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56883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专题1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复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专题 1 1 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动量和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一、动量和动量变化量的理解1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动量,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2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Ek或p.p2 2m2mEk3动量的变化量 ppp,p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若初、末动量在一条直线上,计算时可把矢量运算化为代数运算;若初、末动量不在一条直线上,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复习过关1(多选)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质量大的动能小B一个物体动量改变了,则速率一定改变C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答案 ACD解析

2、 由动能公式Ek可知 A 对;动量为矢量,动量发生变化有可能是速度方向发生变p2 2m化,B 错;同理 C、D 对2一个质量为 0.18 kg 的垒球,以 25 m/s 的水平速度向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 45 m/s,则这一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为( )A大小为 3.6 kgm/s,方向向左B大小为 3.6 kgm/s,方向向右C大小为 12.6 kgm/s,方向向左D大小为 12.6 kgm/s,方向向右答案 D解析 选向左为正方向,则动量的变化量为 pmv1mv0(0.18450.1825)kgm/s12.6 kgm/s,大小为 12.6 kgm/s,负号表示其方

3、向向右,故 D 正确. 3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如图 1 中的A点转过 90到达B点,小球动量的变化量是多少?图 1答案 mv,与A点速度方向的夹角为 13522解析 如图所示由于初、末动量不在一条直线上,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pmvmv2mv2mv.2与A点速度方向的夹角为 135.二、冲量的理解和计算1冲量的公式IFt.矢量,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2冲量的计算:(1)直接由定义式IFt计算(2)Ft图象中可用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复习过关4某高处落下一个鸡蛋,分别落到棉絮上和水泥地上,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落到棉絮上的鸡蛋不易破碎,

4、是因为它的动量变化小B落到水泥地上的鸡蛋易碎,是因为它受到的冲量大C落到棉絮上的鸡蛋不易破碎,是因为它的动量变化率大D落到水泥地上的鸡蛋易碎,是因为它的动量变化快答案 D解析 落到棉絮上的鸡蛋不易碎,而落到水泥地上的鸡蛋易碎,不是其动量大小和冲量大小的原因,而是其动量变化快,所受的冲力大造成的,故只有 D 正确5质量为 2 kg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3 N 的作用,经过 10 s(取g10 m/s2)( )A力F的冲量为 15Ns3B物体的动量的变化是 30 kgm/sC重力的冲量是零D地面支持力的冲量是 185 Ns答案 D解析 拉力F向上的分量为

5、 1.5 N,地面支持力为 18.5 N,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为 3 32N,所以力F的冲量为 30 Ns,合力的冲量为 15 Ns,则动量的变化量为 15 33kgm/s,重力的冲量为 200 Ns,地面支持力的冲量为 185 Ns,选项 D 正确6(多选)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 2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图 2A0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B04 s 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零C4 s 末物体的动量为零D04 s 内拉力对物体冲量为零答案 BCD三、动量定理的理解与计算1动量定理的应用(1)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

6、况下,如果需要增大作用力,必须缩短作用时间如果需要减小作用力,必须延长作用时间,这就是缓冲作用(2)定量计算:在用动量定理计算有关问题时,要注意力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以及动量定理的矢量性,求解前先规定正方向,再简化为代数运算(一维碰撞时)(3)动量定理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只涉及物体运动时间而不涉及加速度的问题,用动量定理要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方便得多2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3)选取正方向,确定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初、末状态的动量(4)依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复习过关7(多选)下面关于物体动量和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7、( )A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B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C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就是它所受冲量的方向D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就越快答案 BCD解析 由Ftp知,Ft0,即动量一定变化,Ft越大,p越大,但动量不一定大,它还与初态的动量有关,故 A 错误,B 正确;冲量不仅与 p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所以 C 正确;由F知,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动量的变化率越大,即动量变化越快,p tp tD 正确48(多选)如图 3 所示,把重物G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缓慢拉动纸带,重物跟着纸带一起运动,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抽出,解释这些现象的正确说法是

8、( )图 3A在缓慢拉动纸带时,重物和纸带间摩擦力小B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摩擦力大C在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D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小答案 CD解析 在缓慢拉动纸带时,重物与纸带之间是静摩擦力,在迅速拉动纸带时,它们之间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可认为相同缓慢拉动纸带时,作用时间长,摩擦力的冲量大,重物的动量变化大,所以重物跟着纸带一起运动;迅速拉动纸带时,作用时间短,滑动摩擦力的冲量小,重物的动量变化小,所以重物几乎不动9质量为 1 kg 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4 所示则物体在前 10 s 内和后 10 s 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9、 )图 4A10 Ns,10 Ns B10 Ns,10 NsC0,10 Ns D0,10 Ns答案 D解析 由图象可知,在前 10 s 内初、末状态的动量相同,p1p25 kgm/s,由动量定理知I10;在后 10 s 内末状态的动量p35 kgm/s,由动量定理得I2p3p210 Ns,故正确答案为 D.10如图 5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木块A、B,质量分别为m1和m2,今有一子弹水平穿过两木块设子弹穿过木块A、B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f,则子弹穿过两木块后,木块A的速度大小是( )图 55A. B.Fft1 m1Fft1 m1m2C. D.Ff

10、t1t2 m1m2Fft1t2 m1答案 B解析 设子弹穿过木块m1时,m1、m2的速度为v1,由动量定理Fft1(m1m2)v1得v1.Fft1 m1m211排球运动是一项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了了解排球的某些性能,某同学让排球从距地面高h11.8 m 处自由落下,测出该排球从开始下落到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1.4 s,第一次反弹的高度为h21.25 m已知排球的质量为m0.5 kg,g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排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2)排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答案 (1)0.3 s (2)23.3 N解析 (1)排球下落时间:t1 s0.6 s2h1 g2 1

11、.8 10排球上升时间:t2 s0.5 s2h2 g2 1.25 10排球与地作用时间:ttt1t20.3 s(2)设平均作用力为F,对全过程:Ftmgt0代入数据得:F23.3 N.12在水平地面的右端B处有一面墙,一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质量m0.5 kg,AB间距离s5 m,如图 6 所示小物块以初速度v08 m/s 从A向B运动,刚要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v17 m/s,碰撞后以速度v26 m/s 反向弹回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求:图 6(1)小物块从A向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的大小;(2)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碰撞时间t0.05 s,碰撞过程中墙面对小物块平均作用力F的大小答案 (1)1.5 m/s2 (2)0.15 (3)130 N解析 (1)从A到B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6a m/s21.5 m/s2.v2 1v2 0 2s7282 2 5(2)从A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smvmv1 22 11 22 0可得:0.15.(3)对碰撞过程,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Ftmv2m(v1)可得:F130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