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46004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专题一第一讲熟语(包括成语)(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特别说明:新课标全国卷以及按照新课标全国卷模式自主命题的辽宁卷,自新课标高考命题以来均未单独设题直接考查字音、字形和标点符号等考点,加之这三个考点主要是以平时识记积累为主,故本书不再专门划分专题讲解和训练,而是以附录形式和其他积累性知识一起汇编于智慧书屋、书不离手中,供考生平时翻阅使用。 高考这样考我们这样办1. 熟语语以四字成语为语为 考查查重点,兼顾顾一些常见见的俗语语、谚语谚语 、歇后语语等,新课标课标 卷模式近几年只考查查了成语语1.积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考熟语语(包括成语语),注意分类处类处 理2.把握词语词语 的含义义、词语轻词语轻 重、词语词语 的褒贬贬色彩和词词语语的适用范围围。

2、注意词语词语的习惯习惯 搭配。高考这样考我们这样办2.题题型:判断辨析型选择题选择题、填充辨析型选择题选择题 、替换换辨析型选择题选择题 以及填空式的主观题观题 ,新课课标标卷模式近几年均是以判断辨析选择题选择题 形式考查查3.注意分析具体语语境的表达目的,根据需要选择选择 运用恰当的词语词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1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音节多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自古代寓言,如“揠苗助长”“望洋兴叹”;历史故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代诗文,如“扑朔迷离”“秋毫无犯”;。现代人的生活与著作,如“古为今用”“尘埃落定”。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

3、结构的稳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我们学习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望文生义。如“文不加点”“如履薄冰”“七月流火”“石破天惊”等,常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当然,成语也并非永远固定不变,有的意义、色彩可能发生变化,如“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2谚语谚语谚语谚语 是口头头俗语语,一般是完整的句子。谚语谚语 也叫“俚语语”“俗语语”“直言”,是在群众中间间广泛流传传的固定语语句,用简单简单 通俗的话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口耳相传传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经验 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

4、它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观规 律或反映一个领领域内的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赛过诸 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谚语与成语的区别:1、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多是口头俗语;2、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3、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有改变。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喻世明言),也可说成“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金瓶梅)。3惯惯用语语惯惯用语语是指具有特定含义义、形式短小、口语语性很强的固定短语语。首先,惯惯用语语一般不使用字面意义义,而是通过过比喻喻或引申概括出一个新的意义义。如“打预预防针针”,字面义义指注射预预防疾病的

5、针剂针剂 ,比喻预喻预 先进进行提醒、教育,使人有所警惕,以防发发生不利的事情。其次,惯惯用语语的口语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浓厚。如“拍马马屁”“穿小鞋”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也有多字的,如“解铃还须系铃人”“远水救不了近火”等。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1、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浓;2、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3、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其间可以依据表达的需要插入定语或补语,如“敲边鼓敲了一阵子边鼓”,而成语一般不能随意插进别的成分。4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表意重点在后半部分。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前半部分“外甥打灯笼”只是引子,称

6、为“头”,后半部分,谐音双关,点明整个歇后语的含义,称为“尾”。歇后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双关。如“老虎驾车谁赶(敢)”,用“谁赶”对“老虎驾车”作字面上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方面: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这主要体现在“引子”部分。“引子”部分的以下三个特点都有助于形成这种艺术效果:取材广泛,人物、鬼神、动物、植物、食品、器物、民俗等,无所不包。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想象新奇,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出种种人们意想不到的形象。如“老虎戴佛珠假充善人”(拟人),“三张纸画张脸好大的面子”(夸张)等。深具悬念性。拿去歇后语后半部分,“引子”能引发人

7、们许多联想,待答案揭示,又恍然大悟。如“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光看其前半部分会使人们想到老鼠“给人带来麻烦”“令人讨厌”等语言,但看到后半部分,自然会露出会心的笑容。5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高考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格言和谚语的区别:第一,来源不同。谚语来自人民群众;格言是名言记录,大都可见于文献记载。第二,意义色彩不同。谚语通俗,口语色彩鲜明;格言书面语色彩浓厚,有些必须加以解释才能理解其意义。第三,格言比谚语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更深刻,大都意味深长,令人警醒。辨析使用熟语“十看”例

8、: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 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卷) “万人空巷”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该成语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吸引居民、轰动一时的情景;此处误作街上没有行人,属典型的望文生义。 例:他最近出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2004年北京卷) “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涂改、删减”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该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

9、,江河日下,晚霞尽染,鸿雁南飞,诗意油然而生。“江河日下”的意思是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流淌,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多用于抽象事物。本题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例: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从长计议”也是望文生义了,本“比喻不急于做出决定”,这里误用为“有长远眼光,作长远打算”之意。 1看词义,忌望文生义高考中有一些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五风十雨 对簿公堂 大快人心 屡试不爽 久假不归 差强人意 首当其冲 光怪陆离 不刊

10、之论 涣然冰释 空穴来风 空谷足音 善刀而藏 暴虎冯河 酒囊饭袋 三人成虎 有口皆碑 不足为训 不以为然 人面桃花 奇文共赏 城下之盟 穿云裂石 身无长物 细大不捐 间不容发 罪不容诛 大方之家 不赞一词 危言危行 曾几何时 耳提面命 类似成语积累: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高考全国卷) “蓬荜生辉”是称谢语、自谦之辞,表示别人的造访或别人为自己的居室题赠字画使自己觉得荣耀;此处是他人提议,不合自谦语境。 例: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

11、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例: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此处刚好用反了。 例: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此处写老教授不当。 2看谦敬,忌词语错位由于熟语约定俗成,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类似成语积累:雕虫小技 东涂西抹 贻笑大方 千虑一得 绵薄之力 汗马功劳 敝帚自珍 鼎力相助

12、 如坐春风 抛砖引玉 挂一漏万 一孔之见 问道于盲 马齿徒增 绠短汲深 管窥之见 力薄才疏 管窥蠡测 醍醐灌顶 屈尊纡贵 滥竽充数 门墙桃李 敬谢不敏 不情之请 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 信笔涂鸦 班门弄斧例: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2001年高考全国卷) “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一般是用来描写大街上的情形的,此处限定在“会场外”“摊前”,是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例: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菊花虽美却不能代表各种花卉。这是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3看范围,忌忽视语境具

13、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则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所致。而命题者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讲范围,设置迷局。类似成语积累:如数家珍 如丧考妣 莘莘学子 济济一堂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同流合污 七手八脚 多事之秋 纵横捭阖 日理万机 义无返顾 丰功伟绩 从谏如流 无可非议 真知灼见 有口皆碑 例: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出奇制胜”可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例: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瓮中捉鳖” 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

14、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例: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 例16、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都是把不及物动词“发扬光大”“龙飞凤舞”误作及物动词使用,使之带上宾语,造成了错误。 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 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漠不关心百姓的疾苦 逼得穷途末路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 当仁不让的责任同心同德地建设四化 深思熟虑的建议 耳濡目染了先生的高超技艺“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有固定搭配,必须用于否定句式与“不能”一起使用,而在该句中

15、使用就不恰当了。例:华尔街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冰岛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不久英国也望其项背,陷入了严重危机。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吹灰之力 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鹿死谁手 天高地厚 一蹴而就一概而论 无时无刻 青红皂白 等闲视之望其项背 万应灵丹 妄自菲薄 尽如人意一笔抹杀 善罢甘休 4看搭配,忌功能混乱一个词语依据自身的词义、词性和语法关系,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不同,搭配关系也不同,如果脱离了固定的搭配关系和语法功能,就容易造成搭配失当和功能混乱。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一般比喻书多;不能用在人身上,也不能指其他事物。 例:本刊将洗

16、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用在刊物上不合适。 例: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稍纵即逝”形容机会和时间“稍一放松就会消失”,此处用来形容脸谱则不当。 类似成语积累:巧夺天工 萍水相逢 明日黄花 甚嚣尘上 秋毫无犯 豆蔻年华 行云流水 炙手可热 多事之秋 一挥而就 青梅竹马 脍炙人口 两小无猜 乱点鸳鸯 举案齐眉 比翼双飞 耳鬓厮磨 相敬如宾 夫唱妇随 江郎才尽 挥洒自如 倚马可待 呼之欲出 信手拈来 鸿篇巨制 勾画了了 烘云托月 韦编三绝 相濡以沫 纵横捭阖 含英咀华 破镜重圆 洛阳纸贵 日理万机 折冲樽俎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