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546475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必修3第10章第26讲课后限时训练26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训练课后限时训练(二十六二十六)(建议用时:40 分钟)1(20163 月宁波选考测试卷)侵染人体的 HIV,其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主要在( )AHIV 的核糖体B人体辅助性 T 细胞的核糖体C人体红细胞的核糖体D人体内细菌的核糖体B HIV 侵染人体后,进入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因此其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是辅助性 T 淋巴细胞的核糖体。2(20163 月温州选考测试卷)一些人对某些物质,如花粉、灰尘、化妆品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属于( )A过敏反应 B非特异性免疫C先天性免疫缺陷D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A 一些人对某些物质,如花粉、灰尘、化妆品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这种情况就叫作

2、过敏反应。3(2017嘉兴期末测试)下列关于淋巴细胞表达的 MHC 蛋白和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异体移植器官的细胞表面的 MHC 蛋白可能成为抗原B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能识别与 MHC 结合的抗原C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表面没有 MHCD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表面有特定抗原的受体C 细胞表面的 MHC 蛋白是细胞的分子标志,成熟的 B 淋巴细胞的表面也有 MHC,不同个体的细胞表面的 MHC 蛋白通常不同,因此异体移植器官的细胞表面的 MHC 蛋白可能成为抗原,A 项正确,C 项错误;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和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表面都有相应受体,B、D 两项正确。4(20167 月浙江学考

3、)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B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表面的每个抗原受体只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C效应 B 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D每个成熟的 T 淋巴细胞表面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D 非特异性免疫也有巨噬细胞参与,A 项错误;成熟的 B 淋巴细胞合成的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 Y 形的,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B 项错误;效应 B 细胞不能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C 项错误;每个成熟的 T 淋巴细胞表面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D 项正确。5(2017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4、A同一种生物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相同的 MHC 分子B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由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而容易发生感染C哺乳动物的 B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D效应 B 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B 同一种生物细胞的细胞膜上的 MHC 分子不一定相同,A 项错误;人体皮肤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由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而容易发生感染,B 项正确;哺乳动物的 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 项错误;效应 B 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 项错误。6(20172 月浙江六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

5、,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将细菌抗原降解为氨基酸BHIV 病毒表面的包膜及蛋白是其自身基因的表达产物C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能识别内环境中游离的病毒D癌细胞表面的 MHC 发生改变,可以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D 巨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将细菌抗原降解为小分子肽,A 项错误;HIV 病毒表面的包膜是从宿主细胞带出的,B 项错误;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识别的是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C 项错误;癌细胞表面的 MHC 发生改变,可以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D 项正确。7(20171 月杭州模拟)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的病原体。多价肺炎双球菌疫苗是将肺炎双球菌杀死,提取其荚膜多糖制成的,接种后诱发机体

6、获得相应的免疫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价肺炎双球菌疫苗属于灭活的微生物B大部分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带有该疫苗的受体C某些成熟的 B 细胞能识别内环境中肺炎双球菌D多次注射多价肺炎双球菌疫苗能产生更多种抗体C 按照题意,多价肺炎双球菌疫苗属于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A 项错误;一种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特定抗原的受体,B 项错误;某些成熟的 B 细胞能识别抗原,C 项正确;多次注射多价肺炎双球菌疫苗只能产生更多的同一种抗体,D 项错误。8 型糖尿病可能由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 HLAD 基因损伤引起,它使胰岛 细胞表面含有异常的 HLAD 抗原,引起 T 淋巴细胞被激活,

7、最终攻击并破坏胰岛 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属于被动免疫B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C上述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型糖尿病属于过敏反应B 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 HLAD 基因损伤引起产生了异常的 HLAD 抗原导致的,这属于基因突变,该免疫过程属于主动免疫,A 项错误,B 项正确;引起 T 淋巴细胞激活,表明这一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 项错误;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 项错误。9(20171 月金华十校联考)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病原体被巨噬细胞消化后降解成 MHC 复合体C每个成熟 T 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抗原受体D发生局

8、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C 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 项错误;病原体被巨噬细胞消化后降解成多肽,B 项错误;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D 项错误10(2017浙江五校联考)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化学防御BT 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 复合体来完成免疫应答C免疫细胞可从毛细血管中钻出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D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 项正确;MHC 是细胞的分子标志,T 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 复合体来完成免疫应答,B 项正确;免疫细胞从毛细血管中

9、钻出的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变形,这一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 项正确;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可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能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中可能是细胞免疫,也可能是体液免疫,D 错误。11(2017诸暨质检改编)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的病原体。多价肺炎双球菌疫苗是将肺炎双球菌杀死,提取其荚膜多糖制成的,接种后诱发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疫苗属于减毒的微生物B所有淋巴细胞都带有对应该疫苗的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将引发二次免疫应答D用青霉素 G 可以有效治疗肺炎,这属于主动免疫C 该疫苗用的是荚膜多糖,不是直接用菌体,不属于减毒的微生物,A 项错误;不同淋巴细胞表

10、面的受体不同,并非所有淋巴细胞都可识别该抗原,B 项错误;用青霉素 G 可以有效治疗肺炎,但不属于免疫,D 项错误。12(2017温州模拟卷)抗原入侵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 b 可以是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可吞噬细菌和病毒B细胞 e 必须接触靶细胞才能使之裂解C细胞 b 和 g 的表面均有抗原MHC 复合体D图中免疫过程的特异性体现在过程D 细胞 b 通过过程吞噬细菌和病毒,这一过程不具有特异性,同时细胞b 还可呈递抗原,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A 项正确;细胞e 为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通过靶细胞表面的抗原MHC

11、复合体识别靶细胞,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裂解靶细胞,B 项正确;图中过程不具有特异性,D 项错误。13(2017杭州二中高三模拟)小儿 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 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六个月后,来自母体的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该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C该病可以通过注射减毒疫苗的方式进行治疗D患病原因可能是 B 细胞分化受阻C 小儿 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 B 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而导致免疫缺陷,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 项正确;B 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因此

12、该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B 项正确;减毒疫苗的主要作用是诱发机体发生主动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等,但由于患者 B 细胞成熟受阻不能产生抗体,因此不能通过注射减毒疫苗的方式进行治疗,C 项错误;患者 B 细胞成熟过程受阻,即可能是 B 细胞分化受阻,D 项正确。14(2017路桥区模拟改编)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 H1N1 流感,有关灭活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成熟 B 淋巴细胞表面存在多种抗原受体B效应 B 细胞中经高尔基体分拣的蛋白质都送到细胞外C辅助性 T 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活化的辅助性 T 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D

13、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预防甲型 H1N1 流感属于免疫接种中的被动免疫C 一种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表面存在对应一种特定抗原的受体,A 项错误;效应 B 细胞中经高尔基体分拣的蛋白质被送到细胞外或细胞内,B 项错误;由灭活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诱发的免疫属于主动免疫,D 项错误。15(20171 月嘉兴期末测试)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的重要蛋白质,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呈球形,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B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能合成受体分子,受体分子能转移到细胞膜上C检查血液中的某种抗体可以检测出某人是否曾受到特定病原体的侵袭D破伤风杆菌感染者接种抗

14、毒血清属于被动免疫A 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 Y 形的,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A 项错误。16(2017余姚三中测试)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回答:(1)图中所示的是_免疫过程。(2)图中 c 是_细胞,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称为_,其化学本质为_。(3)e 细胞的产物的合成是在_(写一种细胞器)。(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d 再次接触抗原可迅速发生相关变化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d 是_。【解析】 (1)根据图示过程可知,图中所示的特异性免疫为体液免疫。(2)图中 c 是 B 淋巴细胞;e 为效应 B 细胞(浆细胞),能分泌大量的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5、。(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4)预防接种后,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 B 细胞能更快地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 B 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效应 B 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答案】 (1)体液(2)B 淋巴 抗体 蛋白质(3)核糖体(4)记忆 B 细胞17辅助性 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问题:(1)在动物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经过_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B 细胞受到活化的辅助性 T 细胞和抗原的双重刺激,在活化的辅助性 T 细胞产生的_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和_。(2)为研究人的活化辅助性 T 细胞对 B 细胞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 B 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 “”表示未加入该细胞)。细胞类型A 组B 组C 组B 细胞未活化辅助性 T 细胞活化辅助性 T 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在第 2、4、6、8、12、14 天分别检测A、B、C 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实验结果为:C 组没有检测到抗体,A、B 组的结果如图所示。实验的对照组为_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