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47570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叶部和果实病害概说一、概述二、症状和病原特点1、病原广泛 非侵染性病原和侵染性病原2、症状类型复杂多样 白粉病、锈病、煤污病、毛毡病、变色、叶畸形、叶斑病 第八章 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概 说三、侵染循环特点1、侵染来源(1)初侵染源:病落叶、先年被害枝条、被侵害冬芽、转主寄主、昆虫等(2)再侵染源:初侵染形成的有病植物 2、病原物的传播气流、风雨、昆虫介体和人等3、侵入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伤口四、防治原则以集中清除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两个方面为主: 1、清除落叶落果2、清除转主寄主3、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4、喷药 清除越冬病菌及喷药保护苹桧锈病 一、分布及为害 该病在苹果及梨树上又称赤

2、星病。 二、症状 该病在叶、果、嫩枝上均可发生。 苹果:性孢子器 、锈孢子器 桧柏:菌瘿、冬孢子角三、病原引起苹果锈病的病原为山田胶锈菌,引起梨锈 病病菌为梨胶锈菌。四、发展规律 1、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的菌瘿中越冬,次年3-4月冬孢子成熟,菌瘿吸水膨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随风传播到苹果叶片上,北京地区4月下旬产生橘黄色病斑,5月上旬出现性孢子器,6月中下旬产生锈孢子器,8-9月锈孢子成熟,由风传播到桧柏等针叶上。 翌 春气 流10 天昆虫或雨水传播、授精5周气 流8、 9月 份2、气温、降雨和风力是决定病害流行的3个条件。春季多雨、气温偏高利于冬孢子萌发和担孢子侵

3、入,发病重。3、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五、防治措施 1、清除转主寄主 2、药剂防治 苹果 展叶幼果期 2-3次 桧柏 3月上中旬 抑制冬孢子萌发 6-7月 保护转主寄主一、分布与危害玫瑰锈病二、症状主要侵染芽和叶片。正面:不显著的性孢子器背面:枯黄色锈孢子堆桔黄色的夏孢子堆黑色的冬孢子堆玫瑰锈病三、病原玫瑰多孢锈菌(单主寄生)性孢子器:锈孢子器:橙黄色,锈孢子亚球形,有瘤状刺,淡黄 色。夏孢子堆:橙黄色,夏孢子球形,孢壁密生细刺。冬孢子堆:红褐色,黑色。冬孢子圆筒形,暗褐色, 有个横隔,不缢缩,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柄长,上 部黄褐色,下部无色,并膨大。四、发病规律1)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芽内或发病部

4、位越冬;冬孢子 在枯枝落叶上越冬,次年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 植株而形成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本菌为单主寄生,夏 孢子在生长季有多次重复侵染。2)夏孢子由气孔侵入,风雨传播。3)四季温暖,多雨,多麓,多雾的天气,利于病害 发生。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地方,发病较轻。4)偏施氮肥加重病害发生。玫瑰锈病五、防治方法:a、减少侵染源 及时清除、烧毁枯枝败叶;生长 季及时摘除病芽、病叶;b、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抗病力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增施、肥 ,肥要适量。c、药剂防治 休眠期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 杀死芽内及病部的越冬菌丝体;生长季喷洒粉 锈宁可湿性粉剂倍液,或波美.度 的石硫合剂等。 一、分布

5、及为害 梨黑星病又称梨疮痂病,在世界产 梨地区普遍发生。二、症状 叶片、果实、嫩稍及芽鳞均可受害 ,以为害果实和叶为主。梨黑星病果实: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霉,后病斑木 栓化,坚硬凹陷并 龟裂。附近果肉变 硬,并带苦味。叶片:叶背沿支脉或中脉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初为淡黄色,后形成暗色污斑,上面生有黑霉, 边缘呈星芒状辐射。常发生早期落叶,果实也随 即脱落。三、病原 半知菌亚门的梨黑星孢 有性阶段:子囊菌亚门 梨黑星菌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子囊壳子囊孢子四、发病规律1、越冬:以菌丝、分生孢子在芽鳞和病梢上越冬;菌丝、分生孢子、子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2、传播:风、雨3、潜育期:14-25d4、降雨

6、早晚、降雨量大小及持续天数是影响病害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春季多雨、天气阴湿、气温偏低发病早而重。5、树木生长势弱发病重。五、防治措施1、清除侵染来源2、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树势、降低果园内湿度3、喷药 桃缩叶病 一、分布及为害二、症状春季嫩叶发病叶片变厚,卷曲状,质脆,颜色发红。春末、夏初叶表生一层灰白色粉层(子囊层),最后病叶变褐、焦枯脱落。三、病原畸形外囊菌,子囊层生在寄主角质层下,栅状排列,形成裸生的子囊,后突破角质层而外露。子囊圆筒形,顶端截平,无色,子囊孢子椭圆形,单孢,无色。四、发展规律1、以子囊孢子或芽孢子在桃芽鳞片内越冬,第二年春,孢子萌发,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初夏,在叶面形成子

7、囊层,产生子囊孢子和芽孢子。2、芽孢子在芽鳞或树皮中越夏,但夏季高温不利于病菌侵入,故无再侵染发生。3、春天低温多雨的地区或年份发病 较重。 该病发生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4、品种间以早熟品种发病较重。五、防治措施1、清除侵染源加强桃园管理。在病叶初显还未形成白粉层时及时摘除,并及时补足肥水,增强抗病力。2、化学防治在早春桃芽开始膨大未张开时,喷4-5石硫合剂;苹果炭疽病 一、分布及危害二、症状 果实 病斑凹陷,具同心轮纹,病斑上出小小粒点,常呈同心轮纹状排列,遇湿溢出绯红色粘质团 烂部呈圆锥状,不深入果心,果肉褐色,较硬、味苦病斑数目不等、一般较小,但能扩

8、大的不多秋末果实感病,常干缩失水为黑色僵果枝条 卵圆形褐色溃疡,病部略凹陷,树皮多开裂,露出木质部,上部枝条干枯三、病原无性阶段:半知菌亚门 盘长孢状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有性阶段:子囊菌亚门 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四、发病规律(一)侵染循环1、越冬: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等在枯枝、果台、僵果等部位越冬。2、传播:雨水冲溅及某些昆虫。3、侵入:直接侵入、伤口或皮孔侵入。4、潜育期:3-13天。(二)病害发生和外界因素的关系1、高温高湿多雨是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条件。2、加大果园或树冠内湿度的栽培条件有利于发病。3、品种间

9、抗病性存在差异五、防治方法1、清除侵染源。2、加强栽培管理。3、喷药保护。苹果轮纹病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隆起病瘤,质地较硬,多个瘤连成片使树皮粗糙。病果以皮孔为中心形成黄褐色斑点,果肉黄褐色软腐,扩展迅速,有时有深浅颜色相间的同心轮纹。后期成黑褐色病僵果,密生小黑点。 葡萄霜霉病一、分布及危害二、症状 叶片:初期出现淡黄色油渍状病斑。叶背面产生白 色霜霉状物(孢囊梗和孢子囊),最后,病斑变褐干枯,叶片早落。新梢、卷须、小花、花梗:均产生病斑,油渍状,黄褐 色,病部生白色霉层。幼果:变硬、凹陷皱缩,长出白霉,脱落,果实着色后不再感病。三、病原鞭毛菌亚门的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

10、ticola 。n四、发病规律n 1、侵染循环n 雨 滴潜育气孔、风、雨传播再侵染初侵染后期形成卵 孢子2、秋季低温多雨易引发该病的流行。 3、园林地势低洼,密度大,通风不良,病害发生严重;4、迟施、偏施N肥刺激秋季枝叶过分茂密而果实延迟成熟发病重。五、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三光:春、夏、秋季修剪病枝、病蔓、病叶;四无:树无病枝、枝无病叶、穗无病粒、地无病残;六个字:提:提高结果部位及棚架高度(25米);摘:摘心;绑:主蔓斜绑,锄:锄掉园中杂草;排:排水要好;施:适当增施磷钾肥。 2、喷药保护抓住病菌初侵染的关键时期喷药,以后每隔半个月左右喷一次,连续2-3次。 一、分布及为害 二、 症状

11、先在叶尖端或中部出现23个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红褐色段斑,后在斑上生小黑点。8月中下旬即大量落叶,落叶的病叶当年产生小黑点,是病菌的子囊腔。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三、病原子囊菌亚门,日本落叶松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larici子囊孢子:双胞,无色,梭形,遇湿后表面产生一层胶质物。性孢子:短杆状、无色、单胞。四、发病规律病叶(性孢 子器)病菌在当年病叶中进行有性配合后形成双核菌丝,随 病叶落地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气流传播 、气孔侵入。产生病斑和性孢子器8月中下旬开始落叶,病叶落地后产生子囊腔。 2、气温底,湿度大,降雨量多的年份发病 早且严重。 3、纯林发病重、密度大的发病

12、重,衰弱木 、林内被压小径木发病重。五、防治措施 1、加强抚育管理 幼林郁闭后及时抚育间伐,进行适度修剪, 控制林分密度,通风透光。 2、烟剂防治 百菌清、五氯酚钠烟剂 3、培育抗病品种 日本落叶松较其它种落叶松抗病。黄栌白粉病一、分布及危害二、症状 白粉状物黑色小粒点;叶片变黄,提早落叶三、病原 钩丝白粉菌属四、发病规律1、越冬:闭囊壳在病枯落叶上越冬;菌丝在枝条上越冬。2、传播:风雨3、侵入:直接4、潜育期:10-15d 具多次再侵染5、日均温度22-27,空气相对湿度84%以上,有利于白粉菌的侵入;6、该病自下而上发生,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发病重。7、生长衰弱和植株和黄栌纯林发病重。五、

13、防治方法1、清除侵染来源2、加强管理、提高树势、适当疏伐、提倡混交林等。3、化学防治休眠期: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等。生长季节:粉锈宁等。苹果白粉病一、分布及为害 二、症状新梢、嫩叶、花、果等幼嫩组织都易受害。叶片 白粉状物、白斑 黑色小粒点三、病原子囊菌亚门的白叉丝单囊壳菌闭囊壳分生孢子四、发病规律 气温21-25,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最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果园管理粗放、肥水不足,栽植过密、土壤潮湿的苗圃发病重。五、防治措施1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基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控制灌 水;合理修剪时树冠通风透光等 。2清除菌源 结合冬剪,剪除病梢、病芽;早春复剪

14、,剪掉新发病的枝梢,集中烧毁或深埋,减 少病菌的侵染来源。3药剂防治 发芽前 70%可湿性硫磺粉剂150倍液苗圃中幼苗发病初期,可连续喷施2-3次12.5%腈菌唑、40%福星等杀菌剂。 杨树花叶病毒病一、分布及危害世界性病害,一般危害1-4年生苗木和幼树,使植株变矮小,分支 增多,严重影响生长,生长量和材质均受到影响。二、症状受害叶片出现块状褪绿,进而为黄绿花斑,多沿小脉分布,叶脉透 明,生长后期整个叶片变为黄绿色,某些特殊感病无性系,枝条变形。三、病原杨花叶病毒属香石竹潜 隐病毒组。 四、发展规律杨树体内系统感染,所有组织都受侵染。病害可通过枝接、根接及人为活动进行传播。病害多发生于春季和秋

15、季,树木年龄不同,发病状况不 同,一年生苗木发病重,大树发病轻,不同杨树品种、无性 系发病程度不同。五、防治方法1、培育抗病品种,采用茎尖脱毒组培法培育无病种条 ,用于育苗和造林。2、清除病株,减少侵染源。3、严格检疫。桃细菌性穿孔病一、分布及为害二、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能危害果实和枝梢。叶片:病斑周围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 以后,病斑干枯,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或一部分仍与叶片相连。果实:病斑暗紫色、中央稍凹陷。干燥时易发生裂纹, 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黄白色粘质物。枝条:春季溃疡:上一年夏季生出的枝条。春季,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有时可造成枯梢。春末,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溢出,开始传播。夏季溃疡:夏末,稍凹陷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水渍状。病斑不易扩展,并且会很快干枯,传病作用不大。三、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杆菌桃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Smith) Dye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单极生1-6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发育适温:24-28。致死温度:51 /10min。干燥条件下,病菌可存活10-12d,树枝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a以上。四、发病规律 主要在春季溃疡病斑内越冬翌春,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风雨或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