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40801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力——儿童智力开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重孩子的脑发育,现在人们对儿童智力发展有三大误区。儿童智力开发的误区儿童智力开发的误区一,认为左脑的重要性大于右脑。其实分布在左脑的重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语言功能,一个抽象逻辑思维功能。这两个功能对我们在如此依赖言语、文字交流的社会中生存,及需要学习理性科学知识来说,的确非常重要, 不过要让这个能力真正有效使用就得依靠右脑的综合分析、 整合并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左脑能读懂和理解每个文字,却不能明白文字与言语之间的关联,理解一篇文章或一段言语要右脑功能参与才行。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像一个砌墙砖的工人,如果没有右脑为他设计出房子的结构,那他只会砌墙,却得不到房子。举个例子:语言就像钱币,在没有钱币前

2、,我们拿50斤谷子去市场上交换,要思考特别多,如50斤谷子能换来什么,哪个是我急需的,哪些更划算,满脑子都不会闲着。如果有了钱币,我们只关心能卖一个好价钱就可以了,需要大脑冥思苦想的内容并不多。孩子需要动用全部的神经细胞来工作, 因为大脑有34亿个神经细胞,儿童出生以后,这些神经细胞都在等待任务,等待更多的信息刺激。把孩子放在不同条件的环境,就会让不同的细胞兴奋。1015个细胞会形成一种信息反射丛,稳定地处理一个信息,并终身只服务于同一个信息。语言的进入会把一种形象的思维变成抽象概念思维,动用的脑细胞会大大减少,脑力的水平也相应下降。其实人类的思维从来都是图像的、意识流的、意象的,不是言语的,

3、只是我们想理解我们的思维时,言语才起到作用。把那些可言语的部分用言语表达,慢慢就把不可言语的内容就丢掉了。所以, 能说出来的思维并不是人本体的思维。儿童智力开发的误区儿童智力开发的误区二,智力越早开发越好。如果这句话是指右脑的开发, 那就没有什么错误, 问题是市面上大部分早教的产品都是针对左脑开发的, 或者是在人文与社会范畴去思考让幼儿更快地适应环境。 这些教育可以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力,却不一定增进智慧。在前言里我说过,大自然蕴含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是专门为所有的生命系统准备好的。人类不管怎么做都不如带孩子回到自然的怀抱中。中国有个成语叫拔苗助长,过早的教育可能欲速则不达。生命系统总是从最古老

4、的状态开始循序渐进地发展,看看胎儿在子宫里演绎了4亿年生命的进化过程你就知道,大脑的神经丛、脊髓、延髓慢慢长成,之后是右脑的丰满,最后才是左脑与皮层发展。神经解剖学告诉我们大脑皮层只有一个5分硬币的厚度,薄薄的一层,能在生命和生活中起的作用不会很大。现在大量的儿童智力发展机构在研究,我们怎样在儿童的初始期也就是2岁以前,在他未形成人类文化分类和抽象思维时, 给予孩子更多的右脑刺激和知识模型的刺激。 全球有很多国家在发出这样的声音,不要过早刺激左脑。我们的研究发现,人要承受未来的复杂性科学。 人类现在的科学是一个静态科学, 或者是初始动态的科学, 它并不能真正影响这个世界,我们总是抽象出一个东西

5、来,把它当成科学,但是现实中它又不存在。我们相信未来的科学发展一定是一种复杂性、非线性结构、非因果关系的,这种科学是动态科学。什么是动态和静态?我们从深圳到广州, 我们的科学会告诉我们, 我们开多少时速就可以在什么时候到达广州,这是科学,是理性结构得出的结论,它说你可以2小时15分到达广州,事实上没有人能做到。科学是抽象出来的一个静态,不管什么科学都需要在实践中校正和改正,尤其是关于儿童方面的。儿童的学习大部分是来自内部,由他的视觉、知觉模型生成,不是靠文字阐述的线性逻辑,但线性逻辑对儿童形成知觉模型是有影响的。知觉模型不是抽象的,是以真实的方式发展儿童的知觉, 就像儿童看妈妈的脸是不需要判断

6、和逻辑推理的, 感觉就可以了。知觉模型的内容比较深,这都是科学研究的结论。儿童智力开发的误区儿童智力开发的误区三,只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你的孩子就会变得聪明。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应同一种教育方式。 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就是因为假定孩子都是一样的,没有采用西方的因人施教的补偿系统,很多孩子学习不好不是不聪明,而是难以适应所处的教育环境与施教方式。 每个家庭都隐含着很多信息系统, 一种好的智力引导方式应当在自己的家庭中去寻找,并结合一些孩子喜欢并易于接受的其他方式。那么,如何开发儿童的智力?那么,如何开发儿童的智力?(一)丰富知识,开拓眼界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智力能否顺利发展,还要看传授给儿童

7、的知识是否全面,方法是否得当。如果仅仅引导儿童片面地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知识,则不仅不能促进智力发展,甚至会妨碍智力发展。有的孩子学会了加、减、乘、除甚至乘方、开方运算,但不一定表明其智力高度发展。 因为这是一种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熟练运算。 中间缺少创造性和思维成分,只是一种主要靠记忆和熟练完成的技巧。如对一个6岁的儿童进行测验,可以说明这一点。他可以做多位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在符合速算法则的范围内,计算速度很快,超过具有大专程度的人。但给他一张同年级学生期末考试卷,其答卷速度和同年级的优等生差不多。对他进行记忆广度、图形知识、智力游戏等测验,成绩和同龄儿童基本

8、一样。综合各项指标说明,该儿童只是在算术方面接受了大量速算法的训练,表现异常,在其他方面与同龄儿童差不多。由此可见这种训练对智力有好处,但长期停留在这一点上,不仅不能促进智力发展,而且会形成智力发展的障碍。另外传授知识不得法,也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如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都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当然,练习甚至背诵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在背诵中要注意 材料的逻辑加工,内在联系,更好地发展记忆力,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引起智力的质变。智力和知识截然不同。 不能以掌握知识多少做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 知识的掌握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水平。如2518?有的孩子用(2515)

9、343来计算,有的孩子用数手指头的办法计算,有的孩子利用实物符号计算。虽然答案一样,但智力大不相同。智力的形成比知识的掌握要慢得多, 智力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 而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智力发展有一定限制,到一定时期停止,但知识的掌握是无限制的,智力发展停止了,知识可在智力停止发展后不断获得,智力不能传授,而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是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调节支配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发展。没有语言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心理发展,更谈不上智力发展。16岁的儿童是口头语言逐渐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有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大师、文学家等,都有良好的语言训练。如法国的法学家威特、大诗人歌德

10、,都是在56岁前接受36门语言训练的,在此基础上启迪智慧,后来才成了不平凡的人。(三)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启迪孩子的智慧音乐、美术、故事都是具体形象的教育,它生动、活泼、有趣。孩子喜爱它们,它们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四)游戏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手段游戏能使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五)儿童智力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成功的家庭教育可以开发儿童智力,为更好地掌握知识奠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命运几乎取决于家庭环境和教育。2、 破除“天才”论(即遗传决定论) 。 遗传素质对人的智慧发展是有影响的,但不是决定因素。“天才”不是生而知之,

11、而是学而知之,是靠后天教育影响形成的。如卡尔.威特,生下来时先天素质低下,在其父母精心培养下,14岁大学毕业,16岁研究生院毕业,被柏林大学聘为大学教授。3、不要拔苗助长。要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儿童智力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因势利导,不可超越孩子智力发展的可能性。4、要有恒心。人才的培养周期性长,不可一劳永逸。若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培养不出人才来的,必须持之以恒。5、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不能分开的。如学习兴趣、意志、性格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并能弥补智力的不足,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六)勤用脑、会用脑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质基础,智慧与心理不能自然产生,需要人坚持不懈地

12、学习。大脑皮质细胞有特异功能,一定数量的神经细胞往往构成好似“0“形的神经环路,许许多多神经环路组成相当复杂的神经网络体系,脑就通过这些网络体系实现它的功能。脑子里的神经环路,极少数是先天建立的,绝大多数是靠后天勤奋学习、建立和巩固的。因此,早用脑、勤用脑能促使神经环路功能的建立、强化和巩固。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拉马克曾提出“用进废退”的学说,意思是说,假若从幼儿起,就经常使用某一器官,这一器官必然越来越发达,其功能大小强弱也因此而有差异。如铁匠的手臂,粗壮而有力,这就是长期使用的结果,如人体的耳骨,尾骶骨因长期不用而衰退。人脑是越用越灵,但一提到多用脑,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用脑多了,会损伤脑

13、细胞,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人的大脑由140亿左右的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可以接受千种不同的信息。 据科学家估计, 人脑的功能相当于一台可贮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的电子计算机。这1000万亿信息单位相当于1个人300万年接受的信息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脑力足够使用300万年许多专家指出: 用筷子有助于宝宝智力发育。 美国的一位家庭医生最近把使用筷子作为孩子必须学会的21种技能之一,而日本很早之前就把8月4日定为筷子节。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代表的筷子,在国外也倍受青睐。使用筷子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新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用筷子夹取食物

14、的动作,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也是牵动着肩、肘、手腕、手指间等各部位的30多个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指等处的50多条肌肉的运动,尤其做事以右手为主的人更是如此。管理和支配手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所占的区域最为广泛,尤其是大拇指。这些手部关节和肌肉只有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才能完成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反过来,这些关节和肌肉夹取食物的动作,又刺激了脑细胞, 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三岁以后,正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 既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这时的孩子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有用筷子的要求,家长正好因势利导,让孩子学用筷子进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