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原理20120227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0348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原理20120227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马哲原理20120227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马哲原理20120227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马哲原理20120227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马哲原理20120227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原理201202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原理20120227(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 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它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使之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普遍原则同中国国 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

2、和现状,能够指导我们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以及社 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从而使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 盾,总结新经验。3.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如“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的关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两手抓,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等,都是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

3、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树立科学世界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导 向与激励作用。无产阶级人生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人生目的与道路的结合和统一。2.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哲学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其次,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启迪作用。理论思维就是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研究少走弯路的必要条件。提高

4、理论思维的能力, 一定要把握辩证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 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三、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1. 把握精神实质,学以致用。要完整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领会其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从本本出发,而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就是本本主义,照抄照 搬,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及其字句,脱离实际。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形

5、式主义和实用主义。形式主义就是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不是老老实实地学习。实用主义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 用,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义下。第二章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范畴的由来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2.物质的内涵与外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6、。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的可知性)。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从 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 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对立统 一。二、物质与运动1.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存在 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普

7、遍的、绝对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离开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同时又承认在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一事物对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另一种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的一面,不运动的纯粹静止是没有的;反过来 ,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没有相对静止的纯粹运动也是没有

8、 的。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量度,是指对某种不能直接测量、观察或 表现的东西进行测量或指示的手段。)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如何理解把握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稳定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形式,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首先,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发 展也就没有稳定,稳定之所以稳

9、定是因为有发展。其次,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再次,发展与稳定相比较,发展是主要的。只有发展,才能有真正的社会稳定。三、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1.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它表明: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时间的一维性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对于时 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另一个意思是说,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 不可逆性。(2)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同时它和

10、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因此, 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现代物理常常使用“四维世界”的概念,并不是说空间是四维的,而 是说事物存在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中。 “四维世界”的概念,说明了具有内在联系的空间、时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原则。(3)作为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 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 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2.时间、空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物质运动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决定了作为它存在形式的时间与空间是无限与有限的统

11、一。物质运动是无限的,决定了时间、空间也是无 限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运动着的物质无限性的表现。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的一维持续性是不可穷尽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空间三维的广延性是不可穷尽的。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 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 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现实意义首先,坚持辩证唯物主

12、义时空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重 要条件。其次,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 性,任何一项事业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 任何事情时都要有一个时空观念;第三,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发展的 规模和速度,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更 大的效用。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任何有限的具体事物在 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不断地 、无止境地突破原有的界限,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从而趋向 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包含于有限之中,无限是对有限的超越。第三,有限是局部的、

13、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 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第二节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一、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1.实践的内涵与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 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这种活动具 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从它的要素、过程和结果看,具有客观实在性。第二,能动性。人们从事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有能动性发挥过

14、程。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社会活动,人们总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 活动。每一历史阶段上的实践都有自身的特点,不同历史阶 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2.实践的结构与功能(1)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 成。成。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 的人。它是实践构成要素中惟一能动的要素。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包括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当 人类及其个体和群众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时,人就成 为实践客体。实践手段,是社会

15、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 使用的工具。它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2)实践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实践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实践具有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一般地说,世界上 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 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二是实践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 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的素质。总之,实践活动具有改造客体和改造主体的两大功能。实践是一种能动而现实地改造客体世界的活动,也是主体能 动地自我改造、自我创造的活动。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客体三个方面综合作用而构成现实的实践活动。具体说,实践

16、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 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 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也是人 类认识的最基本的源泉。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它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改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和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形式。科学实验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其作用举足轻重。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二、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1)实践把握的能动创造与社会效应。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不仅造就了社会 依存的自然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不是个体的,而是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