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学案湘教版选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56744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学案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学案湘教版选修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整合章末整合2教材 P65 活动思考(1)19801988;19601969。(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教材 P67 活动实践1.略。2.有关系。因为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较轻,所以相对损失较低。教材 P6869 活动探究1.除此之外,诱发我国自然灾害的自然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北方的冻土、寒潮的产生与当地的气候有关;青藏高原的高寒与当地的地势高有关。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人为因素。例如:沿海地区的海水倒

2、灌;华北地区的土壤沙化、盐碱化等。由此可见,地球上发生的许多自然灾害,同人类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有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32.略。教材 P70 活动思考1.略。2.黄淮海平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旱灾害和地震,除此之外,农作物病虫害比较多,沿海地带有台风灾害等。造成本区干旱的原因不仅是降水量不丰富,最关键的是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大。全年大部分时间,特别是春季,降水量少,加之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此时又是工农业需水量最大的时节,所以干旱给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的威胁十分巨大。在夏季,尽管总降水量有所增加,但集中程度高,在降水量少的年份或降水量少的时段,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巨大,人民生活、生产需水

3、量大,旱情也十分严重。正是由于降水集中,在降水多的年份或暴雨期内,降水强度大,加之该地区地势低平、洼地较多、河流泥沙量大、河床淤塞,导致该地排水不畅,洪涝灾害极易发生。3.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题,但要想完全解决该平原的缺水问题还任重道远。黄淮海平原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地区分配不均造成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该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还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题还要注重提高我们的人口素质,培养我们保护资源、爱护资源的意识。教材 P71 活动探究1.20 世纪 5090 年代,广东省受灾人口和成灾

4、农田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上升。2.损失逐渐上升,而且递增率越来越大。3.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濒临海洋,台风灾害比较严重;广东省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地震灾害比较多;广东省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季风进退速度的不同,往往会在不同的年份形成洪涝和干旱天气;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比较大,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数量以及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都比较大。教材 P72 活动探究1.地形:地表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年降雨量少且集中,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为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黄土裸露,土质疏松,植被稀少;人类活动:人类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稀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2.黄

5、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使黄河中游河床下切深,下游成为“地上河” 。中游:水土流失把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和原有植被的破坏,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下游:一方面由于河流的冲积形成了华北平原,这是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下游泥沙淤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 ,导致防洪压力极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3.对。黄河的水患,主要是下游的泥沙淤积,导致河床不断变高,黄河成为“地上河” ,在4多雨季节,容易发生洪水灾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治沙,而治沙的关键就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教材 P7374 活动探究1.长江中游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理环境:该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时,雨带便在长江沿岸滞留,雨量过大。长江中游地区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上游与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时,对干流河道造成极大压力,易产生洪涝灾害;反之,当夏季风势力较强时,雨带北移速度比较快,长江中游地区较长时间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天气,同时该地区工农业需水量大,又进一步加剧了旱情。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以山地地形为主,易产生滑坡、泥石流;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2.可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