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7391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9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表格式(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2.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4. 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单元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

2、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 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 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 的运算。学情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 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 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建议本单元中一个新

3、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 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 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备课教师:郭晨露审核组长:审核领导:教学内容:教材第 23页例 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

4、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过程与方法: 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解决难点办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初步掌握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加、 减运算的计算方法, 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 称有了初步认识,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集备)一、目标解

5、读,以标导航 1、理解 加、减法的意义。 2、了解加、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 3、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 量。 二、预习检测,以测促学 出示例 1(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 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 拉萨的铁路长 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 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 息?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尝试用线段 图表示。 81411421956 或1142 814 1956 1、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加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小组讨论 ) ( 根

6、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 教师小结并板书。2、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 (3)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 问:a、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b、怎样的运算是减法? ( 小组讨论 ) (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 C、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

7、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 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 2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 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 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学生讨论并汇报: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并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学生尝试用尝试用线段图表示。1956 814 1142 或 1956 1142814 学生讨论汇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 加数 和被减数减数差生汇报:和加数加数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 800350450 800450

8、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 你能得出减法各 部分的关系吗? 四、有效检测,以练达标 1、你们能用过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出这 样的加、减法运算应用题, 并运用今天所 学知识来计算出结果吗? 2、练习“做一做” 五、师生互动,总结拓展 谁来 说说 我们 这节 课学 习了些 什 么?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用到过加、 减法?大家总结一下加减法各部分间的 关系。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完成大练习册相关练习。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生汇报: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学生编题目。自主完成学生总结。板书设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 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

9、数课 后反思三 次备课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备课教师:郭晨露审核组长:审核领导:教学内容:教材 56 页例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解决难点办法:引导学生从加减法向乘除法迁移,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关系来解决实际

10、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学情分析: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乘除法计算,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 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 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 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 师 活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集备)一、目标解读,以标导航1、 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 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 除法的验算。二、预习检测,以测促学1、 通过之前的说说你对乘、 除法的认识。2、计算并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学生明确目标学生说一说学生计算并说明24+24+24+24+24= 745= 28812= 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乘

11、法的意义出示例 1(1)用加法算: 3+3+3+3=12 用乘法算: 34=12 师: (1) 、为什么用乘法呢?(2)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3) 、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教师总结板书。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 2(2) (3)列式计算: 123=4 12 4=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 、 (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2) 问: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小组讨论 ) (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 (3)教师

12、小结板书(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 第、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 在除法中是未小组讨论汇报:回答:求几个相同加数 的 和 的 简 便 运算,叫做乘法。学生编成除法应用题。学生列式学生讨论汇报: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一 个 因 数 的 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学生思考回答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 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并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

13、组算式, 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想一想: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四、有效检测,以练达标1、教材第六页“做一做”。2、 小组一起完成教材第六页的数字游戏。五、师生互动,总结拓展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乘除法问题的选择要根据已知的什么条件?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过乘除法?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完成大练习册相关练习。学生总结: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学生总结: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学生思考学 生 直 接 写 出 结果, 同桌互相核对。学生总结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

14、除数商除数课 后反思三 次备课课题:有关 0 的运算备课教师:郭晨露审核组长:审核领导:教学内容:教材第 6 页例 3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关于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理解0 为什么不能为除数,掌握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0 的特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 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学难点:理解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解决难点办法:通过小组交流,归纳总结分析0 的特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中就已经掌握了有关0 的加减运

15、算,明白了这些 加减法的含义。 随后又认识了 0 在乘除法运算中的特性, 体会到 0 在运算中的地 位和作用。所以,本节课我将对有关0 的一些特性进行概括正理,学生由于对0 以前有所学习,所以我可以很好的将教师的教转换为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教 师 活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集备)一、目标解读,以标导航1、0 不能做除数的原因。2、0 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二、预习检测,以测促学通过预习,举例说说你对0 的认识。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出示口算:150+0= 43-0= 25-25= 0+50 = 0135= 0 12=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举例说明学生快速口算2、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16、 3、回忆以前所学知识,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 0 的运算?(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2)全班交流。4、教师总结板书: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例:5+0=5 一个数减去 0, 还得原数。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5=0 一个数和 0相乘, 仍得 0。05=0 0 除以任何数都得0 05=0 5、质疑(1)老师提出问题:关于0 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或想说的吗 ? 如果用 0 作除数结果会怎样?板书:50=00=教师补充板书 : 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都得 0。0 不能作除数。四、有效检测,以练达标1、完成练习二第 7 题。2、完成练习二第 8 题。五、师生互动,总结拓展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关于0 的运算你最想提醒自己或同伴些什么 ?你认为自己或同伴的表现怎样?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