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47455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审计风险不论在审计理论中还是在审计实务界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审计风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结合风险概念理论,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的概念,并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和理解,狭义的理解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项目风险,而广义的审计风险指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审计风险。这样不仅使得审计风险能够继承风险的特质,而且还能更有效更直接地指导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和控制。同时,信息技术改变了被审单位的经营方式和信息流程,也改变了审计人员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这两方面都改变了审计风险的产生和性质。本文就此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和审计基本理论,并结合社会因

2、素的影响,阐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的产生环节和性质。同时在分析现行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模型的优化,使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能够被合理有效地计量。最后,从对被审单位的风险的评估、审计主体的审计方法技术的发展以及审计职业界的审计控制等几方面,提出了控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的措施。审计风险结合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是将审计理论运用到审计实务的桥梁,也是通过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媒介。所以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的产生、性质,计量,控制等方面的论述,为审计人员在应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字:风险;信息技术;审计风险

3、;审计风险模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A B S T R A C TA u d i tr i s kb o t hi nt h e o r ya n di nt h ea u d i tp r o f e s s i o n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s o c i e t ya n d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t

4、 h ea u d i tr i s kh a sc h a n g e dm u c h C o m b i n i n gt h ec o n c e p to fr i s k ,t h i sp a p e r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n a r r o wc o n c e p to fa u d i tr i s ka n dt h eb r o a dc o n c e p to fa u d i tr i s ku n d e rI T T h en a r r o wa u d i tr i s ki st h ea u d i tp r o j e

5、c tr i s k ,a n dt h eb r o a da u d i tr i s ki st h ea u d i tr i s kw h i c hs u b j e c tt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i m p a c t T h i sw i l ln o to n l ym a k et h ea u d i tr i s ki n h e r i tr i s k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b u tg u i d et h ea u d i t o ru n d e r a a u da n dc o n t

6、r o lt h ea u d i tr i s km o r ee f f e c t i v e l ya n dm o r ed i r e c t l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n o to n l yc h a n g e dt h em o d eo f o p e r a t i o n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f l o w ,b u ta l s ot h ea u d i tm e t h o d sa n da u d i tt e c h

7、n i q u e so fa u d i t o r s ,b o t ho fw h i c hc h a n g e dt h en a t u r ea n d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a u d i tr i s k s A c c o r d i n gt oS y s t e mt h e o r y ,r i s kt h e o r y ,b a s i ca u d i tt h e o r ya n dt h ei m p a c to f s o c i a lf a c t o r s ,t h i sp a p e rh a se x p

8、 l a i n e dt h ep r o d u c t i o na n dt h en a t u r eo f t h ea u d i tr i s ko n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e n v i r o n m e n t A tt h es a m et i m e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 t h ep r e s e n ta u d i tr i s km o d e l ,t h ep a p e rh a sp u tf o r w a r dt h eo p t

9、i m i z a t i o no f t h ea u d i tr i s km o d e lo nI Te n v i r o n m e n t ,w h i c hm a k et h er i s km e a s u r e dr e a s o n a b l ya n de f f e c t i v e l y F i n a l l y ,f r o mt h ea s s e s s m e n to fc o m p a n ya u d i tr i s k ,t h em e t h o d o l o g ya n dt e c h n o l o g yd

10、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a u d i t o ra n dt h ec o n t r o la s p e c t so f t h ea u d i tp r o f e s s i o n a l ,t h ep a p e rp u tf o r w a r dt h em e a s u r e sw h i c hc a I lr e d u c et h er i s ko f a u d i to nI Te n v i r o n m e n t A u d i tr i s kc o m b i n e sa u d i tt h e o

11、 r ya n da u d i tp r a c t i c e A u d i tr i s ki sab r i d g et h a tc o n n e c t st h ea u d i tt h e o r ya n dt h ea u d i tp r a c t i c e s A u d i tr i s ki sa l s ot h em e d i aw h i c hc a nb eu s e dt oh e l pt h et h e o r yg u i d et h ep r a c t i c e D i s c u s s i n gt h ep r o d

12、 u c t i o n ,n a t u r e ,m e t e r i n ga n dc o n t r o lo ft h ea u d i tr i s k ,t h i sp a p e rp r o v i d e sc e r t a i nr e f e r e n c ev a l u ew h e nt h ea u d i t o rf a c e st h ea u d i tr i s ko nI T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K e yW o r d s :R i s k ;I T ;A u d i tR i s k ;A u d i tR

13、 i s kM o d e l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同撕日期:卅年f 月f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14、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 、不保密酿(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伊6 年,月f 日 日期:形年f 月1 日硕士学位论文1 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 章绪论自从1 9 8 1 年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民间审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 5年的历程,注册会计师作为一种职业,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得到社会和公众认可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其重大的社会责任,必须面对和接受种种戒律,如若越轨,便会受到某种形式的惩罚,遭受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损失。因此我们可以说,作为职业工作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其执业生涯中,无

15、时无刻不是处于一种潜在的职业风险之中,一时疏忽,这种潜在的风险便可能转化为实在的审计风险。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影响到审计风险,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带来的特点,尤其是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某些特殊性,将引起新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使抽样更加科学。审计证据的收集更为可靠和及时,完成传统审计中难以胜任的任务,从而大大降低审计风险和提高对审计风险的控制能力。对审计风险特别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的研究与控制,是摆在注册会计师面前极为重要的课

16、题l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工作也逐步展开,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有关信息技术下的审计理论研究也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我国审计风险研究尚未全面系统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也未能在理论上予以总结。本文尝试在总结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组成要素、模型运用及控制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提出信息技术下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组成要素、风险模型及其控制的一些见解。试图为我国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何识别、理解并且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1 2 文献综述1 2 1 国内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国内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可分为三方面进行归纳:第一,就审计风险的涵义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 1 0 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七章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研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