍。现阶段我国肉牛业仍以传统农户

10、分散的小规模散养为主要方式,是肉牛产品的主要来源,无论在饲养量上还是在出栏肉牛方面都占90%以上,而专业户饲养及规模化饲养场这两种类型所占比例很小。但从发展看,我国肉牛业的专业化程度也在稳步提高。1987年我国有畜禽专业养殖户93.5万户,其中养大牲畜14.4万户(主要是养牛户),到1994年我国各类畜牧专业户513.3万户,养大牲畜户达72.9万户。尤其进入90年代,人们商品经济意识增强,“秸秆养牛”的兴起,促进肉牛饲养专业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甚至出现了饲养几百头牛的专业大户。我国养殖业正处于由传统生产向专业化生产的过渡阶段。对此应该一方面继续重视农户生产问题,以保持生产稳定,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专业户生产,促进专业化、规模化的进程。我国牛的品种主要以黄牛为主,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